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情人》

一生必讀的60本書 作者:張玉斌,王晶編著


  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之一,極具杜拉斯的個人風格與魅力。

  杜拉斯對失去的年華的最后一次吶喊,也是關(guān)于她的有關(guān)自己身世作品的一次新的融合和濃縮。

  一種靈與肉、愛與欲相分離的愛情專著。

 ?。玻笆兰o80年代世界十大杰作之一

  西方百部經(jīng)典著作之一

  1984年獲龔古爾文學獎

  中國讀者了解杜拉斯大多從她的《情人》開始。這部小說是她在70歲的時候,超越似水年華的時間阻隔,傾注真情創(chuàng)作出來的。

  在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異國情調(diào)的作品里,杜拉斯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西貢的愛情事件,主人公之間沒有故事,只有愛與性愛?!肚槿恕穯柺喇斈昙传@得了法國文學的最高獎——龔古爾文學獎,引起了社會與文學界的極大反響。幾乎年年再版,不僅在法國,而且在世界許多國家都被列入暢銷小說,并被譯成40多種文字,至今已售出250萬冊以上。杜拉斯原屬難懂的作家之列,《情人》的發(fā)表出乎意料地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認為是“歷史性的杜拉斯現(xiàn)象”,使杜拉斯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家。

  瑪格麗特。杜拉斯可以說寫的是前小說:在這個空間和她開了個頭的這個時間里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她著重寫的是一個故事的可能情況,但故事卻永遠不會發(fā)生;萬一發(fā)生了,就暴露了世界上存在的奧秘。她只講述發(fā)生的很少的一點點事情,再添上心里所想的很少的一點點東西,就這樣她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種令人心碎的悲愴氣氛;這種悲愴氣氛與人的存在非常逼近,而和愉快的心境相距甚遠。

  ——《法國現(xiàn)代小說史》

  宿命的經(jīng)緯編織著杜拉斯的愛情圓環(huán),最后形成了一個繭,緊緊地將“情人”包裹起來,可以痛哭、可以流淚,但是無法掙脫、無法逃離,在脫離了性靈而單純地訴諸于肉欲的愛情海洋中行進,除了迷航,到達是永遠無法企及的美麗!在愛與欲的分野中,杜拉斯的幸福在于畫了這個圓環(huán),她的不幸恰恰是以這個圓環(huán)開始,又以這個圓環(huán)結(jié)束,在用欲望編織的空心球體中,《情人》得以永恒,杜拉斯得以美麗!

  ——《杜拉斯的愛情圓環(huán)》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小說《情人》取得成功,有關(guān)她的作品的“可讀性”問題立即為之改觀,一直被看做是難以閱讀、只有知音才可接近的作者,其作品現(xiàn)在進入了廣大讀者爭相閱讀的領(lǐng)域,并且在銷售上打破紀錄,這實在是件有趣的事情。

  ——法國評論家米雷爾??ɡ铡8耵斬悹?br/>
  讀杜拉斯

  最初接觸杜拉斯的《情人》,緣自王小波的《我的師承》。王小波在那篇著名的隨筆里面,對王道乾先生的文字功夫與杜拉斯的文筆,給予了無以復(fù)加的褒揚。為一睹被王小波贊譽為黃鐘大呂似的文字,我去讀了杜拉斯。并由此開始留意起與杜拉斯有關(guān)的一切信息。

  出版于1984年的《情人》,在當年就榮獲龔古爾文學獎,這使得杜拉斯成為享有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1991年,法國著名導(dǎo)演讓-雅克-阿諾成功地把這部名噪一時的自傳體小說搬上銀幕后,又使得杜拉斯成為當今世界幾乎家喻戶曉的女作家之一。十幾年來,《情人》這部小說,或者說《情人》這部電影,使杜拉斯成為國際文學明星,因而也為中國讀者所熟悉并喜愛。

  讀完《情人》,首先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杜拉斯的小說是不可輕易摹仿的。因為她的文字來源于靈魂的力量,而這個靈魂又依附在杜拉斯本人這個特定的肉體之上。惟其本人才能通過文字表達出那種蓄而不說的震顫波動。若想成為一個杜拉斯小說的閱讀者,起碼應(yīng)該具備對激情的欣賞能力;能包容并深切理解她那異乎尋常的既晦澀又先鋒的思維;能敏感地把握小說中的語言。是的,把握語言這一點至關(guān)重要。就是如此,若想做到全面透徹地評價《情人》這部作品的多義性,依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杜拉斯在寫作《情人》這部自傳體性質(zhì)的愛情小說時,已是70高齡。通過小說中濃濃的自傳色彩,敘述作家那段不堪回首的、不同凡響的愛情經(jīng)歷。小說以一個年僅16歲的法國少女,在渡江時與一個中國富家少爺邂逅開始,沿著這條敘述線索,渲染出一幕瘋狂而絕望的愛情悲劇。在這部小說中蘊藏了杜拉斯無限的生命激情。讀者在她記憶的引導(dǎo)下,身不由己地進入一個遙遠的藝術(shù)空間。在這個空間里領(lǐng)略異國風情,承受生命的沉重。沉淪在小說中的讀者,仿佛置身于一條充滿黑色情緒的大河。這種感覺宛若一曲哀樂,將我們赤裸而美好的肉體徹底掏空,只留下一顆沉默的心,靜靜地體會生命的蒼白。

  語言是杜拉斯的看家本領(lǐng),在閱讀《情人》的過程中,讀者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被杜拉斯逐步征服的感覺。這就是《情人》這部小說的魅力所在,也是杜拉斯的魅力所在。文字一到杜拉斯的筆下,就變得飄忽不定;她可以隨意地變換人稱;可以自由地切換、穿梭敘述的時空順序。盡管如此,讀者還是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小說中透露出來的那一股充滿張力的絕望之美,并不曾因?qū)懽魇址ǖ碾S意轉(zhuǎn)換而感覺到有所松懈;相反的,讀者始終能夠感覺到,杜拉斯那陰郁蒼涼的心境緊緊地繃在那兒。

  杜拉斯是個從天而降的美麗異類,她那癲狂的思想注定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她筆下的愛情是對靈魂的絕對欣賞、絕對謳歌;靈魂與肉體可以超越時空使死亡在真愛面前俯首稱臣。湄公河上16歲的白人小姑娘與中國北方的黃皮膚男人的愛情就是如此。

  孤獨與無助,是她生命的主要元素,不懈創(chuàng)作,是杜拉斯活著的動力之源。作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個白發(fā)蒼蒼的女人在歲月的風塵染白鬢發(fā)之際,回眸那段塵封已久的異國戀情,依然有力量用極其慘痛的語言表達出人生的悲劇,把愛與恨演繹得如此分明緊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試問除了杜拉斯,還有哪位女作家可以做到這一點?!《情人》中絕望無助的性愛,無言悲愴的離別,愛到盡頭的孤獨感,使人流涕,令人癡迷。杜拉斯,把愛情的本質(zhì)闡述得如此淋漓盡致,那份傷痛、那份傷痛到絕望的無助,那份無法理解只可體察的蒼茫恒遠的美麗,是書中最為精彩的表達,也是最為震撼讀者心靈的秘訣所在。也許,這就是杜拉斯文本的核心吧?。搹埱嗟?/div>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