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可畏。
“伏見城內的太閣,何時辭世?”
此事引出了各種各樣的傳言。伏見城下的人們,不僅武家,就連商人也敏感地關心打聽這一件事,耳聞筷子咔嚓折斷了的聲音,也會嚇得“哎喲”一聲,喧嚷一陣。
權力巨大的統(tǒng)治者的壽命,就要結束了。他去世之同時,會發(fā)生會
戰(zhàn),發(fā)生政變,這是連市民的腦袋都明白的思維模式。
七月十六日,是列位大名在前田利家公館里提交了“太閣過世后,擁立秀賴公”這一《誓言書》的次日。
“太閣已經(jīng)歸天了?!边@條秘密的小道消息,傳遍了城下街巷。大名中信以為真者,也不在少數(shù)。因為就連大名也不許進太閣病房探望,只有相信殿上司茶僧的私語。
此處為冗筆。誰都能想象到,秀吉即便在伏見城咽氣了,也肯定一概保密。海外征戰(zhàn)正酣。秀吉的死訊傳到明朝和朝鮮,會嚴重影響今后的戰(zhàn)況和外交,海外征戰(zhàn)的將士會處于可怕的危險境地。
因此,“太閣仍活著,還是已經(jīng)死了?”人們拼命搜尋殿上的秘密。
十六日的蜚語,立刻傳到城下的大名公館、旗本公館和尋常百姓家。黃昏時分,風聲更緊了。有人到處竊竊私語:“今天夜里,開始交戰(zhàn)!”
此時,兩匹驚馬開始狂奔在城下小巷里。
“家康放的馬吧?”島左近即刻這樣揣想。驚馬事件當夜攪鬧的氣氛,產生了可怕的效果。后經(jīng)調查,真相大白。城外名曰“藤之森”的村落里有座大神社,該日,神社境內舉行募捐相撲表演。拴在募捐場上的馬匹,日落后不知何故掙斷了韁繩,狂奔街里。
但是,該夜馬蹄聲喧,觀看相撲表演的人群,為抓住驚馬到處追趕,那非同一般的舉動,充分令人認為是“開始交戰(zhàn)”了。大名公館都武裝起來了,院內燃起篝火,命令密探四處奔跑。認為先下手為強的大名中,有的竟然想到:“應當嚴加保衛(wèi)家康。”
于是,有人跑到家康公館,想買“期貨”。對豐臣家來說,不幸的是,跑到伏見城要護衛(wèi)秀賴的大名,一個也沒有。
“看到人情的底線了。”翌晨,夜里喧囂靜定之后,左近一聲長嘆。當天,他向三成說道,“那兩匹馬,好似偶然占卜了豐臣家的未來?!弊蠼嗽捄馐牵喝诵牟粫樾慵亩骰莸雀拭烙字傻母袀髁x所動,秀吉死后,若天下風云驟起,豐臣家的諸位大名只能依靠“保存自家”的本能來從事活動。
“不許他們放肆!”三成口氣嚴厲地說道。他憎惡非正義,性格激烈,堪稱異常。
此處為贅述。后及德川時代,就連與三成的關系那般不睦的淺野長政之子淺野幸長,也這樣袒露心聲:“三成死后,人們不再那樣認識世間的非正義了?!贝搜砸饧慈稍诼毱陂g,憎惡諸位大名的非正義,常以彈劾者面目出現(xiàn),連政敵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提心吊膽,擔心遭受三成的指責。
這時,三成對左近說道:“我不曾因利害而心動,我總是首先判斷這件事是正義還是非正義,然后再付諸行動?!?/p>
確實如此。秀吉一手平定了亂世,重整秩序。但他的策略相當粗疏。秀吉雖然征服了奧州的伊達氏、中國地方的毛利氏、四國地方的長曾我部氏、九州地方的島津氏,但他以“反抗吃虧,投降會受到相應優(yōu)待”這種方式,以利害而不是以道德來說服對方,不以這種手段則無法平定亂世。一言以蔽之,豐臣政權成立的動力,是“利害”而不是“正邪”。
秀吉擔任關白,向天下發(fā)號施令以來,十三載過去了。秩序確實建立起來了,但這是靠“利害”鞏固的秩序。讓道德取代利害,尚需兩代或三代的歲月。
三成的性格似乎來自天性。他以異常的正義,獨立于“利害”的世間。在庸俗大名看來,有時三成只是個“狂人”。關于三成高雅美麗的缺點,左近這樣向其本人指出:“主公對人的期待似乎過大。主公認為,武家應當這樣;大名應當這樣;蒙恩者應當這樣。主公期待的目標很嚴格,存在頭腦里‘做人應當如此’的理想形象,輪廓清晰。主公以此嚴以律己,卓越完善得已成為異常的人,進而以這張網(wǎng)要將別人也套進去。對討厭這張網(wǎng),要逃出這張網(wǎng)的人,主公犬吠一般激烈攻擊之?!?/p>
“那又當如何?”三成只對左近的態(tài)度溫和,露笑臉。
“不好?!弊蠼卮?。他極其喜歡三成那絢爛的缺點和優(yōu)點。但在收攬人心方面,又是如何?
“左近,這或許是我的缺點,但倘無我這樣的彈劾者,豐臣家的天下將會如何?隨著太閣的殂謝,豈不全部被家康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