正文

早期歲月(14)

外交與建筑 作者:(美)簡·洛菲勒


從最早的外交代表機構(gòu)開始,美國人就對“不必要的”舒適和裝飾的花銷表現(xiàn)出質(zhì)疑態(tài)度。以東京使館為例,它被認為是海外最好的美國使館,以完美形象和實用性受到稱贊,但卻遭到華盛頓的嚴厲批評。它寬大的房間、典雅的花園、優(yōu)美的裝飾主題都成了花錢謹慎的國會議員們嘲諷的對象。其豐富的建筑手法得到使館工作人員和駐在國的高度評價,卻在國會遭到指責,被形容為“胡佛的蠢行”。

20世紀30年代,拉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改進設計方案,以更好地適應場地、降低建筑標準,以減少國內(nèi)的批評。他認為,1930年國務院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購買的使館辦公用地價格過高,還有一條新建的地鐵穿過,要求選擇“更加合適”的地皮;他還指出蒙羅維亞公使館的設計方案造價過高。那一時期對項目的修改和重新評估表明,拉金要極力避免過于炫耀和宏大的設計。他明確指示要建設實用而不是精致華麗的使館。在20世紀30年代推進的其他一些項目,明顯都是傳統(tǒng)和簡約的:惠氏和蘇立文公司設計了地拉那公使館,它是一座未加修飾的兩層建筑,兩翼是兩座小型單層建筑,圍合出開敞的庭院。

1938年2月21日,外交建筑委員會成員在助理國務卿喬治·麥瑟史密斯家開會,會議認為1932年批準的由佩爾林和懷特公司設計的蒙得維的亞公使館方案“不必要的華麗和昂貴”。招標開始后,便顯示出原有預算根本不能完成設計方案,拉金請求將該項目移交財政部。1937年,外交建筑委員會通過了馬那瓜公使館方案,委員會要求其圖紙同時用于特魯希略城和太子港公使館,但兩地的條件和馬那瓜大不相同。拉金認為馬那瓜公使館的設計過于精細,要求委員會授權(quán)重新設計后兩個公使館,他建議要建造“更簡單、更實用的結(jié)構(gòu),以減少維護和修理費用,但同時要具有適度的建筑品質(zhì)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他要求將原位于馬那瓜最差地段的建設用地換至另一處條件優(yōu)越的地皮,把原計劃給上海總領館的資金用于里約熱內(nèi)盧大使官?。ㄌ鎿Q原來破敗、落伍的建筑)和利馬使館(已有地皮)的建設。上??傤I館項目的其他資金可以用于巴拿馬城和哈瓦那使館購買地皮及建設辦公樓。為了呼應國務院確立的改善駐地條件的優(yōu)先順序,委員會還考慮為維也納公使館的建設出資,并買下一處租用的房產(chǎn)用作墨西哥城的領館。

1938年3月22日,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就外交建筑委員會申請的500萬美元授權(quán)召開聽證會,委員會成員和國務院證人都清楚表達了他們希望外交和領事辦公合并,以提高效率和節(jié)約開支,將分散的外交房產(chǎn)數(shù)目降到最少,減少人員和維護費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