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遭不恥,狂妄遭篾視,但不驕不狂還有自己嗎?
———坐車也要坐前排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
她不怕孤立,從不為人左右,也從不公開承認錯誤。這是一個以強硬而著稱的、充滿自信的女人。
約翰·科達爾是美國洛杉磯人,早在15歲時就為自己制定了一個一生中要實現(xiàn)7個愿望的宏偉目標。
其中有勘察尼羅河、剛果河,攀登珠穆朗瑪峰,重游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大帝到過的地方,創(chuàng)作一部音樂作品,寫一本書,結(jié)婚、生孩子,甚至還要登上月球等等。他把這些愿望都編上了號,寫在一張紙上以便逐一實現(xiàn)。
21歲那年,他已經(jīng)到多個國家旅行;22歲那年,他在危地馬拉的原始森林發(fā)現(xiàn)了一座瑪雅神廟;26歲,他歷經(jīng)艱險,完成了對尼羅河溯源的探險;后來,他曾在南美洲的原始部落生活過;他登上過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峰。開過兩倍于音速的飛機,寫過一本關(guān)于尼羅河探險的書等等。
經(jīng)過50年的不懈努力,他實現(xiàn)了106個愿望。當他跨入花甲之年后,仍然以無比堅韌的毅力,朝著尚未實現(xiàn)的目標一步不停地邁進著,他渴望能在有生之年,盡最大努力多實現(xiàn)一個預想的目標。
他說:“我制定這個計劃,是為了使自己總有奮斗目標。它能鍛煉自己的堅強意志?!?/p>
瑪格麗特于1925年10月13日出生在英國林肯郡的格蘭森市。她的父親艾爾弗雷德·羅伯茨原來是一位雜貨商,后來出任格蘭森的高級市政官,又出任市長。他經(jīng)常向女兒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后于人?!凹词故亲财?,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永遠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這樣的話。他經(jīng)常告誡瑪格麗特,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真理不是因為眾人都認為是真理而才是真理。父親的教育,無疑對瑪格麗特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1943年,她進入有著參與政治傳統(tǒng)的牛津大學學習化學,一入學就參加了牛津大學保守黨協(xié)會,后來正式加入了保守黨,她立志要做丘吉爾首相那樣的人。但是,一個女性躋身政界,要在男性一統(tǒng)天下的國度里獲得一席之地是很困難的,但瑪格麗特更喜歡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大學畢業(yè)后,她做質(zhì)檢員的工作持續(xù)了兩三年,但她的大半精力卻投入到她所傾心的政治活動中去。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政治才是她的興趣和抱負。
1949年,24歲的瑪格麗特經(jīng)人提名成為1950年達福區(qū)議員競選的候選人。盡管在競選中敗北,但是作為最年輕的女候選人,她比男候選人更引人注目,她的表現(xiàn)引起了保守黨總部的注意。
1951年,瑪格麗特同丹尼斯·撒切爾結(jié)婚。在1959年的大選中,作為中產(chǎn)階級成員丹尼斯·撒切爾的夫人,瑪格麗特·撒切爾成為保守黨下院議員。這標志著她已是一位職業(yè)政治家了。
很快,她就填補了政務次官的空缺,主管生活津貼和國民保險部。但撒切爾夫人在政府部門的第一個工作未能使她在國會里嶄露頭角,盡管她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職。低微的職位和人們對女性出于本能的歧視遠遠地把她擋在重大事件之外。
1970年大選,保守黨領(lǐng)袖希思出任首相,撒切爾夫人被任命為教育和科學大臣。她上任后很快就讓人們體會到,她不是一個受潮流羈絆的人,她總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決定教育預算的重點,敢于與其他大臣據(jù)理力爭。
但撒切爾夫人作為一個政治新手,也首次品嘗了被全英國人同仇敵愾的滋味,牛奶事件使她第一次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為響應財政大臣減少公共開支的主張,撒切爾夫人決定取消對8歲到11歲孩子每天免費供應牛奶的規(guī)定,為政府每年節(jié)省800萬英鎊的開支。她自認為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既執(zhí)行了政府削減開支的決定,又使教育預算不受影響。但這一做法使撒切爾夫人臭名昭著,她被列入全國共誅的惡魔名單。報界紛紛指責撒切爾夫人給小學生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皧Z走牛奶的撒切爾夫人”成了各種報紙和工黨政治家的口頭禪,《太陽報》稱她是“英國最不受歡迎的女人”。她這次又沾了性別的光,一個女人從孩子嘴里奪走牛奶顯得特別惡劣。更糟的是,在公眾眼里,她原本就是個嚴厲、好強、自以為是的人物。無故剝奪孩子們牛奶的舉動似乎再次印證了人們的印象。所以,人們把一切憤怒都發(fā)泄在她的身上。
面對民眾憤怒的情緒,丈夫丹尼斯擔心她受不了侮辱和攻擊,建議她退出政壇。但撒切爾夫人一再地對丈夫解釋說,這次失誤不是最后一次,只是第一次。她終于說服了丈夫,再次顯示了她的堅強。
但是撒切爾夫人并不是對此毫不在乎。常務秘書派爾在回憶錄中寫道:“我認為這件事確實傷害了她,她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打擊。但在公共場合她從未流露出痛苦。牛奶事件像其他事件一樣反而使她更堅強?!?/p>
曾經(jīng)把“當財政大臣”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的撒切爾夫人,在1975年的保守黨領(lǐng)袖競選中,出人意料地勝出。她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對我來說,這猶如一場夢?!?/p>
1979年5月,保守黨以極大的優(yōu)勢成為執(zhí)政黨。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從格蘭森市到唐寧街10號,她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朔詣e帶來的阻力或許是她的第一大成績。英國是個社會觀念極為保守的國家,男性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而女性要成為領(lǐng)袖,需要更多的自信和勇氣,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她每前進一步,都是一場抗爭,同男性社會的抗爭。作為首相的她,還要艱難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她總是感到自己沒有被完全接受和認可,大選的勝利也沒有完全驅(qū)除她的疑慮。在她將要組閣的人員中,只有兩個人在選領(lǐng)袖的時候投了她的贊成票,其他人在第一輪就反對她,有人現(xiàn)在還是不服氣。男士們?yōu)槭艿揭粋€女流之輩的統(tǒng)治而惱火。但是,大選的勝利讓她增加了信心,她相信自己有駕馭政局的能力。
經(jīng)濟是執(zhí)政后首要關(guān)心的問題。打開國家的有關(guān)賬簿,她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狀況比預想的還糟。撒切爾夫人要求更大程度地減少公共開支。她說:“我們不應該把國家看成慷慨大方、樂仁好施的神仙,在你洗禮時為你祝福,在你人生征途的每個階段陪伴你,在你的葬禮上為你致哀。”她降低了標準稅率,卻大幅提高了增值稅率,幾乎是原來的一倍。國人為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