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廚的男人才是真男人(7)

后廚機密 作者:(美)比爾·比福德


   那年年底,四季集團的管理階層請馬利歐到夏威夷掌管一家更高檔的餐廳,薪水比原來更高(“他們走投無路,簡直是哀求我去”),不過馬利歐拒而不受,隨即辭職。他覺得煩了,圣塔芭芭拉、四季集團和“穿著西裝的人事專員之類的人物”實在令他厭煩。舊金山那一段輕狂歲月過后,他不再汲汲學習,卻無法停止游戲人間。他主管的餐廳有什么菜式,他記得七零八落-“有不怎么樣的意大利面、煙熏仔牛骨、炙烤龍蝦佐炸朝鮮薊”-僅存朦朧的記憶?!笆聦嵣?,我不大記得當時的事情。我每天都混到很晚,非常非常晚。”他搞不清楚薪水都花在哪里。“我不買衣服,我又不需要穿好衣服亮相,我當時賺的錢都到哪兒去了呢?你知道嗎-錢跑到哪里去了?”態(tài)勢越來越明顯,他非離開不可。他興起去意大利的念頭,想要學到跟他奶奶蕾歐妮妲·默林諾·巴塔立一樣的做菜手法。
  
  蕾歐妮妲·默林諾的父母于1903年在西雅圖開設了華盛頓州第一家意大利舶來品店-“梅氏商店”,蕾歐妮妲從小就在店里幫忙。這家店在20世紀60年代末轉賣他人,馬利歐從此老是念叨,好生遺憾他爸爸沒有接管生意(“他們失去了這家店,把它搞砸了”)。全家大小對到蕾歐妮妲家吃午餐的情景都記憶深刻,她總會做拿手的手工意大利餃子(她的丈夫阿曼迪諾負責肉品部分的工作,自己養(yǎng)豬,供腌火腿、灌豬血香腸、豬頭肉香腸和豬肉香腸之用,并且和附近的印第安保留區(qū)的美洲原住民以物易物,換來鹿肉與麋肉。他在馬利歐六歲時過世)。
  
  蕾歐妮妲根據阿布魯佐的家庭食譜做餃子(仔牛腦、豬肉香腸、雞肉、瑞士恭菜、帕爾馬干酪和羅馬諾干酪),用一根長桿搟面皮,這樣搟出來的面皮口感才好(“粗粗的,就跟貓舌頭一樣”)。雖然她做了很多餃子,卻只準孩子吃六個。直到現(xiàn)在,他們對這事依舊念念不忘。“我們知道明明還有很多!”姬娜回憶道,“我們看得到那些餃子!”可是蕾歐妮妲決心教育孩子,一家人得按照意大利方式來聚餐,先吃一盤什錦冷肉和腌漬蔬菜之類的開胃菜,再吃面食,接著是第二道菜-烤肉,經常是烤到全熟的迷迭香烤羔羊肉。
  
  巴塔立家依然保有餃子的食譜,馬利歐的弟弟在圣誕節(jié)當天必做此菜。蕾歐妮妲太常做餃子,想都不必想就做得出來,反而說不上來它的做法;有一回,一位親戚一邊提問,一邊錄下她做餃子的情景。其他食譜則抄錄在兩千張三乘五英寸的數(shù)據卡上,有排骨肉做的意大利面醬汁(馬利歐記得,帶有“某種紅紅粉粉的小豬味道”)、牛肚,還有除夕夜必備的咸鱈魚(用牛奶把鱈魚干泡軟),配上倒在木板上頭的玉米粥一起食用。
  
  阿曼迪諾送我食譜的副本,這一疊卡片有如逝者與生者之間的廚房談話,出奇地動人。我常覺得,在我們必須吃東西才能活命這件事當中,傳承著某種文化,食物正是具體而微的文化使者。在我翻閱這些來自另一個世代的遺物,聆聽阿曼迪諾的兒女談起奶奶看似古怪的食譜時,這種感覺益發(fā)強烈。他們的奶奶在西雅圖一家食品店的后廚向她的媽媽學來這些食譜,而后者則在阿布魯佐一間村舍里,向她的媽媽學來食譜。
  
  馬利歐打電話給他父親,問他知不知道意大利有沒有什么地方可以供應食宿給他,讓他在某位媽媽大廚的手下工作?可阿曼迪諾不知道,不過說不定有朋友會有渠道。他寫了五封信,其中一封有回音,那是來自某個小鎮(zhèn)半山上的一家小館子,那小鎮(zhèn)替波音公司制造飛機零件。供食宿給阿曼迪諾的兒子?四季飯店餐廳的副主廚?他什么時候可以開始上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