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順后逆,巧妙反駁(2)

史上最強的溝通術(shù) 作者:郭鵬


    臺下一片沉默,突然有位男士應(yīng)聲答道:“我敢?!庇^眾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停了片刻,他接著說:“不過,我要演獅子?!?

    馬戲團經(jīng)理是要觀眾與獅子一同表演,但是由于在“試一試”的前面理所當然地省略了“與獅子”三個字,這便給了那位男士以可乘之機,他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來一個轉(zhuǎn)折,從而開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與那位女馴獅員接吻。

    2、補充說明法

    先肯定對方的說法或順承對方的意思加以回答,然后再補充說明,使之符合邏輯。如:

    有一年愚人節(jié),紐約的一家報紙為了愚弄眾人,報道了一則馬克•吐溫去世的消息。人們信以為真,很快,吊唁的人流紛紛涌向馬克•吐溫的家。

    馬克•吐溫對于報紙的惡作劇并沒有發(fā)火,而是風趣地對大家說:“報紙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日期卻提前了一些?!?

    對于報紙的惡作劇,馬克•吐溫不僅沒有憤慨和譴責,反而加以肯定,這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然后加以補充,說是日期提前了一些,這既使自己的話避免了邏輯上的漏洞,又顯得幽默風趣。

    一次,蕭伯納夫婦與好友帕特里克•馬奧尼談了許多問題,當他們談到各人的愛情糾葛時,馬奧尼問夫人:“您是怎樣與您丈夫那些眾多的女性愛慕者和平共處的?”

    蕭伯納夫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則軼事。她說:“在我們結(jié)婚以后不久,有一位女演員拼命追求我丈夫,她威脅說‘假如見不到他,我就要自殺,我就會心碎……’”

    “那么,她有沒有心碎而死?”

    “確實如此,她死于心臟病?!笔挷{打斷了談話插進來說,“不過那是50年以后的事了?!?

    例子中的蕭伯納先順承對方的意思作肯定的回答,然后再補充說明,使之符合事實,也使語言更引人入勝。

    3、借口推脫法

    即先答應(yīng)對方的要求,然后又尋找借口加以推脫。如:

    宋代的范正敏在《遁齋閑覽》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

    富貴權(quán)勢之家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是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其中也有內(nèi)心雖不樂意而迫于權(quán)勢不得不應(yīng)允者。

    一天,某權(quán)貴之家看中一名年輕進士,便派十名家丁去強行相邀。年輕進士沒有推辭,跟隨而來。到這家之后,立即引來不少人圍觀。

    一會兒,衣著華貴的主人出來,對進士說:“我膝下只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愿許配給郎君,不知意下如何?”

    進士先鞠躬,后答道:“我出身貧寒,能高攀貴人,深感榮幸。不過,這件事要等我回家與妻子商量之后才能答復(fù),你看如何?”

    眾人知其早已成親,無不大笑,主人則滿面羞慚。

    這名新科進士,對于權(quán)貴之家的冒失逼婚,不直接推辭,而是恭敬地應(yīng)允,然后借口說要與妻子商量,不僅表明了自己有妻室,而且還顯示出對妻子的尊重,大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勢,自然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拒絕之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