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歇爾八上牯嶺(2)

廬山舊事 作者:馬社香


但蔣介石對美國以調(diào)停的面目出現(xiàn)的幫助,要求他將共產(chǎn)黨納入政府堅決排斥。馬歇爾和蔣介石都是職業(yè)軍人,也可能由于文化背景、閱歷、志趣、理想的不同,馬歇爾對蔣介石的政治理念,對共產(chǎn)黨不能采取納入政府內(nèi)的“軟化”,也是不理解,不以為然。但馬歇爾又必須實行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局的既定方針。

7月22日上午,馬歇爾下山,從九江乘專機到達南京,馬歇爾夫人被宋美齡挽留在廬山,游覽參觀和學說中國話。

7月22日同一天,宋慶齡在上海發(fā)表對時局的主張,要求美軍撤出中國,立即組織聯(lián)合政府,制止內(nèi)戰(zhàn),反對美國支持蔣介石政府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干涉中國內(nèi)政。

7月26日傍晚7時馬歇爾再次上山,夫人在小天池迎接,兩人熱烈擁抱。

馬歇爾手攬夫人的柔肩,突然被一隊又一隊坐轎上山年輕人的那種盛氣和心安理得怔住了。抬轎子的人竟是衣服襤褸骨瘦如柴的老年人和未成人的少年。馬歇爾一見蔣介石,就問:“你們上牯嶺夏令營的青年干部是怎樣上山的?用老年人抬著自己上山,太不人道!太腐化了!”蔣介石當晚即將夏令營主任李明灝叫去嚴厲地訓斥了一頓。又叫去高級政工干部會議負責人問代表是怎樣上山的,并下令五十歲以下的人上下牯嶺再不許坐轎。據(jù)會議牽頭人之一秦箏回憶,代表們多口頭擁護,實際上多叫轎子停在看不見的山背,走幾步做做樣子,一個個還是坐轎。

7月27日下午4時,司徒雷登偕秘書傅涇波火速上山。蔣介石的私人秘書沈昌煥(燕京畢業(yè)生)前來探望,司徒雷登正準備到馬歇爾處吃晚飯,再一起到官邸與蔣介石面晤,不幸突然降臨。據(jù)司徒雷登回憶,“也可能由于飲食不周,也可能是從炎熱的平地登上涼爽的山頂時著了涼,腸胃功能發(fā)生了紊亂。我先在床上躺了一會。我感到頭暈,便派人把情況告訴了馬歇爾將軍,他來到我的住處,親手將我安置在床上。委員長派來了他的私人醫(yī)生。醫(yī)生診治出來,含糊其詞的話為聚集在四周的新聞記者提供了可以任意發(fā)揮的材料。委員長強令我留在山上,并且要我躺在床上,等病好了再去見他?!?/p>

當晚,牯嶺常駐的二十多名中國記者,采訪不到什么政治消息,便對司徒雷登的病情、“蔣夫人和馬歇爾夫人送來的精美食品等等,作了聳人聽聞的報道。而且消息越傳越遠?!?/p>

在司徒雷登遺憾地躺在病榻時,安平事件發(fā)生。1946年7月29日,駐天津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一百四十多人配合國民黨軍隊聯(lián)合進攻冀東解放區(qū)香河縣安平鎮(zhèn)附近共軍駐地,共軍自衛(wèi)還擊。消息傳來,7月30日下午馬歇爾匆忙離開牯嶺,前往南京與周恩來交涉。7月31日,美國批準對南京國民政府信用貸款一億五千萬美元。這是繼7月16日,美國國會通過二百七十一艘艦艇贈送南京政府后又一次援助。

8月3日,馬歇爾第三次上廬山。同機到達的還有行政院院長宋子文。這一天,《中央日報》發(fā)表了一篇社論《司徒大使康復》,用謅媚的筆調(diào),談論著“一個外交使節(jié),受它駐在國政府和人民崇敬與信任,在歷史上有兩個先例,值得我們溫述:一個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派駐巴黎的弗蘭克林先生,一個是英國在十九世紀之末派駐華盛頓的布萊士先生?!既R士先生駐華盛頓甚久,在美國人民心目中,與其說他是一個強大友邦的外交使節(jié),毋寧說他是對于美國乃至世界民主潮流有偉大貢獻的政治思想家。美國的學術思想界,想到布萊士先生,決不會聯(lián)想到他是一個外國人。美國人看他和本國學術思想家一樣親切,遂給予他以更強的景仰。馬歇爾將軍和司徒雷登大使,駐在中國,中國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景仰,恰與這個歷史先例相同?!?/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