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斯洛需求層次第二層:安全需求(23)

每天變好一點點:通往幸福的五個階梯 作者:羅西


換言之,其角色轉變了,人心也跟著改變了。有時,我們會過度解讀一個人的改變,其實改變常常也很無奈。這里說的角色,是指在社會生活中承擔的責任和發(fā)揮的作用。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角色”是非常恐怖的,當人置身于某個角色時,本來“應該這樣”的事情,卻變成了“不這樣不行”,給人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

有次開會,做報告的領導是位老熟人,我都知道他12歲時候還會尿床。會議上,他滿眼威嚴,一身正氣。會后,在廁所里遇見他,他恢復常態(tài),對我擠眉弄眼,勾肩搭背,有些抱歉有些慚愧地自嘲:“人在會上身不由己啊!”我笑,理解。

為了讓別人認可自己所擔當的角色,人有時會超越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甚至變成另外一種人格??梢哉f,人會積極地采取一些行為使自己更加適合當前的地位或角色。

2001年拍攝的電影《ES》,實際是以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個角色實驗為腳本的。在電影中,將公開招募的人分成兩組,讓一組人扮演看守所的獄警,而另一組人則扮演被看管的犯人。這些人被安排在一個模擬看守所中,而實驗的目的是研究角色會對人的行為取向造成怎樣的影響。實驗開始后,扮演獄警的人變得具有攻擊性,而扮演囚犯的人則變得順從。隨著實驗的進行,受驗者的行為逐漸升級,最終發(fā)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這一電影作品告訴我們,人所扮演的角色對人的行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日本,有一位專門研究兒童集體心理的學者田中熊次,他曾經以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為對象進行過類似的實驗。他讓小學生輪流扮演學習委員的角色,結果發(fā)現孩子們?yōu)榱俗屪约哼m合學習委員的角色,都變得非常努力。當孩子們身上具備角色性格之后,就會受到周圍的表揚,從而更加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老板為什么老“板”著臉?因為他叫老板。社會會賦予你許多角色,但是,我想,不管扮演什么,精彩或者落寞,最后都要回到最初的那個自己,初心最清白干凈。累的時候,回到初心里,就如同水回到泉里。

我沒有那么好

羅西

我有一張寬厚、晴朗的臉,如果與一群朋友走在街頭,碰到要問路的或者推銷黃色光碟的,往往會直接找我,因為我面善、好說話。應該謝謝父母把我的國字臉塑造得大方得體,是絕對正面人物的五官。加上我為人態(tài)度相對比較溫和、謙讓、有禮,所以,很多人就把我當做大好人,其實,我不壞,但是,沒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