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重要的進步是意識形態(tài)乃至神學上的。積累財富和統(tǒng)治他人漸漸被賦予正面的價值——人們視其為贏得此生威望和死后救贖的關(guān)鍵。就像哥倫布說的:“黃金是最好的;黃金就是財富;誰擁有了它,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甚至把自己的靈魂引向天堂。”1005年,海盜們還僅僅是打算占據(jù)“威蘭”(Vineland)——這是他們?yōu)榻裉斓男掠⒏裉m和加拿大的近海省份起的名字。到1493年,哥倫布便打算掠奪海地。關(guān)于哥倫布的這一動機,史料講得極其清楚。比如,1495年,米歇爾·德·庫尼奧記錄了他伴隨哥倫布1494年遠征海地腹地的旅程:“我們在駐地休息了幾天之后,艦隊司令(指哥倫布——譯者按)似乎覺得,把自己尋找黃金的想法付諸實施的時候到了,這是他開始這樣一次如此危險的偉大之旅的主要原因?!备鐐惒计鋵嵅⒉槐任靼嘌廊艘约昂髞淼挠恕⒎▏烁澙?。但是大多數(shù)教科書在描述哥倫布以及后來的探險家和殖民者時,并不敢說追逐財富是他們來到美洲的動機。實際上,就連“清教徒始祖移民”們離開歐洲的部分原因也是為了錢。但是你永遠不會從我們的教科書中知道這些。教科書作者們明顯相信,把對美洲的探險和殖民說成是為了經(jīng)濟利益,是大不敬的。
第四個影響歐洲人打算擁抱“新”大陸的因素,是歐洲基督教的特殊性質(zhì)。歐洲人信奉便于遷徙的、可改宗的宗教,那可以使他們的征服活動合理化。(伊斯蘭教的追隨者也有這一特點。)典型的例子是,在“發(fā)現(xiàn)”一座島嶼和遇到一個對自己來說是新奇的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后,西班牙征服者就會(用西班牙語)大聲念出后來被稱為“規(guī)則”的條款。下面就是一段:
我懇請你們尊教會為母,并以教皇的名義,尊國王為這片土地的領(lǐng)主并服從他的統(tǒng)管。如果你們不這樣做,我告訴你們,我會在上帝的幫助下,直接進入這片土地,并打擊你們所有的人。我將在各個地方、以各種我能采取的方式開戰(zhàn)。我將使你們屈服并遵從教會及陛下。我將帶走你們的婦女和兒童,使他們成為奴隸……你們從這里開始所遭受的傷害與死亡,都將是由于你們自己的過錯,而不是陛下或者我身邊的這些紳士們的過錯。
這樣,西班牙殖民者先是向土著美洲人提供皈依基督教的機會,以使自己良心上得到滿足,然后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對這些被他們剛剛“發(fā)現(xiàn)”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第五個導(dǎo)致歐洲人對哥倫布關(guān)于海地的報告所做出的反應(yīng),與他們對那些早期探險的反應(yīng)有著天壤之別的原因是,歐洲在近期連續(xù)地接管了一大批各種各樣的島嶼社會。通過馬耳他島、撒丁島、加那利群島,以及后來的愛爾蘭,歐洲人懂得了這種征服是通往富裕之路。下面將要介紹,今天的教科書還講到了第六個原因:歐洲人帶進了疾病,而疾病有助于他們的征服。自北歐海盜開始海上航行以來,各種形式的疾病,特別是致命的天花、流感和淋巴腺鼠疫開始在歐洲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