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天我把辭職報告交到局長手里的時候,局長大吃一驚。
然后,他用一種從未有過的和藹可親做我的思想工作。
他拍拍我的肩膀說:“文濤同志,你到局里沒多久就成為了業(yè)務(wù)骨干,我一直覺得小伙子前途無量,怎么說辭職就辭職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難啊?”
我趕緊解釋自己完全是出于個人的原因才決定辭職的,跟單位和領(lǐng)導(dǎo)都沒什么關(guān)系。
局長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說:“再回去認(rèn)真考慮考慮吧——有什么困難一定要告訴組織,相信組織一定會替你解決的——”
那一瞬間我感動得差點改變了主意。
這之前,我從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關(guān)懷的組織里呢。
只是這種關(guān)懷,總是……來得太遲。
因為我決心已定,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脫離組織,成為了如今的孤家寡人。
要說我當(dāng)時的辭職決心那么大還有一個原因。
我的一個朋友——張國慶在一家保險公司干得不錯。
國慶算是我的學(xué)長,校友會上認(rèn)識的,他高我三屆,不過他學(xué)的是中文,我學(xué)的是經(jīng)濟(jì)。
國慶畢業(yè)后在一所中學(xué)里教了幾年語文,后來嫌錢少就辭職做了保險。
短短幾年時間,他已經(jīng)做得比較成功了。
據(jù)說國慶一個月至少有三四千塊的收入,而當(dāng)時我的工資獎金加一起不超過800元。
而且國慶說——推銷保險一點都不難,尤其適合我這種嘴皮子能說會道的家伙。
國慶的話和國慶的成功都對我產(chǎn)生了極大的誘惑。
不是有句話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所以我就奮不顧身地投奔國慶去了。
那年我才剛滿25歲。
感覺上卻仿佛歷盡了滄桑似的,對什么都一副滿不在乎的嘴臉。
但是現(xiàn)實改變了我,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
古詩里說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
就是專門用來諷刺我這號人的。
記得剛?cè)ケkU公司的時候先是參加了一系列培訓(xùn)。
學(xué)到了許多據(jù)稱是“獨門暗器”的東東。
我心里竊喜,以為自己從此投奔了光明,結(jié)果——
那些所謂的“獨門暗器”拿到實踐中一檢驗,沒有一樣算得上靈光。
我一下就慌了神兒,這可怎么辦?
我起早貪黑努力拼搏了三四個月,一個單子也沒簽著,一分錢也沒賺到。
我總不能靠爹媽的錢過日子吧,更何況我辭職的事情還瞞著他們呢!
于是我就趕緊跑去找張國慶討教。
當(dāng)我把自己的艱難處境和困惑不安訴說完畢,
國慶卻看著我一臉焦急的樣子笑得合不攏嘴。
就像我剛說的都是一些極端荒唐弱智的蠢話。
笑過以后國慶說——不是你不夠聰明,而是不夠有毅力、有耐心。
他說拉保險靠的是成功率,必須有足夠多的嘗試才可能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我有點頭暈。
我知道什么叫豐碩,什么叫果實,但是我想象不出來什么叫做“足夠多”的嘗試?
究竟多少才算是“足夠多”?
國慶面對我的不開竅有些無奈地?fù)u了搖頭,
然后頗有些遲疑又神秘地從公文包里拽出一本大本子遞給我。
我翻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人名和電話號碼。
有的還注明家庭成員情況甚至生日是哪天。
“你哪兒弄來的這些戶籍資料啊?”我更加大惑不解。
“這哪是什么戶籍資料???這就是我的客戶以及潛在客戶的詳細(xì)資料?。∧阏f說看——我得下多大的功夫???!”
我咂咂舌頭調(diào)侃說:“國慶啊國慶,這個城市差不多得有一半的人在你的本子里吧?!?/p>
哪知道國慶居然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他說,這樣的本子他家里還有好幾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