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分析:
小楊此次實習的失敗, 是因為他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1) 眼高手低。小楊學的是軟件, 但是他最不喜歡從事軟件開發(fā), 因為與機器打交道顯示不出他善于交際的特長。于是他希望能夠做銷售, 或討價還價, 或觥籌交錯, 或天南海北地出差, 多么富有挑戰(zhàn)!然而現(xiàn)實實在令他大失所望, 一上班就打開黃頁, 挨個公司打電話: “你好, 是計算中心吧?請問貴公司有上ERP的想法嗎?” 此種行為豈不浪費人才!難道我大學4年學出來就是為了給你打電話?!小楊的種種想法在大學生中非常普遍, 也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 看不起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 可是哪一份工作不是重復性的?麥當勞重復地炸著薯條, 就像給自己炸出一根根金條。 佳和公司每年幾千萬的營業(yè)額, 不都是一個電話一個電話打出來的?
?。?) 淺嘗輒止。小楊只要耐下心來, 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老銷售, 他就會發(fā)現(xiàn), 老銷售們所過的生活, 和小楊的理想非常貼近: 電話要打, 酒要喝, 差要出, 價要討。萬丈高樓平地起, 最初的工作一定是無聊的、 重復性的, 那是因為你只是火車上的一個螺絲釘。往往企業(yè)越大, 你越覺得自己渺小??墒?, 只要你努力奮斗, 你就會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你會從火車尾被挪到火車頭, 左右著火車行進的方向, 你的視野開闊了, 你看到了碧綠的原野和原野邊美麗的姑娘, 這就是成就感!
(3) 不敢溝通。如果你對工作不滿意, 你完全可以找總經(jīng)理吐吐苦水、 談談困惑。三十八歲頭發(fā)就快要全部光榮退休的總經(jīng)理, 急切地需要從教育下一代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他會鼓勵你說: “蓋茨不也是從車庫起家的嗎?俞敏洪不也刷過糨糊嗎?我老人家十年前不也天天打電話嗎?而且, 如果你不喜歡做銷售, 也可以考慮到北京總部去做開發(fā)……”在困難面前, 不要選擇逃避, 要敢于向老板說出你的困惑, 反正你是實習生嘛, 如果這個老板連容忍抱怨的氣度都沒有, 那你再選擇閃人也不遲。英文里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When things get you down, don't go and hide, come and talk to your boss. That's what he is here for.
案例二:
小張, 廣東工業(yè)大學2007年畢業(yè)生, 通訊專業(yè)。因為同學們都認為小張經(jīng)常有一些新想法、新思維, 他一直都幻想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市場開拓人員, 成為某個大公司的品牌經(jīng)理, 而且他暗暗地將目標鎖定在“寶潔市場部”。在校期間也參與了一些大公司在校園舉行的促銷活動, 但總覺得不夠過癮。經(jīng)過多方尋找, 他在暑假來到同班同學父親的朋友開的電腦銷售公司, 如愿進入神秘的市場部打雜。暑假是電腦銷售的旺季, 小張很幸運地參與了所有的市場活動: 在路邊搭臺做road shows, 設計買電腦送打印機的宣傳活動, 甚至發(fā)小廣告等等。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實習, 小張發(fā)現(xiàn)喜歡上了這種蠻“刺激”的工作, 所以他堅定了自己放棄通訊工程本行的想法, 一心一意去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熟悉品牌推廣和促銷策劃的專業(yè)人才!
案例二分析:
顯然, 小張從暑期實習中獲益良多, 至少, 他從“想改行”變成了“堅決改行”, 確定了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從實習中, 他了解到了市場工作的實質性內(nèi)容, 發(fā)現(xiàn)了這份工作和自己興趣和特長的結合點, 增強了自信心。就這樣, 從大三開始, 小張已經(jīng)開始走上了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 而他的很多同班同學, 仍然在廣泛地把簡歷投遞給各種各樣的公司, 仍然在抉擇著: 向左走?向右走?
案例三:
小陳, 華工大2007年碩士畢業(yè)生, 機械工程專業(yè), 但立志從事銷售、 市場或管理工作。在華標街道辦事處黨委辦公室實習, 負責端茶、 送“雞毛信”。
案例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