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曾經(jīng)在西方社會極其罕見的現(xiàn)象,從19世紀中葉開始大幅增加,幾乎就在人們開始根據(jù)愛情來選擇自己的配偶之時。自從婚姻變得越來越缺乏“制度化”(建立在更廣大的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和越來越“個人化”(建立在你的需求之上),離婚率也隨之日益增長起來。
這樣的說法看起來有些巧合,卻是真實的。因為這里有我在整個婚姻史中見到的最有趣的現(xiàn)象: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時每刻,只要保守文化被更具活力的文化所替代,只要那里的人們不再包辦婚姻,而是開始按照愛情的標準來選擇自己的配偶,離婚率就會節(jié)節(jié)攀升。你甚至可以為它制定一個時間表。(舉例來說,現(xiàn)在你可以在印度看到這樣的事)
當人們大聲疾呼讓愛為婚姻做主之后五分鐘,只要愛情不再,他們就會開始要求離婚的權(quán)利。而后,法院也將允許人們離婚,因為迫使曾經(jīng)相愛、現(xiàn)今卻相互厭惡的兩個人繼續(xù)綁在一起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如果你痛恨一對夫婦的行為,并且打算制裁他們,你可以送他們?nèi)プ隹嘁?,”喬治·蕭伯納曾經(jīng)斷言,“但是千萬不要讓他們天長地久?!保┊攼矍樽兂苫橐龅闹鲗е?,法官們也更加同情那些悲慘的愛人,也許是因為個人經(jīng)歷使他們明白,失敗的愛情會帶來怎樣的痛苦。1849年,康涅狄格州的一位法官裁定,人們有權(quán)利終止自己的婚姻,理由不僅可以是受到虐待、被冷落或者通奸,甚至是認為自己過得不幸福也行?!吧鲜鲂袨槠茐牧水斒氯俗非笮腋5臋?quán)利,”那個法官宣稱,“從而造成婚姻關系的破裂。”
這是一個真正激進的聲明。人類在漫漫的歷史上不斷地幻想,期望用婚姻來建立一片幸福的樂土。你也許會認為,這個概念的出現(xiàn)必然會導致一種如婚姻研究員芭芭拉·懷特海德所說的“意興式離婚”,即人們走出婚姻的圍城,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愛情結(jié)束了。在這種離婚中,沒有哪一方出現(xiàn)了問題,也沒有人感覺到被欺騙或是背叛,只是浪漫的愛情故事已經(jīng)變味了,離婚成了表達失望的唯一途徑。
我很清楚懷特海德說的是什么意思,當我第一次離婚的時候,正是那種所謂的意興式離婚。當然,如果你面臨著真正的悲慘情況,你很難說自己“僅僅”是不快樂。比如,你不能說自己“僅僅”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以淚洗面,或者“僅僅”躲在家里,感到自己仿佛被活埋了一樣。不過說真的,我必須承認,我和前夫分手“僅僅”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一塌糊涂。這么說也就表明了我正是那種現(xiàn)代意義的妻子。
而這種從金錢主導到情感主導的轉(zhuǎn)變,也在日積月累當中逐漸削弱著婚姻的架構(gòu),因為建立在愛情基礎上的婚姻就如同愛情本身一樣的脆弱。斐利貝和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同舟共濟的關系。簡單地說,我不需要像幾百年來女人依賴男人那樣依靠他。我也不需要他來保護我,因為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最安全的城市里。我不需要他為我提供金錢,因為我一向自食其力。我不需要通過他拓展我的人脈關系,因為我有自己的朋友、鄰居和家人。我不需要他給予我“已婚女士”的合法身份,因為在我的意識里,更加尊重未婚的女性。我不需要他成為我子女的父親,因為我根本也沒想成為一名母親,即便我真的打算要孩子,醫(yī)學技術和自由的社會允許我通過其他方式擁有一個孩子,并且自己把他撫養(yǎng)成人。
那么我們剩下什么呢?我為什么會需要這個人呢?也許只是因為我碰巧很迷戀他,因為他的陪伴讓我感到快樂和安慰,因為就像一個朋友的祖父曾說過的那樣:“有時候一個人活著太難了,而有的時候一個人的日子又太好了?!膘忱愐彩且粯樱核枰覂H僅是需要我的陪伴??雌饋磉€有很多原因,其實沒有,那只是愛的緣故。愛情基礎上的婚姻與家族婚姻和金錢婚姻一樣,并不能保證兩個人天長地久。任何基于神秘因素作出的選擇,最終仍將因為同樣神秘的原因而被遺棄。天堂地獄,皆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