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滬天地(1918—1921)

重返北京(3)

毛澤東傳(最新版全譯本 插圖本) 作者:(美)特里爾 著;胡為雄,鄭玉臣 譯


  奉譚之命擔任騷亂不已的第一師范校長的人恰巧是毛澤東過去的老師,這位教育家不久就聘任毛澤東為第一師范附屬小學修業(yè)學校的主事。*主編《湘江評論》時,他曾在修業(yè)學校教過課。當蔡和森和其他湖南名人正在法國做工時,毛澤東無可爭議地成為新民學會的領導人。

  * 毛澤東在學校的大門上寫了一句口號:“世界是我們的,做事靠大家來?!保ā睹珴?!--NEWSZW_HZH_BEGIN-->

東年輕的時候》,載《工商日報》,柬埔寨,1967?鄄01?鄄13)毛澤東在編輯《湘江評論》時曾在這里代過課。當蔡和森和其他的湖南名流正在法國的工廠里忙碌時,毛澤東無可爭議地成了新民學會的領導者。

  修業(yè)小學的報酬豐厚,主事的職位且有一定的威望。毛澤東很快就顯示出他不只有儉樸的一面。他與楊開慧住在清水塘附近的一幢房子里,這是一個財主建在花園中的住宅,寧靜而雅致。租金每月12塊,與他在上海洗衣店時的收入一樣多,超過他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時收入的50%。從表面上看,毛澤東已躋身長沙上層社會。

  1920年至1921年是毛澤東的思想和行動趨于一致的時期,這給他的政治生活帶來新的目標,也給他的親屬多少帶來一些痛苦。

  毛澤東把五四精神推向前進。他創(chuàng)辦了青年圖書館,又(與其他人一起)重建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26]在回韶山的幾周內,他給家鄉(xiāng)傳送了新文化的火炬,成立了一個教育促進會。他在湖南《通俗報》上撰文并擔任編輯。這是一份半官方的教育報紙,毛澤東的朋友何叔衡任主編后,該報便轉向左派。

  在一位與他關系頗好的女同學———她也是楊教授最好的學生之一———的幫助下,毛澤東創(chuàng)辦了文化書社[27],在湖南傳播左翼文化的種子?!昂先爽F(xiàn)在腦子饑荒,實在過于肚子饑荒?!彼凇段幕瘯缇壠稹分袑懙馈?/p>

  毛澤東在湘雅醫(yī)學??茖W校以低租金租了三間房作文化書社社址,并從楊開慧的母親那里得到經(jīng)濟上的資助。他甚至請擅長書法的軍閥譚延闿為書社寫招牌,出席開業(yè)儀式。在那個下午的開業(yè)典禮上,這兩個冤家對頭握手言歡。[28]

  書社營業(yè)很好,不久就在其他城鎮(zhèn)成立了七個分社。初期最暢銷的書籍有(都是中文書刊)《社會主義史》、《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新俄國之研究》等,雜志有《新青年》、《新生活》、《新教育》和《勞動界》。

  毛澤東在五四運動的主旨中增進了親蘇俄的內容。他和《通俗報》主編何叔衡一道成立了“俄羅斯研究會”,并發(fā)起了赴俄勤工儉學運動。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影響下,毛澤東試圖組織勞工聯(lián)合會。在共產國際的建議下———這些建議從北京和上海通過信件傳給他———他開始組織共產主義小組。同時他還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這一共產黨外圍組織。*

  * 劉少奇當時是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早期成員,后來去蘇聯(lián)的莫斯科遠東勞動大學勤工儉學。這位勤奮的少年來自寧鄉(xiāng)縣的一個地主家庭,他比毛澤東晚五年畢業(yè)于第一師范。毛澤東第一次去北京時他們曾見過面,并談論過勤工儉學問題。

  1921年5月,何叔衡被省教育廳辭退,《通俗報》的激進分子也一齊被解雇。毛澤東聘用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為修業(yè)小學的教師。在反抗斗爭中,如果說學生是中堅力量,那么小學教師則像一根紅線把他們與那影響不斷擴大的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行營連在一起。

  第一師范本身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在校內學生中招募新的追隨者;靠學校的薪水維持少數(shù)學生領導人的生計;利用校友會寬敞的活動場所召集會議,并以文化書社的名義向每個與會者贈送10元錢作為禮物,還讓年輕人方便地出入圖書館,猶如出入公共汽車站一樣。第一師范對于毛澤東這個嶄露頭角的共產主義者來說像一個大家庭。

  毛澤東的家人也被吸收進來。毛澤東的父親于1920年死于傷寒,終年52歲———此事毛澤東很少提起,除了說幾乎沒有人參加父親的葬禮外[29]———毛澤東悄無聲息地接過了父親手中的一切。他安排二弟毛澤民進入第一師范,讓三弟澤覃在一個很好的中學讀書,還把他繼妹澤建送到附近衡陽市一所師范學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