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十年都沒有見過他們的爸爸。
可誰又能責備他們呢?
他們四年都沒有和他說過話。
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他們的爸爸從未停止酗酒。他像許多酗酒者一樣,想戒卻戒不掉。他可以酒醒后保持片刻的清醒,但是會再度處于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
盡管他違背諾言,身無分文,我的朋友簡還是設法使他們的婚姻維持下去。她撫養(yǎng)孩子們,而他卻高舉著酒瓶。
她將婚姻維持了20年。不喝酒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家伙。他胸襟廣闊,能讓他們開懷大笑;他并不是滿口臟話,也會對自己的疏忽感到內疚。但是他無法保住工作,也沒錢支付各種賬單,任何事情他都無法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他們永遠的失去了家的溫馨。
終于有一天,簡舍棄了他們名存實亡的婚姻。到1979年她們離婚的時候,孩子們才十幾歲,大女兒17歲,兒子15歲,小女兒13歲。盡管歲月流逝,可他們的爸爸還是會時不時的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中,每隔幾年他都會給孩子們打個電話。他嘗試過戒酒,可總是故態(tài)復萌。
漸漸地,他完全從孩子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十年不看望他們一次,四年也不打一個電話。后來,有一年春天電話鈴響了起來,俄亥俄州帕爾馬市一家醫(yī)院的一個人給他兒子打了電話,尋找他最近的親屬。
兒子給他媽媽打了電話。簡告訴我,當她聽到她兒子說“爸爸得了晚期癌癥”的時候,感覺就像是有人在她的肚子上來了一拳。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多年來的痛苦和憤怒不復存在了。
她的前夫沒有錢,沒有家庭。他沒有再婚,他從未見過他的六個孫子、外孫。他的身體狀況很糟,已經住院一個星期了。他進行過一次結腸癌的早期手術治療,可他的孩子們從來都不知道。而現(xiàn)在,他的時日不多了。
她開車帶著孩子們去醫(yī)院看望他,但沒有進入病房。簡改嫁了,建立了新的生活。她20年都未見過她的第一任丈夫了,她不想因為她的出現(xiàn)而讓他煩惱,不想讓她自己難過,不想把自己不堅強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孩子們。
坐在病房外面,她徹底想清楚了她該做的事情。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她告訴孩子們,她要支付全部醫(yī)療費用。隨后,在她的幫助下,他們的爸爸進了臨終關懷醫(yī)院。她每天都和孩子們一起去看望他,她來支持孩子們,但她從未踏入他的病房。那不是她該去的地方。
在余下的那些日子里,他和孩子們又像一家人一樣相聚在一起。怨恨逐漸消失了,在談論過去的時候,他們開動腦筋來回憶以往的歡樂時光。孩子們向父親表述了他們的愛——并且發(fā)現(xiàn)他們確實如此。
她和孩子們計劃了葬禮、選擇了棺材、挑選了鮮花。他們決定不去守靈。他們不想因為很長時間過去都沒有來賓前來吊唁,或者是來賓會就他那些行蹤成謎的歲月問東問西而使他蒙羞。
他們想讓他帶著生活中沒有得到過的尊嚴死去。那年的六月份他去世后,孩子們都得到了新的安寧,他們自由了。他也自由了,再也不會遭受癌癥或酒精中毒的折磨了。
一個女兒讀了她自己寫的一首詩,和其他人分享了快樂的回憶。我的朋友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她支付了全部費用:醫(yī)院賬單、臨終護理、葬禮、鮮花。
當我問她為什么要竭盡全力來幫助一個曾經帶給她那么多痛苦的人時,簡說原因很簡單:“他是孩子們的父親?!?/p>
你是如何走到原諒和充滿愛心的那一步呢?
一部分原因純粹是寬恕,另一部分原因是辛苦的工作。
對于那些還沒有得到寬恕的人來說,嗜酒者互誡協(xié)會的“大書”中有放下怨恨的藍圖。對于任何愿意解決這個問題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有用的方法。書上說,充滿了深深怨恨的生活只能導致無益的結果和憂愁,怨恨會將我們與神靈的光芒隔絕。
在“擺脫束縛,獲得自由”這一章中,有一個人寫下了關于閱讀一本雜志中由一位牧師撰寫的文章的事情。這就是他對怨恨的看法:
如果你想擺脫心中的怨恨,如果你為所怨恨的人和事情祈禱的話,那么你就會獲得自由。如果你請求將禱詞中你自己想得到的一切都給予他們的話,那么你就會獲得自由。為他們的健康、成功、幸福祈禱,你就會獲得自由。即使你并不是真的想要他們得到這些,而且你的禱詞只是言語,你也不是真心實意的,不管怎樣都要繼續(xù)祈禱下去。兩周時間,每天都要祈禱,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慢慢開始認真起來了,并且想要他們得到這些,而且你還會認識到,你過去常常感覺到辛酸、怨恨、仇恨的那些方面,現(xiàn)在會感覺到富有同情心的理解和愛。
我已經嘗試過了,結果令人驚嘆。
有時候,當我真正陷入困境的時候,我不得不心甘情愿地為那個人祈禱。這種意愿通常都會到來。
你想擺脫憤怒、仇恨、怨恨嗎?你首先得使別人獲得自由。通過讓她的前夫獲得自由,簡將自己從她的前半生解放了出來,而她的孩子們則獲得了后半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