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營造學社(4)

煙云儷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實錄 作者:榮宏君


1946 年,中國營造學社并入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清華建筑系,我由重慶乘船一路到了南京,在南京等車北上。這時王世襄先生任清損會平津區(qū)助理代表,正在南京等候赴日本索要文物的命令,我們倆又見面了。王世襄先生就帶我去游秦淮河、吃小吃、聽評彈。我記得王世襄先生在聽戲時還跑到后臺向琴師請教古琴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都留在了北京,一起迎接新生活的到來。

后來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和王世襄先生在歷次的運動中都在劫難逃,我們彼此的消息也都知道,因為出身等問題,王世襄先生比我遭到的沖擊和折磨都要大得多。不過王世襄先生對文物局王冶秋局長有個誤會,當時故宮開除他并不是文物局的事,因為當時是國務(wù)院工作組進駐到了故宮做的決定,連館長馬衡都給開除了。但王世襄先生對待生活的樂觀和堅毅一直令我深深的佩服。記得還是在“反右”運動前后的一個秋天,王世襄先生騎車到我家,領(lǐng)著我的兒子羅陽到西山去捉蟈蟈,王世襄先生好像對戴在他頭上的右派帽子一點也不在乎。

正是由于他的這種樂觀精神才使他熬過了那一段艱苦的日子。

你這批資料太重要了(指我?guī)Ыo羅哲文老請教的王世襄“文革”抄家清單),我原先也不知道王老收藏這么多文物,看來他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和他是個有心人分不開的,從表面上看他是個頑主,其實他玩的都是學問和修養(yǎng)。他的一些收藏準備辦一個博物館,讓羅陽做館長,為此羅陽還過去給他的收藏拍了很多照片,可是后來考慮到別的情況,這些東西都委托嘉德拍賣公司拍賣了。我最后一次見王老還是在2004 年,王世襄先生為觀賞鴿放飛的問題讓我?guī)兔?,我還專門到他家里拜訪,后來聽說他住院了,我多次打電話要去看他,可是…… 昨天中央文史館給王世襄先生開了個追思會,我寫了一首詩懷念王老:

難忘六十六年前,古籍班門習調(diào)研。

雜草叢中勘古墓,旋螺殿下測飛檐。

陪都共赴護瑰寶,學社辛勤復(fù)匯刊。

老友魂兮巴蜀望,巴山蜀水笑開顏。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王世襄先生的話,就是:文博大家,哲匠鴻儒。我今年八十六歲了,莫宗江和王世襄先生相繼去世了,可是在李莊的生活仿佛就在眼前,人生真是無常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