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非正常誕生與早期成長中的痛苦(11)

第三共和國的崩潰 作者:威廉·L.夏伊勒


注釋:

1 勒內(nèi)·雷蒙:《 法國的右派 》,一九六三年第二版,第147頁。

2 亞歷山大·澤瓦埃:《 第三共和國史,1870-1926 》,第一版,第126頁。

3 同上,第126-127頁。

4 同上,第290頁。

5 同上,第303頁。

6 戴維·湯姆森:《 法國的民主 》,第156頁。

① 在法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女性才享有選舉權(quán)。

① 實質(zhì)上是共和派擔(dān)心軍人掌權(quán)并成為獨裁者。對兩個拿破侖仍然記憶猶新。這種擔(dān)憂是有道理的,它很快就將在布朗熱危機中顯示出來。

① 一八三○年至一八四八年間,奧爾良派君主制的“議會”政體時期,選民被限制為二十萬人,多半是所謂的地方“名流”。一八四八年,短命的第二共和國采用男性公民普選權(quán),使選民數(shù)量猛增五十倍。

② 真正的輿論自由直到一八八一年才得以實現(xiàn);組織工會的自由實現(xiàn)于一八八四年;公共集會的自由實現(xiàn)于一九○七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被極端保守派視為“危險的激進派”的第三共和國時期,這些基本自由的實現(xiàn)也是如此遲緩。

① 就像半個世紀以后許多人相信貝當元帥是最忠誠的共和派將領(lǐng)之一,甚至是政治上相對開明的自由主義者一樣。

② “激進派”這個詞在法國有著與美國說法不同的政治含義。用美國術(shù)語中的“自由主義者”一詞或許更為貼切。法國政治生活中的所謂“激進共和派”并非特別激進。他們是穩(wěn)健的中產(chǎn)階級,在經(jīng)濟和社會事務(wù)中相當保守。

③ 布朗熱晉升為將軍有賴于這位公爵。

① 由于認為這些話以及總理在隨后的會議上所說的另外一些話是人身攻擊,布朗熱要求用劍與總理決斗。這場決斗在七月十三日進行。盡管弗洛凱已經(jīng)六十五歲而布朗熱將軍只有五十歲,盡管一個軍官用起劍來應(yīng)當比一個經(jīng)常坐著的律師兼政治家更有經(jīng)驗,總理還是在第二個回合刺傷了布朗熱的頸部而被判獲勝。將軍是在瑪格麗特·德·博納曼夫人-- 一位年輕美貌的離了婚的女人--的陪伴下來到?jīng)Q斗現(xiàn)場的,他最近正在與她熱戀,她已經(jīng)成為他的情婦。她對于他以及他的事業(yè)的決定性影響不久就會顯示出來。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對于一些第三共和國的重要人物,這并非此類影響中的最后一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