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初中

血與鐵 作者:老鬼


  

 我考初中的第一志愿是一〇一中,第二志愿是本校,第三志愿是四十七中,但所填三個志愿我都沒考上。幸虧有普及初中的政策,我家在西便門國務院宿舍,被就近分配到了五十一中。五十一中的校園面積跟華北小學、育才小學沒法比,全校就一座四層樓,連個足球場都沒有。

母親得知后感嘆道:“你那么想當英雄,卻不好好學習,連個初中都考不上!”

父親也怨憤道:“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五十一中,哼,專門收其他學校不要的學生!你懂嗎?那是個數(shù)不上的學校,小流氓兒成了堆!你哥哥姐姐哪個像你這樣!”

五十一中沒有住校是父母所不能容忍的。他們都希望我過集體生活,一星期回一次家,家里也清靜一點。母親說服了父親,利用他是北京師范大學頭頭的權力,把我從五十一中轉到了師大一附中。于是跟做夢一樣,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破學校一下子上了北京市一流的中學。

師大一附中地處和平門外,歷史悠久,很多名人都畢業(yè)于此。如趙世炎、劉仁、鄭天翔、林礪儒、王光美、于光遠、錢學森、李德倫、白樺……當時還有不少高干子弟,包括朱德的孫子、劉少奇的女兒、鄧小平的兒子等等。

學校的門面很簡樸。一進去是一個一米多高的花壇,中間有根旗桿,穿過一排柏樹墻是大操場,初中部和辦公室在東部平房,北側的二層灰樓是高中部。食堂和禮堂連在一起,位于學校東北角。學生宿舍剛開始在宣武門附近,每天要走兩站地,后來搬到了學校對面的大灰樓里。

到校后,是任老師最先接待的我,幫我辦了新生要辦的所有手續(xù),陪我參觀了整個校園。任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共產黨員,還很年輕,面貌皎皎,梳著一對小辮子,有兩個大大的、非常漂亮的眼睛,臉上還留著小姑娘的天真稚氣。她教政治課,說話口齒清楚,有點兒奶聲奶氣,栩栩生動,條理清楚,富有邏輯性,舉的例子也恰到好處。她對同學們從不發(fā)脾氣,臉上總掛著真誠的微笑,比育才的許老師強一百倍、一千倍!任老師等于是年輕時的宋老師。她在課堂上給我們朗讀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時,自己就噙著淚花,字字句句打動人心,教室里鴉雀無聲,飄著一縷圣氣。

我因為是從壞學校轉來的,有著某種自卑,不敢再鬧,上課格外老實。

一進中學,最突出的感覺就是政治空氣特別濃。反修單行本《列寧主義萬歲》剛剛發(fā)表,全黨全國都在宣傳和學習。革命是最美麗神圣的字眼。

政治報告一個又一個。校領導的講話充滿了革命激情,興無滅資、又紅又專、國際共運、反修防修、捍衛(wèi)馬列主義的純潔性……這些令我們中學生血熱心跳的詞匯,不斷地回蕩在學校禮堂,似乎拯救全世界的重任落在了中國身上,而中國又落在了我們青年人身上。

我很受鼓舞。我的學習比不過同學們。師大一附中的入學分數(shù)線要平均九十五分以上,能進來的全是各校的拔尖學生,百里挑一,個個又聰明又用功。但比革命,我卻可以與他們較較勁兒,別看他們功課好、門門五分。

我到學校不久,就碰上緬甸總理吳努訪問。奉上級指示,學校要組織初中同學參加夾道歡迎的任務。我們老早就站在了長安街上,排成四排,等候貴賓車隊的到來。任老師反復交待這是政治任務,首長來了一定要保持隊形,熱烈鼓掌歡迎,不許往前擠。畢生頭一次有機會執(zhí)行政治任務,我非常鄭重其事,不和周圍人說話,面孔嚴肅,筆直站立。在我們的身后,隔一段就有一名身穿警察藍的便衣。當車隊終于來了時,我拼命呼喊、拼命鼓掌、拼命揮手……我看見了神采奕奕的周總理,還看見了滿頭銀發(fā)的劉主席。這時,后排同學只顧伸腦袋看,不再鼓掌,還往前擠。我卻牢記這是政治任務,始終頂著身后的壓力,沒往前擠,胳膊再累也堅持鼓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