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在清算中僥幸漏網(wǎng)(2)

曹操秘史:第一部 作者:南門太守


可以推測,梁太后駕崩之后,曹騰就要求退休(致仕)了。退休后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兩件事上:一件是扶持養(yǎng)子曹嵩,另一件是在家鄉(xiāng)譙縣大修墓地,為百年之后做準備。

宦官是沒有后代的。順帝劉保當年是被宦官擁戴才當上皇帝的。為了感激宦官的功績,他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允許宦官收養(yǎng)子以繼承家業(yè)和封爵。曹騰于是就在同宗里收養(yǎng)了曹嵩作養(yǎng)子。

曹騰大修的曹氏宗族墓在酈道元《水經(jīng)注》里有明確記載,規(guī)模十分宏大。如今,歷盡千百年風雨,它們依然驕傲地分列于曹騰的家鄉(xiāng)安徽省亳州市城南。據(jù)確切的考古資料顯示,這個龐大的家族墓里,埋著曹騰、曹褒、曹嵩、曹熾等人,他們都是曹騰的族人,他們之間的關系,這里作以簡要介紹。

曹褒與曹騰同輩,應該是從兄或從弟的關系,因曹騰的蔭護,做到了穎川太守。他的兒子叫曹熾,做過侍中、長水校尉,是曹仁、曹純的父親。

曹熾與曹嵩同輩,在這一輩的人里,至少還有四到五個族人。一個是曹鼎,做過尚書令;曹鼎的兄弟中,有一個叫曹瑜,做到了衛(wèi)將軍;他們還有一個親兄弟,已不知名字,但他的兒子很有名,叫曹洪。

除了曹鼎三兄弟之外,這一代人中,至少還有兩個支脈,其中一個當過吳郡太守,他有一個孫子叫曹休。另一個生了個兒子叫曹邵,曹邵有個兒子叫曹真。

如果以曹騰、曹褒為“曹一代”話,“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熾;“曹三代”包括曹操、曹德、曹洪、曹仁、曹純、曹邵;“曹四代”就很多了,包括曹丕、曹植、曹休、曹真等,后面還有“曹五代”。再之后,曹氏后人們已經(jīng)不是歷史關注的焦點了。

曹嵩的出身問題歷來爭議頗多,必須交待一下。

陳壽一句“莫能審其本末”,害得曹家人一直被當成“黑人黑戶”受到歧視。有些野史認為,曹嵩是夏侯氏的后人,是曹騰當初從夏侯家抱來的。但對于陳壽寫的這句話,歷來都有人懷疑,要么是他的專業(yè)水準出了問題,要么是他有別的動機。

陳壽始撰《三國志》是晉太康元年(280年),這一年陳壽四十八歲,大約九年后他完成了該書。陳壽寫《三國志》的地點是在洛陽,那時他在司馬氏朝廷里擔任著著作郎兼中書侍郎的公職。

公元280年雖然曹操已經(jīng)死了六十年了,也是司馬氏建立晉朝的第十六個年頭,但是熟悉當朝及前朝歷史掌故的人還大量在世,別的不說,單就曹氏一族中仍然健在的就有“曹五代”的曹志、曹奐等人。

曹志是曹植之子,在晉朝擔任過樂平太守、散騎常侍、國子博士、博士祭酒等官職。太康九年(288年)即陳壽寫完《三國志》的前一年才病逝于洛陽。作為同朝為官的同事兼重要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曹志理應引起陳壽的足夠重視,除非曹志本人對其祖上也“莫能審其本末”,否則這一歷史懸案很容易解決。

曹騰弟兄們應該有四個以上(曹騰字季興,上面還有伯興、仲興、叔興),兄弟中應該有男丁。即使開始曹家很窮,但到順帝的時候,曹家應該很富有了,他怎么會放著曹家的孩子不要,收養(yǎng)一個異姓人?

所以,合理的解釋是,曹嵩是曹騰其他三個哥哥中某一家的孩子,也就是他的親侄子。當然這也是猜測,曹嵩到底姓曹還是姓夏侯,或者像袁紹揭露的那樣是從乞丐那里收養(yǎng)的,在沒有更有力的考古發(fā)現(xiàn)前,恐怕還要繼續(xù)爭論下去。

關于曹嵩的子女、即曹操的兄弟姊妹史料十分有限,綜合起來推測,曹嵩至少先后有六個兒子:長子就是曹操;接下來是曹德,曹操的異母弟;老三叫曹彬,與宋代那個名將同名;老四叫曹玉,死得比較早,后來曹操曾把自己的兒子曹徽過繼給他;老五的名字不詳,只知道他的兒子叫曹安民,追隨曹操起兵,在征討張繡時戰(zhàn)死;老六的名字叫曹疾,也有史書說,曹德和曹疾是一個人。

此外,曹操至少還有兩個姐妹,一個嫁給了夏侯家,一個嫁給了江東的孫氏。他還有兩個堂妹,即叔父家的女兒,一個嫁給了日后的部將任峻,一個嫁給了叫宋奇的人。

現(xiàn)在可以大致推測一下,在梁冀倒臺前夕,曹騰因病去逝于洛陽。按照禮制,曹騰要回到家鄉(xiāng)安葬,曹嵩等曹氏子弟必須辭去官職,在家守孝三年。梁冀倒臺時曹嵩等人均不在洛陽,幸運地躲過了政治清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