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西方禁忌中一個極不吉利的日子,南京陷落了。
勝利的日軍懷著征服者的瘋狂和為戰(zhàn)死者報復的仇恨心理,在上級“解除軍紀三天”的唆使和縱容下,開始了對南京的血腥掃蕩和屠殺。六朝古都,成了日軍武士道精神盡情發(fā)泄的丑惡場所;金陵勝地,留下了人類文明史上永志難忘的恥辱篇章。
13日晨,第六師團四十七聯(lián)隊一大隊第三中隊日軍首先從中華門入城,隨后大批日軍蜂捅而入。日軍先頭部隊很快追上了向北逃跑的大批中國難民,殺紅了眼的日本士兵如臨大敵,立即以機槍、步槍向著手無寸鐵的中國難民瘋狂掃射,成千上萬無辜的中國難民紛紛撲倒在血泊之中。法西斯士兵獰笑著,歡呼他們又一次用中國百姓的鮮血染紅了大日本皇軍的勝利捷報。
與此同時,日本軍隊在南京東面的中山門又創(chuàng)造了大日本皇軍的另一種“輝煌”。
進攻中山門的是日軍中島今朝吾的十六師團。13日上午,擔任前鋒的大野和片桐部隊瘋狂吼叫著,不顧城墻上掩護撤退的中國士兵居高臨下的射擊,和一路上頻頻踏響的地雷,從多處轟塌的城墻口攀了進來,隨即打開城門,大隊日軍沖進了南京。城墻上來不及撤退的中國守軍成了侵略者悲哀的俘虜。
這是教導總隊和保安警察第二、第四中隊的一些下級軍官和士兵,放下武器之后參差不齊地站著,用惶恐不安的眼光注視著眼前這些兇狠的日本士兵。寒風颼颼,吹得人心里冰涼,涼得全身發(fā)憷,一些人預感到死神即將降臨。果然,侵略軍從兩邊圍了上來,一個軍官哇里哇啦地叫喊著,日本兵端著明晃晃的刺刀朝失去抵抗能力的中國士兵沖了過來,兇狠地朝著中國士兵的頭部、胸部、腹部刺去,一時血雨橫飛,慘叫連聲,死與未死的中國士兵統(tǒng)統(tǒng)從十幾米高的城墻上被刺刀挑了下去。日軍士兵高聲地呼喊著,慶祝他們屠殺中國俘虜的又一“偉大勝利”。
約四個月后,日本詩人草野心和《實業(yè)世界》雜志社社長野依秀市一同到南京采訪,草野心后來在《中國點滴》中寫道:“在城內,我們去了中華門、中山門。在城內當然已全然看不到尸體,但卻臭氣熏人?!辈菀靶漠斎徊粫恢溃@熏人臭氣便是大日本皇軍創(chuàng)造的屠殺中國人民的又一“輝煌戰(zhàn)果”,只是他不肯或不便明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