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郭瓷即是民國名士郭葆昌收藏的瓷器。郭葆昌曾是袁世凱的總務,他對瓷器鑒定有一定實際經驗,又曾在景德鎮(zhèn)管理窯務,為袁世凱燒制洪憲瓷,后又大量購買古瓷,編有藏瓷圖譜《觶齋瓷乘》二十冊。郭葆昌在1935 年左右逝世后,他的藏瓷為其子女郭昭俊等數人所有,被人們統(tǒng)稱為郭瓷。
到北平后不久,王世襄即遵照馬衡的囑咐去找了郭昭俊。他告訴王世襄,家中瓷器已分成幾股,但并未散失,也未出售。如公家收購,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王世襄很激動,將郭的意思寫信轉告了馬衡,并向沈兼士報告。他們都說知道了,但因此事牽涉到價購的事,因此都提不出具體的辦法,事情一度陷入停滯不前的局面。
王世襄很苦悶,但作為一個助理研究員,他于此事卻心有余而力不足。12 月間,當他在為楊銅、郭瓷兩件事情均無進展而煩悶時,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朱啟鈐。
朱啟鈐(1872-1964),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辦人??箲?zhàn)后學社南遷,朱老對它一直十分關注。回到北京的王世襄曾數次拜訪朱老先生,向他敘述關于學社復原和重要古建筑修繕保護的一些想法。而朱老也對王世襄手頭正在操持的清理文物工作,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興趣。
王世襄想到,或許自己可以從朱老先生那里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1945 年12月28 日上午,王世襄又一次去拜訪了朱啟鈐。
在聽了王世襄對于兩件事情前因后果的陳述后,朱老說:“你今天來得正好,下午宋子文將來看我。你中午不要回家,在我這里吃飯,趕快把洽辦楊銅、郭瓷的經過及當前存在的問題簡要寫成兩個‘節(jié)略’,等宋到來時,我當面交給他?!?/p>
王世襄喜出望外,顧不上午飯。宋子文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由他過問此事當迎刃而解。他立即著手寫起了節(jié)略。下午宋子文果然來了。這是王世襄第一次見到宋子文,宋子文并沒有注意到桂老身邊的這個年輕后生。桂老先談到他過去所藏的一批古代絲繡,現在長春,務請查明情況,注意保護。接著談到郭葆昌及其藏瓷,最后講到楊寧史的銅器。這時桂老將兩個節(jié)略交給了宋,又指著王世襄說:“他是專門派來清理戰(zhàn)后文物的,我說得不清楚的地方,他可以補充。”①
宋把節(jié)略看了一下,向朱老表示這兩件事馬上就去辦。有了宋子文的出面,這兩件事情迎刃而解。1946 年1 月18 日,沈兼士和故宮博物院都接到行政院臨時駐平辦公處及敵偽產業(yè)處理局北平辦公處的通知,準備接收楊寧史的銅器。郭瓷隨后也順利地由故宮博物院接收。
半年之后,馬衡先生從南京來到北京,在庫房看到楊銅、郭瓷這兩批新入藏的文物,不禁喜上眉梢。他并沒有想到,這兩個在他心頭縈繞許久的問題,都被眼前這個年輕人所解決了。7 月10 日,王世襄正式成為了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的科長,經過三年的輾轉,王世襄終于進入了自己心儀的故宮工作。
隨后王世襄進入了自己在故宮博物院緊張而忙碌的文物清收工作。除了上述兩批文物之外,王世襄還協(xié)助接收溥儀存在天津張園保險柜中的一批文物,替朱老存素堂絲繡,追還美軍德士嘉定少尉非法接受日人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