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抗戰(zhàn)歲月(5)

許倬云談話錄 作者:李懷宇


當時,淪陷區(qū)過日子比較安穩(wěn),也能吃飽飯,但是心里委屈。因為走過城門口,要給日本人鞠躬,要搜身,日本人要摸小姑娘臉蛋,受了侮辱,也不敢說話。勝利后我回到無錫,親友們還哭訴亡國奴的痛苦。

我的岳父孫文光故鄉(xiāng)在威海衛(wèi)的鄉(xiāng)下,孫家疃,疃就是“海邊的田”的意思。孫家疃是一個小村莊,都是漁人,因為日本人侮辱了村里女孩,他們十幾個青年組織游擊隊,在日本人回家的路上干掉他們。他是一個富農,衣食無憂,在他們自己村子里組織游擊隊。這些敵后的游擊隊,要么向國民黨殘余的部隊靠攏,要么被共產黨的部隊收編。

以我岳父的這種生活經歷來講,可以理解多少人受屈辱。那時候大家都往租界逃,租界里面不受屈辱。太平洋戰(zhàn)爭以后,在租界里就是晚受點屈辱而已。所以要拿當時的時空來想,為什么我到五十歲才能原諒日本人?我不原諒日本軍閥,我原諒日本人。日本人也苦,日本壯丁幾乎打光了,日本三百萬兵員,回家的不到一百萬。

最苦是百姓

寧漢分裂時,汪精衛(wèi)是屬于武漢一派,他跟蔣介石本來就有競爭,所以貌合心不合。但他代表的是國民黨的老力量,都是孫中山的嫡系,蔣介石則是槍桿子出身。汪精衛(wèi)講話煽動性很強,也有組織能力,但是能不能真正辦事,從來沒試過。他做蔣介石的副手是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從南京第一次撤退到武漢,接著撤退到重慶,在武漢的短暫的時候,他就講和平,要談判。打不動,在談判的時候拖出時間來建國,叫“低調俱樂部”,胡適先生都是“低調俱樂部”的一員。

在抗戰(zhàn)最困難的時候,民窮力盡,真的是已經打不動了。汪精衛(wèi)認為,再打下去我們國家會亡,不如忍一時屈辱。所以汪精衛(wèi)自愿講和,不是蔣介石派他去的,蔣介石沒有這個能力,兩人沒有這份交情。汪精衛(wèi)以為,日本也打得很苦,也試探和平。日本的意圖是騰出這部分的力量,加上中國的資源,打太平洋的海上戰(zhàn)爭。汪精衛(wèi)是笨,他沒有料到簽的是完全卡得死死的條約,他以為可以像南宋偏安之舉,等到條約簽出來,他悔之晚矣。陶希圣看了這個條約,甩手就走人。汪精衛(wèi)不能逃,他手上就是陳公博這幾個人,所以后來他的政府班底沒有人,是日本人給他組織的,還不讓他管華北。他甚至于管不著蘇北,郝鵬舉這些地方武力有時候投中央,有時候投日本,有時候投偽軍,有時候和新四軍合作,郝鵬舉占了半個蘇北,新四軍占了半個蘇北。

老實講,汪精衛(wèi)大概也不想做漢奸,他可能以為替國家留一些余地,掙取一些時間。汪精衛(wèi)苦心,他不是為自己的權力,他以為可以像南宋一樣。南宋偏安是高宗的主張,我們不能全怪秦檜。古今差別是金兵沒有占臨安,而日本人占了南京。第二個差別,日本的軍隊是現代軍隊,金人的軍隊跟南宋差不了多少。南宋的局面,政府指揮不了四大將。四大將都是軍閥,軍隊都不是國家給的,都是自己招來的。岳飛以宗澤手下一個小的部隊,打其他地方武力。每一次平伏地方武力,他揀精銳編入自己的軍隊,拿地方武力收羅來的財富做軍用,他是靠這個壯大。因為他有富足的軍餉,軍隊是精選出來的,所以岳家軍軍良餉足,政府指揮不了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