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建立基準底線淘汰機制和人員管理制度
公司需要設立什么是基準底線,并對此有明確的定義,對于基準底線以下的員工,多次教育培訓也無法改善者,只能進行淘汰。
其次,企業(yè)還要建立對于員工犯規(guī)的懲處制度,使員工知道怎樣是錯的,并對錯誤支付一定的代價,才能讓員工不斷向上。對于員工的錯誤(哪怕是小錯誤)的妥協會使員工產生一種錯覺,認為他的錯誤是合理的,長此以往,員工的是非觀就會模糊。而這種錯誤的是非觀一旦形成,最重要的是傷害了員工,因為這個員工如果觀念固化無法改善的話,則他遲早要被淘汰。企業(yè)還有機會通過更換員工來改變局面,而員工就失去機會了。而且姑息員工缺乏執(zhí)行力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事實上也是否定了公司的執(zhí)行力原則。
再次,我們不主張通過獎勵的方法去鼓勵員工履行正常的崗位功能。因為履行功能是員工對于企業(yè)的義務,是員工對于企業(yè)的使命和道義,也是員工對于公司的使用價值之所在。假如我們對于這點也需要嘉獎的話,那么員工就會以為,不履行功能是正常的,而履行功能是額外的,為此需要額外的報酬。這樣我們就會教會員工去投機、去看上司的臉色、去攀比,而使員工都變得不再淳樸,不再能安心于本職工作。而我認為,這就是導致企業(yè)內亂的根源所在。
第八節(jié) 定義偏差和建立偏差提報及處理機制
為了建立閉環(huán)的控制機制,需要定義清晰什么才是偏差信息,由誰提報。對于偏差信息要建立雙通道的處理機制,第一個通道在于快速處理,搬掉故障,才能使事情繼續(xù)執(zhí)行下去;第二個通道在于找到偏差的根源,將其消滅。
在通常的情況下,第一個通道是部門的責任,第二個通道是執(zhí)行副總經理的責任,但是對于涉及影響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層面的問題,以及超過執(zhí)行副總權限以外的事情,則是總經理的責任。為此,需要對不同的偏差信息,設計好處理的路線;對于該提報而未提報的偏差建立怎樣的處罰機制。偏差信息的提報和控制機制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工具,應予以高度的重視。
當然,在企業(yè)管理中還有很多的解決方案。事實上,企業(yè)管理本身也是一個大項目,當我們定義好管理的原則和解決方案以后,接著要作出戰(zhàn)術執(zhí)行計劃,并一一加以實施,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