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城大逃難(4)

朝鮮戰(zhàn)爭 作者:王樹增


六月二十五日晚上,麥克阿瑟在東京看電影的時候,潰敗中的南朝鮮軍隊真的在漢城北部的彌阿里一帶建立起一條阻擊陣地,史稱“彌阿里防線”。南朝鮮軍隊企圖利用這一帶環(huán)抱京元公路的丘陵地形,為守住漢城做最后的抵抗。這的確是最后的抵抗,戰(zhàn)斗一直進行到二十七日中午,北朝鮮人民軍終于突破了彌阿里防線前面的倉洞防線。天一黑,人民軍士兵便大規(guī)模地滲透到整個防線的后方,彌阿里防線徹底垮了。

麥克阿瑟得到的形勢預測是:漢城很快就會失守。

戰(zhàn)爭最后的受害者永遠是平民百姓。

六月二十五日早晨,漢城雨過天晴。星期日的街頭,城市風景和昨天一樣。十時,街上突然出現(xiàn)軍隊的吉普車,憲兵通過車上的喇叭喊:“國軍官兵立即歸隊!”吉普車消失后,載著士兵的卡車和牽引火炮從街上疾駛而過。漢城的市民開始猜測:也許邊境上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漢城報紙的號外開始滿街散發(fā):北朝鮮軍隊今日拂曉從三八線開始南侵,我軍立即與敵交戰(zhàn),現(xiàn)正在將敵擊退中。

漢城市民開始向往北開進的軍車和征用的運兵公共汽車歡呼。他們絕對相信政府平時反復說過的話: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立即占領平壤,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統(tǒng)一北方全境。但是,當市民們聽見頭頂上有飛機的聲音時,他們抬頭看見了機身上的北朝鮮人民軍標志。飛機撒下的傳單上寫著:南朝鮮軍隊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向北方進攻,北方軍隊將給予堅決的反擊。

到了十一時,漢城廣播電臺的廣播詞是:“甕津地區(qū),摧毀敵人坦克七輛,繳獲沖鋒槍七十二支、步槍一百三十二支、機槍七挺、火炮五門,全殲敵人一個營……一個共軍團長同他的共產(chǎn)軍一起投誠……”

也是十一時,平壤廣播電臺這樣廣播:“無賴叛逆李承晚命令李偽軍侵略北方,人民軍開始自衛(wèi),并開始進攻南方。李承晚匪幫將被逮捕、被判刑……”

入夜,漢城市民徹夜未眠。

最可靠的消息來自那些從前方下來的傷兵,傷兵們說不清楚戰(zhàn)局的全貌,但都異口同聲地說:坦克!北方的坦克厲害!我們沒有坦克!

六月二十六日拂曉,漢城市民聽見了炮聲,看見了從北邊議政府方向逃來的大批難民。北朝鮮人民軍的飛機再次飛臨漢城,掃射了總統(tǒng)府。一位南朝鮮空軍飛行員駕駛教練機升空,在全城市民的注視下,用沒有武裝的機體與北朝鮮的飛機撞在了一起。

可是,軍方的公告卻這樣寫著:國軍一部已經(jīng)從三八線北進二十公里!

到底是南朝鮮軍隊離平壤不遠了?還是北朝鮮軍隊離漢城不遠了?

漢城到處是不知所措的神情,整座城市有了一種怪異的氣氛。

此時,在漢城,只有一個人對戰(zhàn)局狀況十分清楚,他就是南朝鮮總統(tǒng)李承晚。

當北朝鮮的飛機掃射到號稱“藍宮”的總統(tǒng)官邸時,驚慌失措的李承晚腦子里唯一的念頭就是逃跑。

他找來了美國駐南朝鮮大使約翰·穆喬。

約翰·穆喬時年四十七歲,是個老資格的外交家,而且他外交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拉美和遠東度過的。美國職業(yè)軍人最看不上的就是這些溫文爾雅的外交官,軍方稱他們是一群“光屁股的甜餅販子”。但是,穆喬和大多數(shù)甜餅販子不同,他和軍方的關系不錯,這倒不在于他經(jīng)常和一些下級軍官們喝酒,而是他身上的確有一股一般外交官沒有的“男子漢氣質(zhì)”。他一到南朝鮮任職,就與李承晚發(fā)生了矛盾,原因是穆喬堅決站在美國軍方的立場上,企圖掌握李承晚手中的一些權力,以便更有利于美軍顧問團對南朝鮮軍隊的控制。穆喬對李承晚的評價是“吹毛求疵,喜怒無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