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01年當政府決定逐漸減持國有股的時候,股票市場陷入了長達5年的漫漫熊市。直到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的啟動才改變了以往股票所有權的分離狀態(tài),使所有的股票都能夠自由流動。此時,中國的股票市場才真正與國際標準接軌。毫無疑問,股改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中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接下來的兩年中,共有130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將非流通股轉變?yōu)榱魍ü傻母母铩?/p>
此外,2006年年初,兩部對資本市場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的法規(guī)也付諸實施——2006年1月1日,新的《公司法》和《證券法》開始生效,目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透明度并為股東爭取更多的權益。與此同時,70部與資本市場發(fā)展密切相關的法規(guī)、條例也相繼公布。
2006年,上證綜指全年漲幅達到127%。2006年年底,上海和深圳兩市總市值達8萬億人民幣。自此,中國林立于全球股市最佳表現(xiàn)股市之列。
張冉/文
附錄
大事記
1990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6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上海綜合指數(shù)當日從617點上漲到最高點1266點。5月26日達到1992年最高點1429點。股價變化異常,有的個股當日漲幅甚至達到500%。隨后5個月,上海綜指又回到386點,比1992年5月20日還要少231點,部分中線投資者損失慘重。
1992年10月,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成立。
1992年12月,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在確定證券委和證監(jiān)會作為主管機關的地位的同時,還明確規(guī)定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對于證券工作的職責分工。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的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yè)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qū)滬市行情傳輸中斷1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qū)照常交易,引起軒然大波。中國證監(jiān)會對“8?17”事件進行了專門調查。
1994年7月,由于我國證券市場在1993年下半年加強了監(jiān)管,證券市場成交量萎縮,投資者入市不積極,長期下去不利于證券市場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政府部門考慮到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推出了“三大”救市措施,股指在政策支持的預期下,自7月29日到9月13日歷時1個半月,從326點上漲到1052點,上漲幅度達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xiàn)異常的劇烈震蕩,“327”品種成交金額約占期貨市場成交額的80%。對此,上交所的緊急通知稱,當日16:22以后的國債期貨“327”品種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guī)行為。5月18日受暫停國債期貨交易的消息刺激,滬深股市齊放異彩。滬市A股跳空130點,以點開盤,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全日漲幅達%。
1996年至2002年期間,約有200至250家上市公司從國有企業(yè)轉變?yōu)樗接衅髽I(yè)。
1999年7月,《證券法》實施。
1999年9月,擴大市場資金供給的重大措施出臺;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法人配售股票問題的通知》,明確三類企業(yè)可以入市投資股票。10月份,證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宣布,經國務院批準,保險資金可以通過購買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2000年7月6日,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我國上市公司總數(shù)躍居世界前十名。中國證券發(fā)展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2002年,中國允許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購買A股,A股市場正式對外資開放。
2004年2月,中央充分認識到股市持續(xù)下跌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危害,從中國股市的實際出發(fā),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這是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綱領?!皣艞l”明確指出,“積極穩(wěn)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穩(wěn)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
2005年4月29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4?29通知”),提出了對價并軌的改革思路,并啟動了這場處于新興尚未轉軌時期的中國股市所特有的股權分置改革。
2006年,我國股市行情發(fā)生了從長期低迷到邁向健康發(fā)展的重大轉折,股市融資功能恢復,全流通下新股開始發(fā)行,滬指從千點附近一路攀升,股市全年漲幅達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