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關稅法則嚴 稅收策劃技巧活

納稅籌劃實戰(zhàn)精選百例(第3版) 作者:莊粉榮


風雷汽車公司是一家從事跨國經營的汽車生產廠商,由多個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子公司提供零配件,并且其銷售業(yè)務已遍布全球。最近,該公司發(fā)現(xiàn)中國具有巨大的汽車市場,而且在未來可以預見的幾年內,中國的汽車消費呈增長之勢。因此該公司的董事會決定2004年開始,將自己的產品打進中國市場,計劃首批投入公司最近研制的最新款甲品牌高檔小汽車100輛。該種小汽車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輛90萬元,而與此款汽車相近的其他品牌小汽車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輛70萬元。據了解,小汽車的關稅稅率為50%。作為風雷汽車公司應該如何籌劃才能夠將關稅降到最低水平?

【籌劃思路】

籌劃關稅,首先要了解與關稅有關的具體規(guī)定。納稅人如果對現(xiàn)行的海關法、進出口條例和其他有關的海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對完稅價格的規(guī)定可以用來進行關稅籌劃。

利用有關稅收法規(guī)進行籌劃的一般思路:

一是看其是否存在優(yōu)惠條款,以便利用關稅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使自己所經營的項目盡量往既定的優(yōu)惠政策上靠;

二是尋找條款差別,通過不同的差別條款尋求降低稅收負擔的具體途徑。

對于風雷汽車公司的這筆業(yè)務而言,有兩個具體的操作思路:

其一,利用“原產地”條款進行籌劃;

其二,利用單證申報進行籌劃。

【籌劃分析】

對于方案一,實質上是利用原產地與中國是否簽訂有關協(xié)議來進行稅收策劃。

中國進口稅率分為普通稅率和優(yōu)惠稅率兩種,對于原產地未與中國簽訂關稅互惠協(xié)議的國家和地區(qū)的進口貨物,按普通稅率征稅;對于原產地與中國簽訂了關稅互惠協(xié)議的國家或地區(qū)的進口貨物,按優(yōu)惠稅率征稅。

海關對進口貨物原產地按全部產地標準和實質性加工標準兩種方法來確定。

中國內地日益擴大的汽車需求,促使風雷汽車公司準備開拓中國市場。進入中國市場顯然不得不面對高額的汽車進口關稅,那么,為降低成本,風雷汽車公司怎樣避免普通稅率的重負,取得優(yōu)惠稅率的護身符?

由于風雷汽車公司是一家由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子公司提供零配件的跨國經營企業(yè),因而全部產地標準顯然不適用。實際上,在應用優(yōu)惠政策進行關稅籌劃的時候,全部產地標準一般都沒有很大的實際應用意義,因為其定義----“對于完全在一個國家內生產或制造的進口貨物”剛性較強,靈活拓展的余地較小。

對于實際性加工標準,則有進行關稅籌劃的可能。實質性加工標準有兩個條件,滿足其中一項標準即可。

第一個條件從定性的角度來判斷。

指加工后的進口貨物在進出口稅則中的稅目稅率發(fā)生了改變。這里所說的“實質性加工”,是“經過幾個國家加工、制造的進口貨物,以最后一個對貨物進行經濟上可以視為實質性加工的國家作為該貨物的原產國?!?/p>

如果這家汽車生產商在新加坡、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都設有供應零配件的子公司,那么其將制造汽車新產品整體形象的最終裝配廠設在哪里呢?首先要選擇那些與中國簽有關稅互惠協(xié)議的國家或地區(qū)作為所在地,排除那些沒有簽訂協(xié)議的國家和地區(qū);其次,要綜合考慮從裝配所在國到中國口岸的運輸條件、裝配所在國的汽車產品進口關稅和出口關稅等因素;最后,還要考慮裝配所在國的政治經濟形象、外匯管制情況和出口配額控制情況等。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挑出一個最優(yōu)惠選擇。

第二個條件從定量的角度來判斷。

它是指“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產品總值的比例已經超過30%以上的”,可視為實質性加工。

如果風雷汽車公司已經在一個未與中國簽訂關稅互惠協(xié)議的國家或地區(qū)建立了裝配廠,要改變廠址,無疑需要付出較多的成本。那么這家廠商可以將原裝配廠作為汽車的半成品生產廠家,再在已選定的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一家最終裝配廠,只要使最終裝配的增值部分占到汽車總價格的30%以上,生產出來的汽車即可享受優(yōu)惠稅率。

假如最終裝配的增值部分沒有達到所要求的30%,則可以采取轉讓定價的方法,降低原裝配廠生產半成品汽車的價格,減少半成品的增值比例,爭取使最終裝配的增值比例達到或超過30%。

總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測算、比較,選擇最經濟的國家和地區(qū)作為進口汽車的原產地,風雷汽車公司就會通過享受優(yōu)惠稅率而獲得較大的比較收益。

對于方案二,實質上是利用海關對報關資料是否齊全而采用不同的定稅方法來進行稅收策劃。

各國的稅法對稅務管理都比較嚴格,其中要求納稅人就有關具體納稅事項進行主動申報,否則將依法進行核定征收。例如我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進出口貨物的收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向海關遞交進出口貨物的報關單證時,應當交驗載明貨物真實價格、運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的發(fā)票(如有廠家發(fā)票應附著在內)、包裝清單和其他有關單證。

而第十七條又指出:進出口貨物的發(fā)貨人和收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遞交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時,未交驗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各項單證的,應當按照海關估定的完稅價格完稅,事后補交單證的,稅款不予調整。

認真研究上述兩條規(guī)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第十七條規(guī)定中的“未”就給我們留下了進行稅收策劃的機會。也就是說,進出口商可以將其所有的單證全部交給海關進行查驗,也可以不交驗十五條所指的有關單證(當然這里不是指對有關賬簿數字的隱瞞、涂改等),這時,海關將對進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進行估定。

如果一家進口商將進口某種商品,其實際上應申報的完稅價格要高于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那么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少報或不報部分單證,以求海關估定較低的完稅價格,從而減輕關各稅負。對于風雷汽車公司而言,如果未按有關法律規(guī)定申報單證,海關將按同類產品或者相近產品的市場核定其關稅的計稅依據。

【籌劃結論】

經過深入的調研,風雷汽車公司決定采納第二個籌劃方案。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他們出現(xiàn)“申報資料不全”的問題,請求海關諒解。海關則將該案交給海關稽查部門處理。海關稽查部門對該批汽車的市場行情進行了調研,取得了有關資料,最后按每輛70萬元的價格作為計算關稅的依據征收關稅。

通過籌劃風雷汽車公司實際節(jié)省關稅:

(90-70)×100×50%=1 000(萬元)。

在配合海關稽查部門調查期間發(fā)生費用50萬元,實際取得籌劃收益950萬元。

【籌劃點評】

此類稅收策劃案例存在巨大的籌劃風險:其一,政策風險。要求參與具體籌劃的人員對有關政策的規(guī)定,當地有關管理機關的管理水平、管理程序、辦事風格等方面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其二,技術風險。包括對產品技術水平的認定、市場認可水平的認定和事態(tài)發(fā)展趨勢把握的風險。其三,協(xié)調操作風險。目前中國的法制建設和管理手段都處于發(fā)展和成長階段,在此過程中,許多具體事項的處理具體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也正因為如此,筆者建議納稅人對此類業(yè)務的籌劃應該請專業(yè)人員進行。

【籌劃難點】

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稅收策劃項目,對此類事項籌劃存在如下難點:其一,對有關關稅法條有一個準確完整的理解,否則利用“原產地”條款進行籌劃或者利用單證申報進行籌劃都沒有根據。其二,熟悉關稅情況,零部件的進口關稅比成品汽車的稅率要低很多,較低的關稅稅率可以幫助企業(yè)節(jié)省不少稅款。如果不熟悉這個規(guī)定,則不能從事籌劃活動。其三,了解有關國際協(xié)定的具體實施情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