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節(jié):“自我拆彈”應付丑聞(2)

新君王論 作者:蔡子強


如果早在丑聞被揭發(fā)前,當事人僥幸有機會事先得悉傳媒的圖謀,究竟有何應付方法呢?

在一個不民主的社會,當事人,尤其當他是政府高官時,他或許可以運用手上的政治權(quán)力,以行政手段強迫有關傳媒自行封殺該段新聞報道;但在一個民主社會,這不但行不通,更甚的是,意圖威逼利誘封殺一段新聞,本身將是另一個更大的丑聞。

所以在民主社會,很多丑聞的當事人都會選擇主動“自我拆彈”的解決方法,開誠布公,光明磊落,反過來可能會令公眾給自己“加分”。如屬于要參選的政治人物,則更會在選舉這類高危時期(因為對手往往千方百計翻你的舊賬來攻擊你)之前一段時間,主動進行拆彈,好在選前有足夠的時間讓事件淡化,讓選民“消化”掉該段新聞,避過在選舉最敏感和關鍵的時刻使議題發(fā)酵的可能。

具體方法是由當事人選擇友好傳媒,把新聞自我引爆,那么自己就可控制事件的詮釋角度,以及如何為事件定性,化“被動”為“主動”。況且,因為傳媒是自己找來,通常對方因為有了這獨家或半獨家新聞,都會“知情識趣”、“投桃報李”,盡量避免報道得過分負面。無論你認為正當與否,這都是傳媒生態(tài)的現(xiàn)實。

這方面的例子,近日有前述的田北辰,過往則有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任志剛,及先后任香港財政司司長及政務司司長的唐英年。

幾年前,任志剛婚姻亮起紅燈,傳出有第三者,而香港某周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以此大做文章。但有傳言說,消息事先被任總得知,結(jié)果公眾見到的,是他找來一位跟進金管局新聞多年的友好報紙記者,作了一個個人專訪,溫情地談及家庭近況,又輕描淡寫地說到婚姻出了問題,但卻把問題定性為事業(yè)上的成功男士,因難以分配時間而出現(xiàn)的與家人缺乏溝通的典型問題,為事情添上人情味及同情分。結(jié)果,僥幸過關,某周刊見事情已遭泄露及曝光,新聞價值大大減低,遂放棄了作封面故事的打算,以免被人譏笑為“炒冷飯”。否則的話,以該周刊作風,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它會起一個怎樣的標題,為事件如何定性和做腳注。

究竟是家庭問題,對婚姻不忠,抑或是中年男性的悲哀?這完全是觀點與角度、詮釋上的問題,甚至是遣詞用字的問題,取決于當事人是主動抑或是被動詮釋,以及傳媒對你的友好和關照程度。這就顯出“自行拆彈”的好處。

再舉另一個例子。幾年前,曾發(fā)生過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涉嫌虛報學歷事件。他并沒有在美國名牌大學斯坦福完成學業(yè),但卻含糊其辭,在公開履歷中,以“educated at”(肄業(yè))而非“graduated from”(畢業(yè))來交代他在這間名牌大學讀書。但后來遭揭發(fā),令他陷入十分尷尬的局面。

這事件當時在政壇和傳媒掀起一定漣漪和關注,記者開始搜索其他名人是否犯過同一毛病。當時的民選立法會議員唐英年,也一直在其履歷上填寫耶魯大學碩士,但后來查實他也未曾在該學校畢業(yè),便應父親要求回港打理家族生意。

結(jié)果,在一片風聲鶴唳的情況下,唐英年也同樣選擇了“自行引爆”這一招,找來友好報紙記者,在一個舒適和友好的環(huán)境及氣氛下,輕描淡寫地交代了自己并沒有在有關大學畢業(yè),結(jié)果也順利過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