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投資靈性資產的方式和原因,會關系到你獲得的感受的豐富程度以及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果。比方說,你是否選擇短期、安全的投資,尋求直接、明顯的回報?或者你是否以比較長遠的眼光去投資,不見得要立即的回報?或者你是否會發(fā)自于愛,去對別人付出或分享你的靈性資產,而且完全不求回報?
我們擁有三種層次的意識,因而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意圖心。大部分的人會在不同的情況下體驗到這三種層次。維持較高層次的意識所需的能量,會比維持較低層次的意識來得大,其能量的強度和創(chuàng)造力會呈現幾何級數般的差異幅度。
我愛意識
“我愛” (self-cherishing)這個詞,用來描述凡事都是為自己而發(fā)念的意念層次。例如你想要去雜貨店、想早一點到公司上班,或想在人潮擁擠的購物中心找到一個停車位,這些意念沒有惡意也不傷人,只是種獨善己身的意念。這些意念很少能為你大幅增加機會和收入。
如果你投資靈性資產(例如你的想象力和藝術才能),目的是為了追求“我愛”,你得到的結果可能有好有壞,你心里可能會反復遲疑自己是否會成功或失敗,因為你過于注重結果。你可能擔心自己投入太多時間卻收效甚微,你太在意投入產出比。你就像華爾街的風險資本家一樣,會權衡風險與報酬,然后才進行投資,要是投資失利,你可能就會像一般投資者一樣搖頭悔恨。純粹為自我利益去投資的人,似乎總是容易受他們無法掌控的外在事物所影響。這個層次的意圖心所產生出來的靈性資本是源自努力、決心和意志,而非源自創(chuàng)造力、脈流及開闊心胸,其滿足感來自于物質報酬,而非豐富的內在回饋。由于你專注的是未來的結果,所以會擔心下一步該怎么走,因此難以真正享受當下的樂趣,也無法信任內在的指引。
及人意識
當某個意念把我們聯結到自己以外的對象,如某個家人、社區(qū)、國家、星球、整個宇宙、上帝,以及萬物時,這種形式的念頭具有最強大的力量。這個層次的意念,會促請你釋放內心的偉大特質,這種意念會有意識或下意識地變成你人生的核心任務。你會想跟宇宙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肯定自己并且為你拓展視野、創(chuàng)造脈流(其中金錢脈流會占最少比例)的世界。原本你也可以選擇專注于實際的日常事物和短期目標,但你會想要去把自己的靈性資產投資在某個想法、某件事,或者某個大目標上,這時你已經跟“大我”相聯結。
如果你投資靈性資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人際間的心靈相通,那么你的意圖心是源自分享與付出,獲得的回饋會比較偏向于長遠的愿景,而非短近的結果。當你從自己內心最深處(也就是“大我”)跟別人分享你的天賦時,就會聯結上與萬物相通的無形脈流,內心會感到熱情澎湃、熱血沸騰,因為你已經為自己的心靈開啟了一個通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表達愛與創(chuàng)造力。
由及人意識所產生的靈魂資本,關系到的是你對生命的貢獻,而非你做的某一件事。已故的吉姆·漢森(Jim Henson)創(chuàng)造了《大青蛙布偶秀》(The Muppet Show),把幽默和創(chuàng)造力投資在兒童教育節(jié)目上,表達出他的愛,這正是以及人意識進行投資的一個明顯例子。
無我意識
無我(seva)是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行為,其觀念源自于瑜伽。這個層次的意識會產生出一種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意圖心?!皊eva”這個詞的梵文原意是“無私的奉獻”:為他人的利益著想而去分享自己內在最深處的天賦。你會想要把愛灌注到行動中,在別人有需要時伸出援手。你從事的是種神圣的行為,你已明白自己跟心靈之間、自己跟其他萬物之間,了無分別。
以這個層次的意識及意圖心去投資、管理靈性資產會得到真正的豐碩富足,并反映出你回應了性靈的呼喚去接納大我,它會促請你拋棄“我”的心態(tài),去明白宇宙間所有事物都是一體的。在這個層次里,沒有“我”的概念存在,只有一個巨大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