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思維的八大核心要素

像西方人一樣行動 作者:(澳)張海花


一位獲得醫(yī)學學位的馬耳他年輕人,在牛津大學成為羅德學者(羅德獎學金是一個世界級的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編者注),深入研究心理學與生理學。他后來還獲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在整個學習研究過程中,他一直在探索人類的思維方式。他就是蜚聲世界的愛德華 德 博諾,已經出版了82本著作,大部分時間在世界各地教導人們如何思考。

早在20世紀60年代,愛德華 德 博諾就提出了“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這一術語。他指出,(西方世界的)正常思維是根據經驗建立思維模式。這對于生活和工作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然而如果要培養(yǎng)新的想法,形成不同的視角,人們必須打破和脫離這些模式。在他的著作《水平思考法》(The Use of Lateral Thinking)中,他把這一過程命名為“水平思考”。

在水平思考之前我們需要首先了解西方人的所謂“正常思維”究竟是怎樣的。與中國悠久的歷史不同,許多國家,像北美和澳大利亞只有短短幾百年的歷史。即使英國和歐洲大陸的歷史也沒有5000年這么久,雖然來自這些地方的西方人對其他國家的悠久文化更加敏感,也更加充滿敬意。

西方文化多種多樣,在這里我們不可能涵蓋所有影響西方人思維的哲學與教義。我們主要關注八個最為普遍、最為重要的概念,它們對于西方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影響極為深遠。

這八個核心要素并非彼此獨立,事實上它們相互交織,也帶來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維模式。它們是: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不同;

法治高于一切;

交流,交流,再交流;

愧疚文化;

短期vs長期;

競爭精神;

演繹、線性邏輯思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