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艱巨的“拼蛋殼” 任務(1)

失控 作者:(美)凱文·凱利


  

帕克德曾經有過這個令人沮喪的想法?!按蟛菰肋h不能完全復原的一個原因是有些成分永遠消失了。也許沒有大型食草動物,如古時候的乳齒象乃至過去的野牛,大草原是不會回來的?!逼つ泛偷吕卓说墓ぷ鬟€得出更可怕的結論:不僅要有合適的物種按恰當的順序出現,而且還要有合適的物種在恰當的時間消失。一個成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許能輕易地容忍X物種,但是在其組合過程中,X物種的出現會把該系統(tǒng)轉到其它路徑上,將其引向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帕克德嘆息道:“這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往往要經過數百萬年的原因。”如今扎根在楠薩奇島或駐扎在芝加哥郊區(qū)的哪個物種能將重現的稀樹大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推離原來的目的地呢?

由此說到機器,有一個違反直覺但卻很明確的規(guī)則:復雜的機器必定是逐步地、而且往往是間接地完善的。別指望通過一次華麗的組裝就能完成整個功能系統(tǒng)。你必須首先制作一個可運行的系統(tǒng),作為你真正想完成的系統(tǒng)的工作平臺。要想形成機械思維,你需要制作一只機械“拇指”——這是很少有人欣賞的迂回前進的方式。在組裝復雜機械過程中,收益遞增是通過多次不斷的嘗試才獲得的——也即人們常說的“成長”過程。

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有機體一直都在成長,今天的計算機網絡和復雜的硅芯片也在成長。即使我們擁有現存電話系統(tǒng)的所有關鍵技術,但如果缺少了從許多小型網絡向一個全球網絡成長的過程,我們也不可能組裝出一個與現有電話系統(tǒng)一樣巨大且可靠的替代品。

制造極其復雜的機器,如未來時代的機器人或軟件程序,就像還原大草原或熱帶島嶼一樣,需要時間的推移才能完成,這是確保它們能夠完全正常運轉的唯一途徑。沒有完全發(fā)展成熟或沒有完全適應外界多樣性就投入使用的機械系統(tǒng),必然會遭到眾口一致的詬病。用不了多久,再聽到“時機成熟,再把我們的硬件投放市場”時就不會覺著可笑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