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這樣奇特,同樣的事情,在另一個國家也會有復制版。本文的主人公織田信長家里就不得不復制了一次“鄭伯克段”的戲碼。
天文二十二年(1553),信長和他的岳父“蝮蛇”齋藤道三見面,得到了岳父的賞識,在某種程度上,齋藤道三作為一股外來勢力在支持信長。信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統(tǒng)一尾張,這是他父親未能完成的工作。要完成這個工作,他必須應(yīng)付尾張諸多姓“織田”的家伙,首先要搞定的目標有三個:第一位是位于清洲城的尾張下四郡副守護代織田彥五郎信友,這位清洲城主在名義上比信長還高一檔次。尾張檔次最高的大老板就是尾張守護斯波義統(tǒng),但這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年代,僅僅檔次高是沒什么用的。第二位是守山城城主織田孫三郎信光,他是信長的叔父,信秀的弟弟,在小豆坂合戰(zhàn)中,就是因為他奮勇作戰(zhàn),才使織田家反敗為勝?,F(xiàn)在信秀死了,他對信長的態(tài)度如何,是非常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第三個人則是一個隱藏在信長家內(nèi)部的人物。他的周圍已經(jīng)隱隱結(jié)合成了一股非常強大的勢力,我們暫時把他放在一邊。
對于信友和信光兩位,信長是有計劃的,這個計劃就是拉一個打一個。拉誰好呢?自然是拉自己的親叔父??椞镄殴庖埠芸煺驹谧约旱拇笾蹲右贿?,他已經(jīng)不成為統(tǒng)一尾張的障礙了。至于信友,信長還要尋找一次機會去解決他。信友本人對信長這個“大傻瓜”也是深惡痛絕,他一直記得信長當年帶人到清洲城下放火的往事,雙方攤牌的機會很快來了。
“傀儡”守護斯波義統(tǒng)和試圖控制他的織田信友之間是有矛盾的。天文二十一年(1552),信友試圖進攻信長的時候,就是斯波義統(tǒng)偷偷去給信長漏了風。兩年后,兩人的矛盾終于不可調(diào)和,信友“造反”殺死了斯波義統(tǒng),這就給了信長一個口實--“為尾張的大老板斯波義統(tǒng)報仇?!?/p>
這個口號名正言順,非常有沖擊性和震撼力,叔父信光也站到了信長一邊,叔侄兩人聯(lián)手于弘治元年(1555)四月起兵攻克清洲城,織田信友切腹自殺。信長遷到了清洲城,那古野城作為 “答謝禮物”送給了叔父信光。信光對這個被稱為“大傻瓜”的侄兒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觀。
命運是很喜歡惡作劇的,第一年還是威風八面,第二年就會遭遇災(zāi)難。消滅信友后不過半年,接連發(fā)生了兩大對信長不利的事件,一是支持信長的猛將信光被家臣坂井孫八郎刺殺,據(jù)說背后謀劃者就是信友的謀臣坂井大膳。二是弘治二年(1556)信長的岳父,美濃的“蝮蛇”齋藤道三在長良川被自己的兒子齋藤義龍殺死。女婿信長匆匆出發(fā)援救卻晚了一步。繼位的齋藤義龍當然不可能支持隨時想要為岳父報仇的信長,于是,信長又失去了一個支持者。
信長的不利情形讓信長統(tǒng)一尾張的第三個障礙--信長的親弟弟織田信行看到了希望。
織田信長的家庭和鄭莊公的家庭實在很像,所不同的只是信長不是“寤生”而已。信長的母親土田夫人非常不喜歡信長,原因就是這個兒子的行為實在讓母親很看不慣,他不像是一個能夠繼承織田家家業(yè)的人。土田夫人喜歡他另一個兒子,信長的同胞兄弟織田勘十郎信行。同樣是一個娘生的,一個光著身子到處跑,像個“大傻瓜”,另一個卻是個“乖乖男”,從小知書達理,品行純良,舉止有大家風范。所以,在信秀仍然在世的時候,土田夫人就多次向丈夫提出,將信長的繼承人地位轉(zhuǎn)給信行,而信秀要么含糊以對,要么裝沒聽見。
信長繼承家督之位后,由于行為乖僻,引起了更多家臣的不滿,特別是他在葬禮上的表演,使許多家臣認為有換個老大的必要。于是,自然而然地在信行周圍形成了一個派別。其核心人物包括織田家的猛將柴田勝家,信長昔日的老師林秀貞,林美作守、佐佐成政、津津木藏人、橋本十藏等。信長這邊并不是沒有支持者,至少織田勝左衛(wèi)門、織田清正、森可成、佐久間盛重等人還是支持信長,只是其實力不如信行派那樣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