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節(jié):懲兇與選賢(2)

歷史竟可這樣讀1:蠻荒時代的生存法則 作者:老絲


第三個推上來的是饕餮。眾人一愣,原本該是鯀。

饕餮是個很可愛的家伙,他不欺不詐不騙不拐不陰不險不爭不斗。他全部的生活理想就一個字:吃。而他活到現(xiàn)在所做過的唯一件事也就是:吃。

他永遠愛吃,但永遠也吃不飽。

可他就死在吃字上,雖然他吃的一直都是自家的東西。

當舜莊嚴激憤地宣布他的罪名“貪于飲食,不知羞恥,浪費糧食,死有余辜”時,他絲毫沒在意,因為他還在忙著吃。

直到被砍頭的那一刻,他還在吃。頭被砍下在地上打滾時,嘴角邊還掛滿了沒來得及咽下去的龍須面。

鯀根本不需要別人押,自己怒氣沖沖地向?qū)m門沖去。他決不愿死,因為他不愿成為天下第一冤死鬼。

他也很自信,已把辯詞背得滾瓜爛熟。絕沒人能說過他。

恰在這時,他收到了一塊帛絹,上面是舜的親筆信:爾必自以為冤,替罪羔羊也。然試問,羔羊不死,豈要牧童受戮?君不死,則天下非議不息;君死,則子孫興旺可繼。唯君度之!

鯀仰天嘆息了一聲。淚,滾滾而下,然而卻如此冰冷。正如這人間。

對人生,他有太沉痛的理解。

鯀走上殿時,只面無表情地對舜說:我有罪,我伏法。

舜點了點頭,揮揮手,武士將鯀帶出。舜心中突然攪動一陣凄涼,把本欲宣布鯀的罪詞悉數(shù)忘記。

既欲殺之,何患無辭?有的人的死,只不過為了掩蓋一些真相,所以更必須得死。

羽山下,冰涼的刀鋒砍在鯀脖子上時,他突然掙扎出最后一絲生命朝東方溫暖地笑了笑。那里,一個瘦弱的青年正含淚躲在樹后。

父親的死令禹刻骨銘心。成者王侯敗者寇,這是世界上最真實的游戲法則。

舜將小共工、歡兜、饕餮、鯀稱為四兇,斬首后通告天下。并限令四兇族人一月之內(nèi)盡數(shù)遷移到四境邊夷。違令者,斬。

除了禹。舜不會忘記向鯀許下的諾言。

四岳問道:四兇既服,族人何罪,而遷徙其至蠻荒之地,欲盡滅其族乎?

舜淡淡道:邊夷刁蠻難服,朕不過以惡制惡。

史載:四罪而天下咸服。

想來也沒誰愿意把自己腦袋摘下來向墳坑里撂。

舜掃了眼最后一項計劃:振興。這也是他從此后畢生努力的方向。

有生之年,絕無相叛。

舜是個偉大的君主,但越偉大的君主越擅用謀。所以,請接受現(xiàn)實。

孟子曰:麒麟之于走獸,鳳凰之于飛鳥,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類也。圣人之于民,亦類也。

用一句最簡單的大白話概括上面這段文言文含義就是:圣人不是鋼板一塊,他也是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