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皇五帝禪讓遞嬗的預(yù)言
三皇五帝已派相,
承宗流源應(yīng)不錯。
--《乾坤萬年歌》
女媧在補天,男性的神祗在干什么?
在爭奪權(quán)力!也可以說,他們正在為中國人創(chuàng)造一種難以忍受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娜饰宓蹅髡f。
三皇五帝都是誰呢?對這個問題,哪怕是最資深的專家,也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為什么專家要躲呢?因為這個事說不清。因為中國古書比較多,寫書的人又喜歡創(chuàng)新,你說三皇五帝是這八個人,我非說三皇五帝是另外八個人--不跟你叫叫板,也顯不出咱學問高深。
三皇有五種說法,五帝也有五種說法。
先說三皇?!妒酚洝分姓f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跟沒說一樣,到底誰是誰???《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這兩本書也不知誰抄了誰,都一口咬定說三皇應(yīng)該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nóng)氏?!哆\斗樞》和《元命苞》這兩本書又有新的觀點,認為三皇應(yīng)該是伏羲氏、神農(nóng)氏,以及辛辛苦苦替人類補天的女媧娘娘?!兜弁跏兰o》則比較能搞,將女媧娘娘的“皇號”剝奪了,弄來黃帝湊數(shù)。還有一本《通鑒外紀》更敢瞎扯,把共工也算是三皇之一。不過,還真有可能,瞧共工打架輸了就撞不周山那架式,是典型的缺德政客行為模式。
所以,三皇之說,伏羲氏和神農(nóng)氏的提名受到的挑戰(zhàn)不太大,麻煩的是第三個名額。目前有四個候選人在爭奪這最后的一個名額:燧人氏、女媧、黃帝和共工。
女媧娘娘在補天,顧不上;黃帝在五帝中穩(wěn)居老大,就不要跟著起哄了;至于共工,考慮到這廝心理過于陰暗,“神品”有問題,予以排除。經(jīng)過如此一番激烈的競標,三皇人選塵埃落定,燧人氏、伏羲氏及神農(nóng)氏隆重入圍。
在燧人氏的前面還有一位有巢氏,何以這位祖宗就不受后人重視,沒有給他弄個皇號呢?要知道,有巢氏是在盤古開天地之后中國人的第一位老祖宗,生活在介于猿與人之間的物種時代。那時節(jié)是地球上環(huán)保搞得最好的時候,到處都是參天大樹,老祖宗們手持石斧和木棒,小心翼翼在原始森林中尋找獵物,但凡遇到劍齒虎一類攻擊性強的物種就撒開兩腿瘋狂逃命。
夜晚降臨,祖宗們就睡在石穴中,捎帶腳繁衍生息。石穴陰暗潮濕,導(dǎo)致了許多祖宗患上了嚴重的關(guān)節(jié)炎。有個祖宗受不了了,沖出山洞,回到樹上,給自己搭了一個窩棚。別的人驚羨之余,就管他叫“住在鳥窩里的那個家伙”--有巢氏。
當時習慣群居。在樹上搭巢建窩,安全是安全了,卻顯然不利于把大家都團結(jié)到一起。
燧人氏就不同了,他的功業(yè)是鉆木取火。人類文明史上有三樁革命性的發(fā)明:取火、輪子,以及拉鏈。這三樁發(fā)明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徹底影響并主導(dǎo)了我們的生活。由此可知,燧人氏能夠獲得一個“皇號”,確實是名至實歸。
牙口就是競爭力,天天茹毛飲血,牙口不好,吃嘛嘛不香,咬不動,嚼不爛,營養(yǎng)不良,更容易遭淘汰。一旦有了火,能熟食,人類的腸胃變得好了起來,大腦也越來越聰明。最關(guān)鍵的是,燧人氏發(fā)明了火塘,可以很容易將大家團結(jié)在一起--有膽不跟燧人氏團結(jié)的,趕到外邊沒得火烤,就算不被劍齒虎叼走,凍也凍死了。
看得出,同樣是原始部落的酋長,燧人氏的權(quán)力可比有巢氏大得多了,說是生殺予奪也不為過。
燧人氏之后,伏羲登場。
伏羲是女媧的哥哥。共工那廝把天弄塌了之后,妹妹女媧就去補天。哥哥伏羲卻爬在洛水邊,嘴里叼著根草棍,百無聊賴地瞎琢磨:真沒意思,干點啥呢,要不就八卦吧。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旁觀鳥獸花紋,近取自身,遠取諸物,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承傳至今的八卦文化。
英國人羅伯特·坦普爾認為,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不應(yīng)該算在德國的萊布尼茨的頭上,而是應(yīng)該算到中國北宋理學大師邵雍的頭上。蓋因邵雍用伏羲的八卦搞出了歷史上最早的二進制來。羅伯特·坦普爾對伏羲的八卦五體投地敬佩不已,說周易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套標準而規(guī)范的科學知識體系。也就是說,伏羲的先天八卦圖孕育著科學的種子。
那么,這先天八卦有沒有不科學的成份呢?
有!這不科學的部分就是原始思維了。
什么叫原始思維呢?
顧名思義,原始思維就是原始人的思維方式,弄不清楚不同事物的區(qū)別,老是把八桿子打不著的事情往一塊靠。而科學是將不同的事物與對象區(qū)分開來,分科研究琢磨的學問。比如,用科學的思維來研究天文,研究的就是天體,不能把生物學上的知識和結(jié)論往天文學上堆;而原始人的思維卻偏偏要把這兩個沒得關(guān)系的東西掛靠在一起,即所謂的“天人合一”是也。不是說天人合一就不對,而是持原始思維的人行為比較離奇,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將各不相干的事物視為一類。這種人如果被東鄰踹了一腳,他有可能會拿刀把西舍一家統(tǒng)統(tǒng)殺掉,因為他認為東鄰和西舍是一伙的。明明是和某一個具體的人有矛盾,他卻要去報復(fù)社會,凡屬這類的,都是生活在現(xiàn)在的原始人。
凡是原始思維的人,常常想琢磨出一個涵蓋一切的萬能理論,很難在一個具體的領(lǐng)域里腳踏實地做點實事的。
總之,伏羲推出的八卦式的原始思維對我們思想的影響非常深遠。
伏羲完成了思想建設(shè)工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大家肚皮還沒有吃飽,這個工作就交給下一任神農(nóng)氏了。神農(nóng)氏舍身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可憐這位祖宗啊,他吃了一根毒草身體發(fā)冷,再吃一根毒草又身體發(fā)熱,嘗一枚毒果皮膚長了綠毛,再嘗另一枚毒果綠毛又變成了紅毛,三皇之中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也是最值得我們景仰的。
關(guān)于五帝,古書上同樣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大家都以《史記》為準,取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皇與帝,是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的?!盎省弊质怯梢粋€“白”字和一個“王”字所組成,意思是說:皇也是王,但白當了這個王了。為什么會白當了呢?因為皇是需要吃無數(shù)苦頭,付出慘烈犧牲,建立偉大事功,以救助蒼生。比如三皇,都是對人類文明有著實質(zhì)性的推動之后才榮獲“皇”的稱號。
帝則不同,帝這個玩意兒沒辦法跟皇比。如果說皇是講求對人類的貢獻,帝則擺明了是流氓打架,玩的是強盜游戲。
五帝中第一位是黃帝,我們是炎黃子孫,排在黃帝前面的還有一位炎帝,炎帝被黃帝征服了,打敗了,民族融合了。
后來,黃帝暴打蚩尤。這個蚩尤不好對付,據(jù)漢劉安撰《淮南子》一書中說,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皆食砂啖石,銅頭鐵額--可見蚩尤這一軍事組合突破了時空,帶有強烈的玄幻色彩。但蚩尤玄幻,黃帝更玄幻--黃帝搞了個五色云車駕六龍。那位和女媧娘娘并排坐在石頭上的風后出場了,幫助黃帝暴打蚩尤,最終消滅蚩尤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