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用"六賊",腐敗橫行(3)

中國不可無岳飛 作者:史式


有些自詡道術高明的道士被趙佶奉為上賓,道士王老志入住蔡京的相府,趙佶派人來問已故劉貴妃的事,王道士居然寫得出劉貴妃生前侍奉皇帝時說的悄悄話,因而名聲大振,被稱為活神仙。王道士死后,又有王仔昔取而代之,人稱小王先生,他因治好趙佶愛妃的眼疾而走紅京城。道士林靈素編造一套胡言,說趙佶是上帝的長子神霄玉清帝君而大受寵幸,趙佶特讓他隨時出入宮禁,他的徒子徒孫受國家供養(yǎng)的接近兩萬人。林靈素受召見的時候,趙佶問他過去是否與自己見過面,林靈素乘機大夸??冢f是往年上天朝見玉帝時,曾見過皇帝(趙佶)。趙佶也裝腔作勢地說:“記得你當年騎的是一條青牛,現(xiàn)在牛在何處?”林靈素答道:“寄養(yǎng)在外國,不久就會送來。”不久,高麗果然進貢青牛,趙佶認為是他寄養(yǎng)的青牛送回來了,就賜給他騎乘。其實這些說法傳開,老百姓知道這些道士是存心騙人,但是蔡京和趙佶為什么要相信這些道士的話,老百姓就不一定知道其中的奧妙了。原來蔡京有意勸說趙佶揮霍浪費,他自己才便于上下其手,從中取利。如果社會風氣正常的話,一些大臣就本著儒家行仁政的說法勸說皇帝節(jié)省,不要揮霍;一些高僧與佛教徒也會勸說皇帝惜福,愛惜民力,不要奢侈。但是這些勸說,蔡京都不愛聽。蔡京和趙佶為什么不愿聽儒家的,不愿聽佛家的,只想聽一些道士的鬼話,我們從皇宮里的收支賬目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真正原因。從王安石變法以來,幾輩人辛辛苦苦攢集起來的國庫存銀五千余萬兩,趙佶上臺才三四年就花得一干二凈。以后每年都入不敷出,全年的國家賦稅收入,八九個月就用完了。為此,他們不顧老百姓死活,濫發(fā)紙幣,鑄當五、當十大錢,造成物價飛漲;增加各種名目的課稅,通過“腳錢”“折變”“加耗”等手段,使農民負擔的正稅成倍甚至成十倍地增加。為了千方百計增加可供御前支用(皇帝直接開支)的財富,“六賊”以及他們的走狗們不惜巧立名目,大肆搜括。蔡京鼓勵他的走狗們拼命撈錢,他說:你們要想做大官,發(fā)大財,首先就得會出主意撈錢,讓皇上有足夠的錢可花。你能為他找錢,他認為你能干,你的官位才保得住。只要他有錢花了,你們也就有了發(fā)財?shù)臋C會。他要花錢,總得通過你們的手才花得出去,這一轉手之間,原先交給他的錢不是又回到自己口袋里了嗎!錢要賺得多,事要做得大,官要升得高,福要享得久,人生在世,只有這幾件事是真的,其余都是空談。

蔡京不僅力勸趙佶窮奢極欲,他自己就是窮奢極欲的帶頭人。他認為越奢華越有氣派,越節(jié)儉越土氣。在他事敗伏法以后,他府里有個女廚子流落民間,有人聽說她是在太師府里做包子的,就請她來做包子,她做不出來。原來她是廚房里專業(yè)切蔥絲的,別的什么都不會。蔡京的廚房里分工如此細密,足見他的廚子多得驚人。傳說他要做一份鵪鶉羹,就要用幾百只鵪鶉;他請客吃一頓蟹黃饅頭,花費就是一千三百貫線。在蔡京的號召之下,全國上下大刮腐敗之風,人人都不談貢獻,只比享受,誰越奢侈,就越被世俗所羨慕。他的部下鄧綰就說過一句“名言”:“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闭f明他們這一班人只要利益不要臉面。

歷代的大暴君在打下江山君臨萬民以后,總免不了要做兩件事:一是大興土木。既能大擺皇帝的威風,又能在深宮內苑之中窮奢極欲,享受人生樂趣。二是大求神仙?;实鄣娜兆舆^得再好,人生總不免一死,為了欺騙自己,他們都希望用種種方法去求神仙。結果神仙求不到,只落下千秋笑柄。性格輕佻的趙佶,本來是做好事做壞事都做不成的。但是偏偏碰上了一個恬不知恥老奸巨猾的蔡京,兩人組合起來,好事當然是做壞了,壞事卻做成了。趙佶手里握有皇帝大權,又有一筆可觀的錢,只要有人出爛主意,壞事就有可能做得成。別人是把大興土木、大求神仙兩件事分開干的,例如秦始皇是在西邊大興土木,去東海大求神仙,蔡京代趙佶出主意,是把兩件事放在一起干的。

他的建議是:在京城里景龍門內修建一座名為萬歲山(后來按道家的說法改名艮岳)的皇家園林,既讓趙佶在這里做皇帝,又讓他在這里做神仙?;蛘哒f,讓他在這里做神仙皇帝。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是:即使以后成不了神仙,他生前在這里過神仙生活是過夠了的,也并不吃虧。沒有想到,他們兩人的算盤都打錯了。這個天堂修好沒有幾年,由“六賊”所一手制造的大禍臨頭。金兵南下,不等北宋覆亡,廣大軍民奮起追究“六賊”特別是蔡京的罪責,把這個老賊流放到潭州,然后處死。幾個月以后,金兵把趙佶趙桓父子擄走,送到冰天雪地的北國,永作囚徒。趙佶未成神仙,未上天堂,而是下了地獄。趙佶和蔡京這兩個人真不知道是互相幫了忙,還是互相幫了倒忙?因為整個的禍國殃民的大禍是他們共同闖下來的,他們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對方,還連帶害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北宋有幾個皇帝還是比較負責任的,例如仁宗趙禎、神宗趙頊。他們收了老百姓的賦稅,在財政支出方面,無論如何困難,一定要留足邊防費用,如防御遼國和西夏軍隊的糧餉和軍用物資;留足救濟水旱災荒的糧食和修建水利工程的經費。不留足這些物資和經費,一遇天災人禍,國家就會大亂。為了討論財政的收支問題,君臣常常爭得面紅耳赤。趙佶一上臺,重用蔡京,把國庫里的銀子不當一回事,用錢如流水。當邊防糧餉、軍用物資都被挪用的時候,當洪水橫流救濟災民的事無人過問的時候,許多正直的官員都知道不久之后國家將亂,大禍臨頭,憂慮得夜不能寐。趙佶、蔡京他們卻每天役使上萬的工人去鑄造22萬斤重的九鼎,安置在九成宮中,以顯示皇權的尊嚴。老兵們氣憤地說:“兵器都鑄成九鼎了,看日后邊疆有事,胡馬南來,你們拿什么去抵擋?”

皇家園林萬歲山,按道教的說法叫做艮岳。山高90步,周圍十余里,完全是在京城景龍門內一片平地上無中生有地硬造出來的。山林巖壑宛若天成,所用花石草木,全由“花石綱”船隊經幾千里水道運來。太湖石、靈璧石、慈溪石等奇石玲瓏美觀,高達數(shù)丈,運輸時所耗費的人力難以計算。據(jù)史料記載,一塊高達四丈的太湖石,搬運的船夫達數(shù)千人之多,所過之處,拆毀橋梁、城墻、水門,鬧得民間幾無寧日。這座萬歲山山上山下布滿了亭臺樓閣,也挖掘了水池,修造了橋梁。他們在大興土木,營造這些建筑物的時候,所提出的要求是:“欲度前規(guī)而侈后觀”。也就是說,不但要使其富麗堂皇的程度能夠空前,而且還希望它能夠絕后。而耗費了千百萬人的血汗所造成的巧奪天工的皇家園林的命運究竟如何?是不是像它的名稱所說,能夠成為“萬歲山”?說來令人憤慨,它不僅到不了萬歲,連十歲也不到。完工之后,僅僅幾年,金兵圍攻東京。廣大軍民為了抗擊金兵,把許多從幾千里外運來的名石如太湖石都砸碎了當作炮石使用。當時未被砸碎的,后來輾轉搬運,到了北京。我們至今還可以在北京一些有名的公園里找到它們的蹤跡。如果找到了,真可以說是一塊頑石千年話滄桑!

當時艮岳的設計者倒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在京城景龍門內方圓只有十幾里的一小塊地方,他們居然容納了江南各地運來的千萬件奇花異石,而且把太湖、天臺、雁蕩、廬山等許多山山水水人間勝境的特色一起囊括其中。如果作為一個國家的公園,還是很有水平的,只可惜這件事是由蔡京一個人所策劃,是為了供給趙佶個人的享樂,所謂窮天下之力以奉一夫。這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人間仙境的艮岳一木一石都是由江南“花石綱”船隊所運來,持續(xù)二十年之久的“花石綱”活動鬧得南方各地民不聊生,民變蜂起。有名的浙江建德人方臘起事爆發(fā)于1120年底,旬日之間,聚眾數(shù)萬,數(shù)月之間,連破六州五十二縣,東南震動。趙佶、蔡京派童貫率領防御西夏的精兵十五萬人前往鎮(zhèn)壓,雖然經過半年的激戰(zhàn),方臘起事被壓滅了,方臘本人也被擒獲,獻俘東京,凌遲處死,但是軍民死傷二百萬人以上,多年以來太平無事的南方從此矛盾激化,農民起事此伏彼起,連綿不斷。因為貪官污吏到處橫行,老百姓痛恨官吏,在作戰(zhàn)中抓到官吏,往往加以臠割,摘出心肝五臟;官兵鎮(zhèn)壓老百姓時,也都不分青紅皂白,大肆燒殺。這一場浩劫實際上是腐敗的政治所造成的。當時的御史中丞陳過庭向趙佶上書說:“方臘之亂,致亂者乃蔡京,養(yǎng)亂者乃王黼,罪竄二人,其亂自平?!闭f得倒是一針見血。

從1101年趙佶登位、重用蔡京開始,他們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好端端的一個宋王朝狠狠地折騰了二十年。折騰的結果,是表面上東京城花團錦簇,實際上宋帝國百孔千瘡。人們突然看到一座巍峨壯麗的高樓大廈轟然倒蹋,似乎很奇怪,其實,把許多史事仔細梳理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這座大廈的土崩瓦解是理所當然,無法逃避。更何況,最后推倒這座大廈的一股力量——金兵——還是他們(趙佶和蔡京)自己千方百計請進來的。這真叫“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梢钥偨Y一下,趙佶在位二十五年,前二十年,胡作非為,自掘墳墓;最后五年,狠搬石頭猛砸自己的腳,他們自己先后下了地獄,卻連累整個東方世界的千千萬萬老百姓,干戈擾攘多年,白骨如山,血流成河。在此,我們不妨簡單地回溯一下,看看他們是怎么把金兵請進來的吧!

長期以來,中原王朝一直以長城為界,與北方的游牧民族比鄰而居。在中原王朝統(tǒng)一、強大的時候,如漢、唐,北方游牧民族常常臣服于中原王朝,但在中原王朝分裂、混亂的時候,如南北朝,如五代,北方游牧民族就會乘亂入侵。但是總的說來,邊疆民族總還是相對地尊重中原王朝,認為中原王朝是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宋王朝開國之時,形勢介乎兩者之間,既沒有漢、唐那么強大,又比南朝、五代要好一點。當時遼國已經占有長城以內的燕云十六州之地,居高臨下,俯視華北大平原,在軍事上擁有優(yōu)勢。北宋在軍事上雖居弱勢,但是文化、經濟發(fā)達。遼國雖強不富,宋國雖弱不貧。兩國開頭還是經常發(fā)生摩擦,不能相安,但是后來遼國上層人物有意向宋人學習中華文化和發(fā)展經濟的本領,關系緩和,從1004年訂立澶淵之盟開始,兩國訂立和平友好條約,從敵國發(fā)展成兄弟之邦。

當宋王朝在趙佶、蔡京等人的帶領下大踏步走向惡性腐敗的時候,北方的遼國也因為內亂而走向衰落。到了1115年,由新興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在遼國的后院里白山黑水之間出現(xiàn)。一個新的民族在擺脫遼國的壓迫之后能夠獨立,本應自謀發(fā)展,奮斗圖存,但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遼國比他們文明富庶只是武力不行的時候,就一再發(fā)動戰(zhàn)爭,進行掠奪,成為一股侵略勢力,到處殘害遼國的老百姓?!傲\”之一的童貫打聽到這個消息,就想了一個壞主意來與趙佶商量。因為童貫知道自己所帶的兵都是些“假兵”,完全不能打仗,要想靠他們去收復失地(燕云十六州)是不可能的。這時聽說金國兵雖不多,很能打仗,就想派人從山東渡海到金國去,和金國訂立“海上之盟”,由宋金兩國共同出兵,聯(lián)合滅遼。滅遼之后,除燕云十六州歸宋外,其他土地,均歸金國所有。童貫的主意,是耍小聰明,占小便宜。自己不費力,利用金國的兵力從遼國手里收回燕云十六州。趙佶如果是個正派人,就絕不會接受這個建議。因為宋遼兩國已在1004年訂立了和平友好條約,到當時已有一百多年了。這時如果私下再和金國訂立一個“海上之盟”,那就必須背著遼國偷偷地簽訂,必須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一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宋王朝作為一個禮儀之邦的文明古國,不管能得到多少利益,也絕不能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如果做了這事,在老百姓面前如何交代,在外國人面前如何做人?但是趙佶與童貫本來都是絲毫不講信義的小人,兩人一商量,都覺得正合“孤意”,立即決定派人渡海(渡渤海)到金國去進行活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