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的霓裳羽衣舞尚未告終。待到舞曲終了,唐玄宗笑著把剛才的意思告訴李白,他便執(zhí)筆思索起來。一會兒,三首《清平調(diào)詞》寫出來了。第一首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唐玄宗和楊貴妃讀了都極口贊好,尤其是詩中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更加覺得高興。他們繼續(xù)讀第二首:一支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最后一首,是正面寫人又寫花: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楊貴妃天生麗質(zhì),經(jīng)過李白這三首詩的贊揚,就變成國色天香更加艷麗了。這使她非??鞓?,常常吟哦這三首詩??墒怯腥藚s不快樂,近侍太監(jiān)高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個。因為,不久前李白起草一份重要文書時,曾經(jīng)乘著酒興命高力士給他脫靴子,高力士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心里一直對李白懷恨在心?,F(xiàn)在,高力士見貴妃娘娘這么喜愛李白的詩,更加火冒三丈,他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一個毒辣的主意來。有一天,當楊貴妃又在吟誦《清平樂詞》時,高力士陰險地說:"奴才本來以為娘娘讀了這詩一定要恨死李白的,卻沒料到娘娘這樣歡喜。娘娘上當了。"楊貴妃連忙追問:"為什么?"高力士便說:"李白第二首詩中把娘娘比作漢代輕賤的趙飛燕,這不是存心在諷刺、毀謗嗎?"楊貴妃經(jīng)高力士一挑撥,頓時氣得滿臉通紅,怒火中燒。她不斷在唐玄宗面前說008
像詩人一樣浪漫AsRomanticAsPoets李白的壞話,再加上高力士及某些權(quán)貴也用種種手段排擠他,所以唐玄宗最后用"賜金還山"的名義,把李白趕出了長安。李白再次流浪江湖,寫出了不少震爍古今的詩篇。他自由無拘的神思,飄逸的性情,放蕩不羈的個性,造就了一代詩仙的傳奇和傳說。關(guān)于李白的死,更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傳說,就像是霧里看花一般的迷蒙和夢幻,完美和升華了一個詩仙的結(jié)局。流放的途中遭遇大赦而返,李白心中慶幸不已。是夜,李白駕舟載酒,順江而下,一瀉千里。在江心,李白見水中明月的倒影姿態(tài)婆娑,意蘊深長,不禁心旌蕩漾,遂放歌逐舟,浪花激蕩。他在船頭舉酒,一觴又一觴,酒香迎風殞散,醉倒萬物。李白醉了,江水醉了,水中的月影也醉了。他多年的難酬壯志如今都被明月清風化解吹散,心中好不爽然。李白醉舞起來,長袖飄逸,宛若仙人,他俯身見江中月影皎潔明亮,心中大喜,舉酒邀之,不得,又伸手欲攬,竟隨青波而逝,一去不返。李白的傳說,瑰麗凄美,像一泓浪漫壯闊的心泉滋潤著一個民族的心靈。做人要學一學李白的風骨,學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學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氣節(jié),學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抱負,學他"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魄,學他"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灑脫,學他"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道夜郎西"的深情,學他"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超邁,學他"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豁達,學他……像李白一樣,活出自我,活出個性,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009
熱烈地去愛,直到地老天荒崔護是唐德宗貞元年間的進士,曾任嶺南節(jié)度使。他年輕時到長安考取進士,結(jié)果名落孫山,于是他就在當?shù)卣覀€旅舍刻苦讀書,準備下一次再考。清明節(jié)這天,人們紛紛到野外踏青,崔護也趁此休息一下,獨自一人信步踱到長安南郊,觀賞春天的景色。這樣東逛西游了一會兒,崔護感到口渴。正好前面有個村子,一家小小的莊院就在不遠處。他走近一看,院內(nèi)桃花茂盛,靜悄悄的不見人影。崔護上前敲了好一會兒門,才有個姑娘從屋里出來,在院門縫隙里偷偷看著他,細聲細氣地問:"誰呀?"崔護忙說:"我叫崔護,是到長安來應(yīng)試的,今天獨個兒出來踏青尋春,路走得多了,非???,求姑娘給一杯水喝。"那姑娘也不答話,回身從屋里拿一杯水出來放在石桌上,開了院門讓崔護進來,又從屋里搬出一把椅子,請崔護坐著喝水。然后,這姑娘退到一棵盛開的桃樹旁,把身子微微斜靠著,臉上現(xiàn)出靦腆的神色,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魁梧英俊的崔護。崔護看到姑娘秀麗的容貌,在紅彤彤的桃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美艷,不覺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便跟她攀談起來。可她卻一句話也不答,只是含著微笑,看了他好久。崔護見天色將晚,就向姑娘道謝,告辭要回去。姑娘把崔護送到門口,脈脈含情幾次想要開口,終于沒有說,突然轉(zhuǎn)身急匆匆進屋去了。崔護也頻頻回頭張望,不勝依戀地離開了。以后,崔護心中老是忘不了這010
像詩人一樣浪漫AsRomanticAsPoets位姑娘,但為了下一次能榜上有名,只好專心攻讀,一次也沒有再上她家小院去。光陰如梭,第二年清明節(jié)又到了。崔護驀然想起了姑娘。這時,長期潛伏在心底的感情再也難以抑制了,崔護立刻到南郊去找她。尋到那里,只見小院門墻依舊,門上卻扣著一把銅鎖。崔護非常失望,就在姑娘家的院門上寫了一首《題都城南莊》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他寫完了,后面又署上姓名,這才悵悵而歸。幾天后,崔護又去看望姑娘。他來到門前,聽得屋里傳出哭聲,連忙敲門。有個老人出來,問道:"你就是題詩的崔護嗎?你可把我女兒害死了!"原來,姑娘在崔護走后,非常思念他,前幾天與父親走親戚回家,看到門上的詩寫得情真意切,心里更是難受,竟然生了病,昏死過去。崔護聽了,趕緊進屋扶起姑娘的頭喊道:"崔護在這里!崔護在這里!"昏過去的姑娘終于蘇醒了,崔護悲喜交集。老人見女兒和崔護這樣相愛,便讓他們結(jié)成了夫妻。崔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一世要愛得熱烈,直到地老天荒。愛情是人類唯一永恒的話題,氤氳愛情的詩篇里有多少讓我們感動得落淚!我們追尋的時候,感受到了超越時空的愛戀。愛情才是讓人銘刻肺腑的,才是讓人難離難舍的,才是讓人久久心動的。歲月長河,淘盡了功業(yè),掩盡了風流,唯有真愛難以磨蝕。人心目中的對于真愛的記憶,哪怕就那么一點點,便意味著天長地久。感恩愛情,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永恒的感動,人生因愛而充滿深情?!妒ソ?jīng)》中有這樣一段話: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