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的用心可謂良苦,雖然方式不對,但他的“慕美”之心、愛表現也恰恰是所有男性的通病。
歷史上,項羽垓下被圍,虞姬自刎以除項羽后顧之憂,演出一曲“霸王別姬”的千古絕唱;吳三桂“慟哭三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改寫歷史進程的同時,再度詮釋了鐵血丹心的古老命題;古羅馬的愷撒和安東尼威震八方,但他們都自甘拜倒在克莉奧佩特拉的石榴裙下……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男人都希望在女人面前扮演施與者與保護者的形象。為了心愛的女人,男人甘愿化身手持鋼刀的斗士,在槍林彈雨的音效渲染下,“橫掃千軍如卷席”,以無比瀟灑、無比決絕的影子,豪情飛躍地挺進英雄的圣壇,迎接紅顏激情纏綿的崇拜之吻。
是的,男性是醉心征服的勇士,男人的夢里,少不了英雄的風流,而英雄的風流里,又少不了紅顏的風情。沒有了紅顏的膜拜與告慰,英雄的豪情就會縮水不少。而越是英雄,往往也越需要紅顏呢喃軟語的溫柔;英雄越是孤標絕世,紅顏則越是楚楚動人。于是,英雄的所向披靡與紅顏的頂禮膜拜一起,構成了男性心目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情夢!
男人希望一輩子寶刀不老“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保ㄌ啤ぴ 峨x思五首》之四)年少時讀著這句詩,總是銷魂不已,感慨著世間有一種至真至純的情癡,可以守候我們的愛情直至天荒地老。后來,我才發(fā)現,這詩純屬不負責任信口開河。
說說本詩作者元稹的那些事兒吧:
本詩據說是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也有說是寫給他“始亂終棄”的戀人崔鶯鶯的,無論寫給誰,都不妨礙他見異思遷處處留情。
當初,元稹在蒲州的普救寺,與崔鶯鶯一見鐘情,順紅娘的推波助瀾而私定終身。數月后,元稹赴京趕考,為了功名利祿將崔鶯鶯拋棄,改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女韋叢。這一年,韋叢20歲,元稹24歲。
別看韋叢出生豪門,但為人知書達理、毫不驕縱。元稹當時的俸祿低到有時溫飽生活尚且難以維系,不要說玉粒金莼美味佳肴,有時甚至到了以野菜充饑的地步。這種情況下,韋叢沒有絲毫怨言,她用娘家陪嫁的布親手為丈夫縫制衣裳,朋友來了她拔掉頭上唯一的金簪去當鋪里換錢給他們買酒喝。據說韋叢在死的前一天,還拖著有病之軀,一針一線地為他縫制菊花枕頭,只因為他喜歡菊花,喜歡菊花的香味。
這樣清貧的生活過了七年,韋叢積勞成疾撒手西去,元稹寫下了情真意切的悼亡詩,說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韋叢。
如果元稹還有起碼的誠信意識的話,他至少得裝模作樣守節(jié)有三年五載吧,可“離思”、“遣悲懷”墨跡還沒干呢,元稹就火急火燎地與名妓薛濤展開了一段纏綿悱惻的姐弟戀,之后還娶了河東才女裴柔之,此外還有若干相好云云。
男人的愛情是不能全當真的。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男人愛你時,連他們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以為他真的會愛你一生一世,會為你付出所有,可當那份愛在失去了最初的熱情時,就索然無味了。愛的時候是真的愛,不愛時也是真的不愛了。
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一夫多妻制“悠久”傳統(tǒng)的國度,加上天性的征服欲,使得男人們的感情可以毫不費力地同時分給幾個女人。而女人卻往往會一往情深,比如韋叢,比如崔鶯鶯。
當代的社會,性解放的思潮加上紙醉金迷的社會現狀,令男性們面臨著更多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于是,性放縱、婚外情的事例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尋找“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般的愛情,難度著實大了點,更多的時候,女人找到的是誓言,委身的卻是元稹。
當然,也用不著這么悲觀,就算男人想處處留情,也得有資本吧,大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凡世中為生計打拼,又受著道德法紀的約束,就算是心有余,力也是不足的。因此,掐好男人征服欲變動的幾個時間段,對于愛情的有的放矢不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