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寶

花腔 作者:李洱


大寶,全名郭寶圈,客家人。白圣韜所提到的大寶把“公雞”說成“雞公”,把“灰塵”說成“塵灰”,把“熱鬧”說成“鬧熱”,正是客家人的語言習慣。

大寶的孫子,后來的白陂市政府秘書長郭平先生,曾讓我看過一本《客家名人錄》(飛龍出版社,1998年版)。郭寶圈的名字和下列人物的名字放在一起:古代的郭子儀、張九齡、朱熹、歐陽修、文天祥等,近現(xiàn)代的石達開、洪秀全、孫中山、廖仲愷等,當代的李光耀、李登輝等。關于郭寶圈的小傳,是這樣寫的:

郭寶圈,男,祖籍福建連成,生于1912年。1939年加入了農民領袖朱玉庭(注:即白圣韜上文提到的那位頭領)的隊伍,打土圍子,炸鐵路橋,后又加入剿匪行動,為大荒山一帶的長治久安,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實現(xiàn)了客家人的奮斗宗旨:“深具勤儉奮斗之精神,而達其日后之輝煌?!?958年10月11日,郭寶圈同志在修筑煉鋼爐的時候,因勞累過度,不幸逝世,年僅46歲。

書中人物,除了搞“臺獨”的李登輝,每人的小傳后面,都附有一篇文章,重點介紹此人的某一英雄事跡。對大寶,文章寫的正是他炸鐵路橋一事。原文較長,這里只取其中一段:

在那個夜晚,天上布滿星,地上亮晶晶。郭寶圈率領同志們來到白云橋旁邊。在爆炸之前,他最后一次查(察)看了地形。鐵路橋靜靜臥在山谷之間、白云河上。它是那么愚蠢,一點也不知道它眼看就要報銷了。有個叫小虎的同志說:“動手吧,同志們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惫鶎毴ν矩Q起食指,示意他不要說話。明亮的月光照著郭寶圈同志的那雙劍眉,使他顯得格外英俊。當小虎的哥哥大虎也來請示的時候,見大家斗志昂揚,殺敵心切,郭寶圈同志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他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的心情我都知道了。但是,做事要講究效率。什么叫事半功倍,你們懂嗎?連橋帶車一起炸,就叫事半功倍。車燈就是命令,大家聽我口令,車燈一亮,就一起行動。”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時候,他們聽見火車開過來了,車燈劃破了夜空。同志們都很激動,一個個摩拳擦掌,一個個喉嚨亂響。郭寶圈同志擰起劍眉,一撩衣襟,下達了戰(zhàn)斗命令:“同志們,立功的時候到了,點火!”于是,就在火車即將上橋的當兒,但聽轟隆一聲震天響,鐵路橋就掉到了水中央。那趟火車來不及剎車,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頭栽進了山谷,掀起了沖天巨浪。隨后,他們聽見有人在哭爹喊娘,就像青蛙在叫。聽著那聲音,同志們別提有多高興了,一個個都樂開了花……

奇怪的是,當時的頭領朱玉庭的名字并沒有出現(xiàn)。我曾就此問過郭平,秘書長大人說:“文章是別人寫的,人家不寫,我總不能按住人家的手腕硬往上寫?!钡痪靡院?,我就從本書的責任編輯那里得知,這篇文章正是郭平的大作。那個編輯還告訴我:“姓郭的起草文件還行,寫這種文章卻不行,干巴巴的。我不得不替他修改,潤色?!边@位編輯還向我透露,大寶下命令時“擰起劍眉,一撩衣襟”的動作,是他參考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動作,特意加上去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