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靈活、善于人生調整
一個擁有開放心態(tài)的人,通常也不會是一個特別固執(zhí)的人。
心態(tài)不開放,便會意識不到形勢的變化,只認一個理,只信奉一元的價值觀,一條道走到黑,或者說一棵樹上吊死。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戰(zhàn)術是靈活的”、“事情是可以變通的”,只要合理,就不拒絕改變,這才是開放者所應有的心態(tài)?!兑捉洝防锊皇钦f“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嗎?
事情是可以變通的
曾擔任過微軟中國區(qū)主席和盛大公司總裁的唐駿,曾應邀在我主編的《繽紛海歸》一書中撰文談人生感悟。這位著名的職業(yè)經理人就將“父親蓋房子”列為少年時代對自己最有影響的事之一。
他說:“在我的整個少年時代,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蓋房子上。因為在城里蓋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爸爸用了數年的時間和無數的心血跑各種關系,打擦邊球,終于在江蘇常州的城郊買下一塊地建成了房子。這件事對我來說,讓我知道了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循規(guī)蹈矩、墨守成規(guī)很難做成事情,一種方法不行,還可以用別的很多方法?!?
后來,唐駿大學畢業(yè)后非常想出國,他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但北郵出國名額已經用完。于是,他就給北京每個高校打電話,詢問有沒有剩余的出國名額。當打聽到北廣還有出國名額時,他就拿著考研成績單要求轉入北廣讀研。北廣老師說:“你考慮清楚,盡管我們有名額,但你錯過了時間,出國還要由教育部批準?!碧乞E還是沒有放棄,他打聽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長,就在教育部門口站了整整幾天。早上見到李司長就說“李司長您早”;中午出來則說“李司長您出來吃飯?”下班的時候便說“您下班了”?等到第六天,李司長終于告訴他:你可以出國了。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在社會底線認可的前提之下,沒有什么不可以調整,重要的是要能“活”。不要怕改變,更可怕的是成為生活的奴隸!畢竟是你要適應這個社會,而非這個社會來適應你。
上個世紀改革開放之初,當大多數人都還在迷戀機關鐵飯碗時,不少人就因為敢于“下?!?、“出國”、“創(chuàng)業(yè)”、調整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取得成功。譬如王中軍在物資出版社第一個辭職當個體戶,這是體制內跑到體制外,他后來創(chuàng)辦了華誼兄弟;再如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博士,初中畢業(yè)時到開灤煤礦當了七年井下維修工,后來考上大學讀研讀博留學并成為大學教師,再后來“下?!痹诿绹鴦?chuàng)辦三普證券,并于1997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再后回國在著名證券公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最后甚至去電視臺當起了財經節(jié)目主持人;包括我自己當年離開對外經貿部出國讀MBA,也是人生大方向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