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三)統(tǒng)治集團的衰朽

中國通史 作者:范文瀾 撰


 ?。ㄈ┙y(tǒng)治集團的衰朽 蒙古軍退,賈似道不顧忽必烈主動撤兵的事實,謊報他抗蒙得勝,上表說:“諸路大捷,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休?!崩碜谡J為賈似道立了大功,特下詔褒揚,說賈似道“隱然殄敵(殄音舔ti1n),奮不顧身,吾民賴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加封少師、衛(wèi)國公。賈似道由此進一步掌握了大權(quán)。

  賈似道隨即排擠左相吳潛,吳潛被彈劾罷相。宦官董宋臣已在吳潛作相時被斥出朝。支持董宋臣的閻妃,也于一二六○年七月病死。賈似道進而清除朝中董、丁一黨,全部把持了政權(quán)。從此,賈似道在理宗、度宗兩朝獨專朝政十五年。南宋在賈似道等統(tǒng)治下,繼續(xù)腐敗,直到滅亡。

  排斥異己——賈似道隱瞞求和真相,騙取權(quán)位,對抗蒙有功的將士,陸續(xù)給予打擊。保衛(wèi)釣魚城奮勇抗戰(zhàn)的王堅,在蒙古軍退后被調(diào)入朝,任侍衛(wèi)步軍司都指揮使,被免去了四川的兵權(quán)。賈似道又把王堅調(diào)出,知和州,實際置之閑地。不久之后,王堅抑郁而死。曹世雄截斷涪州浮橋,阻擊敵軍,功居第一,賈似道忌其功,將曹世雄貶竄殺死。賈似道又實行所謂“打算法”,凡在抗戰(zhàn)中支取官物作軍需者,一律治罪??姑闪⒐Φ南蚴胯怠⒂w,因此遭彈劾罷官,被逼死,家屬又被拘償付軍需。趙葵知潭州,也被彈劾曾在正月十五日支官錢張燈設宴,罷官征償。賈似道控制御史臺,凡是同賈似道不和的官員都被御史以各種罪名彈劾免官。

  腐敗的統(tǒng)治——理宗賈似道當政時期,朝內(nèi)外官僚機構(gòu)空前龐大腐敗,甚至遠遠超過了北宋仁宗時的狀況。一二五六年,御史朱熠(音易y@)就指出“境土蹙而賦斂日繁,官吏增而調(diào)度日廣?!彼衣墩f:“真宗、仁宗時,以三百二十余郡的財賦供給一萬多官吏的俸祿。今天是以一百余郡的力量來養(yǎng)活兩萬四千多冗官?!辟Z似道當權(quán)誤國,大批阿諛求利的官員,稱頌他是周公再世。

  一二五六年考試進士,江西廬陵人文天祥考中狀元。文天祥在考卷中,深刻揭露了士大夫教育子弟追求功名利祿的狀況。他說:“現(xiàn)在士大夫之家教育子弟,從小時候教授字句,就選擇一些不違背時尚不得罪官長們的文章讀。年長以后,專門練字作文,靠這個來應鄉(xiāng)試,考科舉,去獵取高官厚祿。父兄所教,師友所講,都只是個利字。能夠不這樣的,幾乎沒有幾個人?!笔看蠓蝌_取名利,也教育子弟們唯利是圖。宋代以科舉取士命官,朝廷上下,都被唯利是圖的官僚們把持了。

  買公田——對蒙作戰(zhàn),進一步暴露了和加深了南宋財政上的危機。

  四川地區(qū)是僅次于東南的重要經(jīng)濟基地。南宋的財政稅收和軍糧供應,都有三分之一左右來自四川。四川大部地區(qū)淪陷后,不能再向朝廷提供軍糧。南宋統(tǒng)治下的東川地帶,還要靠京湖一帶供給駐軍的糧米。東南地區(qū)隨著土地兼并的急劇發(fā)展,大片田地集中到大官員將領手中,他們憑借權(quán)勢,逃避賦稅。朝廷糧餉不足,便以“和糴”為名,向地主富戶攤派征購,所謂“國用邊餉,皆仰和糴”。朝廷財政虧缺,又依靠增發(fā)紙幣來作為“和糴”的支付手段。結(jié)果是:紙幣濫發(fā),物價上漲,軍糧不足,南宋王朝陷入重重危機之中。

  賈似道當權(quán)時,所謂“國計困于造楮(紙幣),富民困于和糴”,已成為極其嚴重的問題。一二六三年,知臨安府劉良貴、浙西轉(zhuǎn)運使吳勢卿等建議實行買公田。賈似道采納此議,命御史臺官上疏說:“三邊屯列,非食不飽,諸路和糴,非楮不行?!薄盀榻袢沼嫞銍忝?,而辦軍食、重楮價者,莫若行祖宗限田之制?!鞭k法是按官品規(guī)定占田限額。兩浙、江東西等地官戶超過限數(shù)的田地,從中抽出三分之一,由官府買回,作為公田出租。如買田得一千萬畝,每年可收六、七百萬石租米作軍糧。據(jù)說行買田法,“可免和糴,可以餉軍,可以住造(停造)楮幣,可平物價,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興?!崩碜谙略t買公田,設置官田所,由劉良貴提領,先在浙西路實行。地價按租米折算。租米一石,給價二百貫。占田在二百畝以下者免買。此法實行到一二六四年,南宋共買公田約一千萬畝,收租米六百多萬石,在臨安咸淳倉儲存。

  買公田使南宋王朝按計劃掠奪到一批租米,但租種田地的農(nóng)民卻由此遭受到殘酷的壓榨。官府買公田后,在各鄉(xiāng)設立“官莊”,仍由當?shù)氐牡刂鞒洚斍f官,向農(nóng)民收租。規(guī)定每收租米一石,明減二斗,不許再額外多收。但事實上地主從中舞弊,敲剝農(nóng)民。買公田時,往往以租米六七斗虛報一石,官府據(jù)以規(guī)定重額的官租,強迫農(nóng)民交納。農(nóng)民直接遭受著南宋王朝的殘酷剝削,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化了。

  買公田時,有權(quán)勢的大地主可以拒不“投買”(申請賣田),地方官府要完成買田的額數(shù),便強迫二百畝以下、“百畝之家”的小地主賣田。買田價格,也減少到租米一石給十八界會子四十貫?;蛘咧唤o一些度牒、官誥折價。如將仕郎誥折一千貫紙幣,承信郎折一萬五千貫。官婦的封誥,安人誥折四千貫,孺人誥折二千貫等等。地主的田地被官府奪去,換來一些虛銜的官誥?!端问贰べZ似道傳》說:公田法行,“浙中大擾”,“破家失業(yè)者甚眾”。南宋王朝同地主爭奪田地的矛盾,也激化了。

  發(fā)“關(guān)子”——南宋王朝,長期以來依靠大量印發(fā)紙幣來挽救它的財政困難。理宗統(tǒng)治時期,紙幣的濫發(fā),已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高斯得的奏疏說:“國家版圖一天天縮小,財力白耗,用度不足,近年尤其嚴重。每年收入一億二千多萬貫,支出二億五千多萬貫,管財政的大臣,只知增發(fā)楮幣?!彼畤@說:這是飲鴆以止渴。

  南宋孝宗時,發(fā)行紙幣“會子”,每界只有二千萬貫,印發(fā)極為慎重。寧宗時對金作戰(zhàn),用紙幣籌軍費,十一、十二、十三界同時流通,發(fā)行到一億四千萬貫。但到了一二三二年(理宗紹定五年)增加到三億二千九百萬貫,一二四六年,又猛增到六億五千萬貫,共發(fā)行了十八界。一二六三年,賈似道當權(quán)時,甚至每天增印十五萬貫。紙幣的印造并沒有因為買公田而停止,反而日益擴大。

  一二六四年,理宗病死。賈似道擁立太子趙禥(音齊qí)作皇帝(度宗)。在這期間,賈似道又下令印發(fā)新的紙幣,稱為金銀關(guān)子,在全國發(fā)行。原來發(fā)行的第十七界會子廢止不用。第十八界會子,以三比一折換新的關(guān)子。

  發(fā)行紙幣原來有銅錢作儲備。但“會子日增,現(xiàn)錢日削”。銅錢散在民間,不愿換用紙幣。對外貿(mào)易中,也不斷有大量的銅錢外流。東南沿海地區(qū)各路,原有十多萬貫現(xiàn)錢的,只存一二萬貫。袁甫在《論會子札子》中說:“舊會散在民間有五十千萬(五億貫),朝廷的現(xiàn)錢不過二百萬貫。如果以現(xiàn)錢一貫按時價(一比五)折納舊會,也不過一千萬貫,還不到五十分之一?!奔垘糯罅坑“l(fā),沒有現(xiàn)錢作儲備,幣值越來越低,物價越來越漲,實際上是朝廷憑空剝奪去人民的大批財富。

  會子不斷增發(fā),物價不斷上漲。一二四○年,發(fā)行第十八界會子,第十七界以五折一,物價隨即猛增。浙東中等年成,而米價增長十倍。臨安附近,一斗米價十貫(北宋初,糧價每石六七百文)。一度任相的杜范說:“物價騰踴,以前也曾有過。但升米一貫,還有增無已,日用所需,十倍于前,是前此所未有?!倍欧端f的這種情形,在南康軍、池陽、太平、建康等地,都大致相同。米一斛,價廉者六七十貫,高者到百多貫。結(jié)果是“流離殍死(殍音漂pi3o),氣象蕭然”。淳祐年間(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臨安附近地區(qū)“殍饉相望,中外凜凜”。關(guān)子發(fā)行后,“物價益踴,楮益賤”。如桑價由三百變成三千文,增長十倍。高斯得作詩描述說:“自從為關(guān)以為暴,物價何止相倍蓰(音喜x?。?。人生衣食為大命,今已剿絕無余遺。真珠作襦(音如y*)錦作褲,白玉為飯金為糜。蒼天蒼天此何人,遘(音夠g^u)此大疾誰能醫(yī)!”紙幣大量發(fā)行,物價浮動,市井蕭條,也使城市工商業(yè)遭到破壞。南宋王朝日益走上了經(jīng)濟崩潰的道路,無法醫(yī)治了。

  楮輕物貴,也直接威脅到軍隊士兵的生活。守邊兵士,由縣官支給需用,每月都有定數(shù)。改行關(guān)子以后,第十八界會子二百還不夠買一雙草鞋,卻要供戰(zhàn)士一天的生活需用。方回描述說:“軍中數(shù)口之家,天冷沒有被褥和炭火,每天吃不上飯。空著肚子,穿著破衣服,非??蓱z?!彼€慨嘆說:“饑寒窘用,難責死斗?!泵晒糯筌妷壕?,南宋的士兵困苦到如此,難以死戰(zhàn)了。南宋的處境,正如袁甫所指出的:“楮幣蝕其心腹,大敵剝其四肢。危亡之禍,近在旦夕?!?br/>
  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南宋大敵當前,兵虛財潰,皇室、貴族、官僚集團卻還在侈靡揮霍,縱情聲色,一天天爛下去。

  理宗信用宦官,統(tǒng)治集團日益腐朽。度宗更加荒淫昏庸,在作太子時就以好女色出名。作皇帝后,整天沉溺于酒色。稱賈似道為“師相”,加號平章軍國重事,由宰相替他掌印。賈似道完全把持了朝政。

  物價高漲,民不聊生。皇室、貴族卻囤積大批糧食財物,恣意揮霍。一二六二年,臨安城中缺糧,饑荒嚴重。知臨安府馬光祖請見榮王與芮(度宗生父,理宗弟。芮音銳ru@),連去三次,說現(xiàn)在人民都要餓死,請榮王拿出一些糧食“以收人心”。榮王拒絕,撒謊說他倉庫空虛。馬光祖當面拿出證據(jù),說某倉還有幾十萬石。榮王無話可對,勉強答應拿出三十萬石。榮王是皇室貴族的一個代表。在“民饑欲死”的年代,皇室貴族正是這樣不顧人民死活,囤積居奇。

  賈似道獨攬朝政,聚集了許多善長駢儷文的士人,歌功頌德,粉飾升平,對財政困難和邊防危機,都不準奏報。高斯得上奏章說:浙西大水災,死者數(shù)百千萬?!斑B年旱暵(音旱h4n),田野蕭條。物價翔踴,民命如線?!辟Z似道不準上奏。臨安米貴,劉應龍作《勸糶歌》,因而被貶官去朝。度宗從某宮女處聽說邊事緊急,賈似道把宮女處死。南宋王朝“危亡之禍,近在旦夕”,賈似道卻在西湖邊的葛嶺,依湖山之勝,建造他的豪華堂室,題作“半閑堂”,又造花圃稱“養(yǎng)樂圃”。高宗在西湖享樂的集芳園,也歸賈似道作家廟和別墅。賈似道又建多寶閣,強迫官屬貢獻各種奇器珍寶,每天去觀賞。聽說余玠死時,棺木中有玉帶,下令掘開墳墓取走。又著《蟋蟀經(jīng)》,描述他養(yǎng)蟋蟀、斗蟋蟀的經(jīng)驗。賈似道強取宮女葉氏作妾,又養(yǎng)妓女數(shù)十人,在半閑堂和湖上游戲取樂,置朝政于不顧。人們說:“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庇腥祟}詩說:“山上樓臺湖上船,平章醉后懶朝天。羽書莫報樊城急,新得峨眉正少年。”太學生上書指責賈似道,“踏青泛綠,不思閭巷之蕭條;醉釀飽鮮,遑恤物價之騰踴?!辟Z似道是腐朽的官僚集團的頭目和代表。充斥各級軍政機構(gòu)的官員士大夫們,不談理財備戰(zhàn),不顧國家存亡、民間疾苦,而只是茍且偷安,坐享富貴。文天祥中狀元時的考官王應麟曾指出,南宋的大病有三:一是民窮,二是兵弱,三是財匱,歸根是士大夫無恥。理宗、度宗和賈似道集團為宋朝的滅亡準備了社會經(jīng)濟條件,也準備了精神條件。宋朝的覆滅,不可免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