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智辯
墨子是我國春秋末期魯國的大思想家,他主張“兼愛”、“非攻”。
一次,一個名叫巫馬子的自以為是的家伙對墨子說:“我與你大不相同,我不能不加分別地愛所有的人。我愛鄰近的鄒人超過愛遠地的越人;愛我們魯國人又超過愛鄒人;愛我同鄉(xiāng)又超過愛魯國人;愛我家族中的人勝過愛同鄉(xiāng);愛我的親人又勝過愛家族中的人;愛我自己當然又超過愛我的親人。越離我近的,我越愛他。至于我最愛的,當然是我自己!所以,我可以殺別人而利于我自己,卻不能殺我自己以利別人!”他自認為理由充分,氣勢連貫,他高傲地看著墨子。
墨子從容不迫地說:“如果是這樣,那么我告訴您:有一個人同意您的主張,就有一個人按您的主張殺您以利己;有十個人同意您的主張,也就有十個人殺您以利己;要是天下人都贊同您的主張,則天下人就都想殺您以利己。反過來,有一個人不喜歡并反對您的主張,就有一個人想殺您,因為您教人不善良,他們要殺您除害;十個人反對您的主張,就有十個人想殺您;天下人反對您的主張,則天下人都想殺您??傊?,喜歡您的主張的人想殺您,不喜歡您的主張的人也想殺您,看來您是人人得而誅之了!”
墨子這番話說得巫馬子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墨子教誨青年
一日,墨子在外出時,遇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頭腦清晰,身體強壯,就想收他做自己的學生。于是他對青年說:“你跟我好好學吧,學好了,我介紹你去做官?!?/p>
這個青年將墨子的話牢記在心,跟隨墨子刻苦學習。他的成績很好,然而兩年時間過去了,卻不見墨子介紹他去做官。于是,他就去問墨子是不是把以前說過的話忘了。墨子對他說:“我是不會介紹你做官的。我給你講一個魯人的故事吧,魯國有兄弟五人,其父病逝,老大卻嗜酒不葬父,他的四弟說:‘你若和我們一起葬了父親,我給你買酒喝?!洗筮@才和幾個兄弟一起葬了父親。事后,老大找四弟要酒,四弟說:‘我是不會給你買酒的。你葬你的父親,我葬我的父親,父親不是我自己的。你不葬父,別人要笑話,所以我用買酒來勸誘你和我們一起葬父?,F(xiàn)在,你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我也做了我該做的事,我們都獲得了義,又不是我一個人得了好處?!?/p>
墨子講罷這個故事以后,接著對青年說:“對于你也是一樣,你不學習,人家會笑話你,所以我用做官勸誘你學習。”
墨子的這一番教誨,讓那位學生既慚愧,又敬佩,從此,他繼續(xù)跟隨墨子刻苦讀書,不再提做官的事了。
拋磚引玉諫宣王
齊宣王下令修建一座占地超過一百畝,大堂上要設置三百座門的宮殿。三年過去了,官殿還沒有修成。絕大多數(shù)的臣子都不敢勸阻,只有春居對此憂心忡忡,總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勸諫齊宣王。
有一天,齊宣王和大臣們談論君主的賢明問題。春居趁機問他:“楚王拋棄了先王的禮樂,音樂也因此而變得輕浮了,您說楚王能算賢明的君主嗎?”
“當然不能算!”齊宣王不假思索地就作出了回答。
春居又問:“楚國所謂的賢臣數(shù)以百計,卻沒有為此而勸諫楚王。您說,楚國有算得上賢臣的人嗎?”
“當然沒有!”齊宣王又肯定地回答道。
春居順水推舟又接著問:“現(xiàn)在大王您要修建的大宮室,占地超過了百畝,堂上還要設置三百座門,這樣豪華的大宮室一連修了三年都沒完工,而大臣中卻沒有人敢勸阻。請問,大王您手下算得上擁有賢臣嗎?”
齊宣王面帶羞愧之色,遲疑了一下,說:“當然也沒有!”
春居拱手說:“那好!請允許我離開吧!”說完就頭也不回地快步走了出去。
齊宣王愣了一下,馬上追上去說:“春子!春子!請您回來!為什么這么晚才勸阻我呢?”
齊宣王把春居召回來后,又趕緊召來記事的史官,對他說:“馬上記載下來:我不賢德,喜歡建大宮室。春子勸諫了我?!?/p>
最后,齊宣王下令停止了這項勞民傷財?shù)暮拼蠊こ獭?/p>
晏子論踴貴屨賤
公元前548年,齊景公在位,刑法相當殘酷,動輒就把人的雙腳砍掉。這種刑法在那個時候叫“刖足”,是專門為懲罰那些忤逆、欺君的人設的刑法。
被砍腳的人多了,社會上就出現(xiàn)了一種職業(yè):專門做假腳出售,古代稱之為賣踴(踴,即供受刖刑的人穿的鞋子)。
有一天,景公召見宰相晏子,想叫他換一換住所,他說:“先生是我國的宰相,位極人臣,當朝文武的楷模,可是您住的地方靠近市場,又狹小,又嘈雜,塵土飛揚,就連一個五品的大夫都比先生的住所大,不如寡人再賜你一所既清靜又大的住所吧?”
晏子拜辭說:“正因為臣乃是當朝宰相、文武百官的楷模,更應該以身作則,其他官員才能效仿。如果臣先住大宅,買良田,試問天下人還怎么去以臣為楷模?這樣,奢侈風氣會愈演愈烈,不僅耗費國庫錢財,也會增加百姓負擔。而且,這里是我父親住過的地方,臣父原來也是宰相,臣的功德遠不及先父,這間住宅對我來說已經夠奢華的了。再說,家近市場,早晚買東西方便,對我是很有利的?!?/p>
景公笑著說:“既然先生住在市場旁邊,想必應該知道市場的行情吧,你可知道最近物價的貴賤嗎?”
“當然知道?!标套踊卮稹?/p>
“那么什么東西賣得貴,什么東西賣得便宜呢?”
“貴賤嘛,”晏子答道,“假腳供不應求,天天漲價;鞋子賣不出去,天天跌價?!?/p>
景公聽了,知道了晏子的言外之意,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后來,齊國就不再濫用砍腳的酷刑了。
晏子使楚
晏子曾任齊國的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雖然身材矮小,但是機智聰明,能言善辯。
齊王派他出使楚國。楚國人見他個子矮小,便關閉宮中大門,在大門的旁邊開了一個很小的門,借此來羞辱他。
晏子一看就明白了楚國人的用意,對迎接他的官員們講:“這是狗進出的門吧,如果我出訪的是狗國,自然該走狗門。我現(xiàn)在是到楚國來,也要從狗門進嗎?”
迎賓的官員聽了,趕忙為晏子帶路。晏子從大門堂堂正正地進去了。
晏子彬彬有禮地朝見楚王。楚王很傲慢,見晏子長得不起眼兒,便很不禮貌地說:“齊國是沒人了吧?”晏子先裝作不明白他的意思,一本正經地回答他:“齊國地方很大,人也很多,拉起手來地上都是成片的陰影;滴落的汗水就像下雨一樣。怎么能說沒人呢?”
楚王冷笑一聲說:“既然人多,怎么會派你來呢?”
晏子不動聲色地回答道:“我們齊國派使者出去,是看人的。如果對方是賢德的國君,就派最好的使者去;如果對方是不怎么樣的國君,就派不怎么樣的使者去。我是最差勁的,這不,就給派到楚國來了?!?/p>
楚王聽了,頓時說不出話來。
其實,在晏子來訪之前,楚王就盤算著要羞辱晏子和齊國,他向謀士征詢主意,謀士對他說:“如此如此……”楚王聽了這個主意十分贊賞,便讓他做好安排。
晏子來了后,楚王設宴招待。酒酣之際,忽然有兩個官吏綁著一個犯人從廳前經過。楚王故作不滿的樣子喝問:“綁著的是什么人?”官吏回答說:“齊國人,強盜?!庇谑浅醣慊剡^頭來問晏子:“齊國人都善于干這個行當嗎?”
楚王侮辱齊國的行為和話語讓晏子十分氣憤,他決定予以還擊。
晏子站起來,很嚴肅地說:“我聽說,橘樹在淮河以南生長為橘樹,果實甜美;在淮河以北則生長為枳樹,果實酸苦。葉子雖然一樣,果實的味道就差多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是水土不同的關系。現(xiàn)在,平民百姓在齊國安居樂業(yè),到了楚國卻又偷又搶,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成這個樣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