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從京城專程蒞臨茅庵,不勝感謝!想招募在下為家將吧?但如今在下早已厭倦了塵世。”
這位自永祿、元龜年間以來戎馬空傯、名震天下的老將,說出的話要比他的實際年齡衰老得多。左近委婉謝絕了三成這不合身份的懇求。而三成見了左近的儀表舉止,愈發(fā)渴求這位人物。
“懇求屈就。我深知拜將軍為家將,實屬僭越之望。盡管如此,我仍須這般拜托?!比傻皖^叩拜懇求。
“倘拜將軍為家將,甚顯荒謬,可否拜將軍為兄長,在我身旁,尊意如何?”
“兄長?”
左近沒有答應。說到底,在語言表達上,他不愿與三成結(jié)為主從關(guān)系。三成竭盡全力勸說左近。他自我介紹說,自從當秀吉的兒小姓以來,多次馳騁戰(zhàn)場。特別是在堪稱秀吉問鼎天下一役的“賤岳會戰(zhàn)”中,自己立下的軍功,僅次于加藤虎之助和福島市松等武將的“七桿槍”。
然而,無論怎么說,三成也不是一個在戰(zhàn)場血雨腥風中能做到縱橫馳騁、能進能退、所向無敵的名將,他希望取左近之長補己之短。三成大概覺得,如果自己的行政才能與左近的軍事才能強強聯(lián)合,必然無敵于天下。三成的此一番勸說,與其說旨在器重收買左近,毋寧說想令左近認可三成。三成希望得到左近的尊重。
“將軍若不愿當兄長,那就請做良友吧?!?/p>
三成又說道。
這種求賢的做法,很可能古今未有。
“結(jié)果如何?達成了何種協(xié)議?”秀吉問道。
“哎,”三成平心靜氣地回答?!八皇俏业牟肯?。左近這樣的人物,不會輕易來到我的帳下。于是,我用約占從主公手中拜領(lǐng)的俸祿一半兒的一萬五千石,將他招募來了?!?/p>
“啊?”
主從的年祿,分不出明顯高低。秀吉哈哈大笑。他越發(fā)覺得三成的奇想酷似自己年輕時的做法。于是,秀吉喜愛這個年輕人的心情,又加深了一層。
三成如此這般費盡心機,求得了左近。三成心里明白,自己不是一個甘于小成的男人。三成青年時代就胸懷大志。當然,縱然是這樣的三成,當時怎么也沒料到自己將來會參與和德川家康分割天下一決雌雄的大戲。
不,或許他已經(jīng)預料到了。秀吉打下了江山,然而,他沒有能夠坐江山的兒子。于是,秀吉一死,必然驟起戰(zhàn)亂。若說聰明精敏的三成對這一點沒有預料到,那是絕對錯誤的。
作為證據(jù),我們可以仰望一下三成與左近聯(lián)手筑起的、平素居住的城堡--佐和山城。那座城堡巍然屹立,高聳入近江的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