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勵志作家教錯你的58件事 作者:鄭昭仁


要反駁這句話,我想需要很大的勇氣及很好的解釋,否則很可能會被轟成蜂窩……是的!我想我是做好準備的,我也會好好來說明觀點。

我們會用這句話來提醒身邊的人,或者是對于一些事件來做一個最簡單的解釋,通常就是用在“不要去接觸不好的人與事,否則你也會變成那樣”;不知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也漸漸變成是我們對于這些所謂的不好的人事物的總結,卻很少用在勸退人上面,為什么?如果這句話你不是拿去勸誡,那么它的意義在哪里?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很少拿這句話去對我們希望他改進的當事人說?是不是因為你認為即使如此奉勸當事人,他也根本聽不進去?如果你是這么想,那么我跟你有同感,聽聽我的說法吧!

在我的眼中沒有所謂的壞人,我們也很難定義什么叫做真正的壞,這就像我們很難去定義吹牛算不算說謊一樣;而且壞人也不會覺得自己壞,他會覺得那叫酷。所以你對被認定個性壞的人說教,他怎么會聽得進去?他一定是受到教訓了才會懂得反思。

我遇見過幾位為人父母者,他們同樣都有孩子管教上的問題,認為孩子在外面交了壞朋友,受到壞朋友的影響,然后開始跟父母親頂嘴、打罰也不怕,真不知道要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比較有效。我非常佩服這樣的為人父母者,還會想到應該跟孩子好好溝通,因為有很多父母親根本不認為需要跟孩子溝通!但是我請這些父母不妨去問問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孩子的角度來看什么叫做壞、希望父母用怎樣的態(tài)度來溝通,也許比較能知道自己孩子的想法,也更能讓兩代人之間找到比較契合的溝通角度。

也許父母的看法和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做父母的往往只有一種觀點,那就是“父母看法”,一味地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僅孩子無法明白,也會造成彼此越來越深的代溝。所以不妨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問問孩子,他覺得自己受質疑的言行是對的嗎?或是可以提出一套能說服人的說法,如果孩子可以說出一套想法,而且不是為叛逆而叛逆的話,也許做父母的可以試著去理解,并嘗試以孩子可以接受的角度去溝通、為他分析,這也是進一步了解孩子想法卻不至于被拒絕的溫和方式。通常有這類問題的家長,在嘗試用多重角度來跟孩子溝通后,與孩子的互動會變得比較多、比較正面,孩子也漸漸出現(xiàn)主動跟父母聊自己的事情。

其實不只是為人父母者,人跟人之間都會有磨合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認為自己的角度和看法才是正確的。人和人之間只有投不投緣、適不適合、愉不愉快的問題,而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未經(jīng)溝通就斷定他人的是非對錯,是無法取信于對方的,也就更別談未來是否能夠深交。以往朋友義憤填膺地告訴我他有多恨某個人的時候,我總是告訴對方,也許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他覺得你才是錯的,彼此指責并無益于未來的互動,不如開誠布公來討論,也許彼此會更清楚未來怎么相處、看待事情不發(fā)生沖突。如果真的不想跟對方再有任何牽扯,至少應該感謝對方給了你一個很好的人生經(jīng)驗,讓你在自己還承受得起的時候,學會認識一個人,那將比你現(xiàn)在生氣或是悲傷都要正面而實際得多。

耳提面命

我們很難定義什么叫做真正的壞,這就像我們很難去定義吹牛算不算說謊一樣;而且壞人也不會覺得自己壞,他會覺得那叫酷。所以你對被認定個性壞的人說教,他怎么會聽得進去?他一定是受到教訓了才會懂得反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