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社會主義的空想"
中國近代,由于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曾出現過三次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第一次思潮的出現,就是太平天國的農業(yè)社會主義空想——《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革命前夕,地主豪強兼并土地十分嚴重。全國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數人手里,而80%的農民沒有土地。
在江淮流域、華北地區(qū),就出現了有百頃、千頃的地主;形成"田主不知耕,耕者多無田"的局面。廣大農民處于啼饑號寒之中,所以,他們都渴望著有自己的土地耕種。洪秀全為了在人間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國",于1853年冬,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短斐锂€制度》的中心內容是,要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所以洪秀全要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均天下田給天下農民耕種,以實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這個天國理想的宏圖,是它立國的綱領性文件。在中國農民戰(zhàn)爭史上,它是第一次提出了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的出現,不僅標志著農民戰(zhàn)爭發(fā)展的歷史高峰,而且是近代中國農民階級摸索救國救民道路的一次偉大嘗試。
《天朝田畝制度》以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為中心,它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和社會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它把土地分為九等,好壞平均搭配。然后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16歲以上分全份,15歲以下分半份。
它還繪制了一幅新型社會的藍圖,這就是以25家為基層單位,稱為"兩"。兩個"兩",設"兩司馬"主持。每5家設"伍長"一人。每家出1人當兵為伍卒,"有警則首領統(tǒng)之為兵,殺敵捕賊,無事則首領督之為農。"每個基層單位,建立一個"國庫","凡當收成時,兩司馬督伍長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則歸國庫,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銀錢亦然"。各家遇有婚喪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規(guī)定費用到"國庫"領?。祸姽压陋殮垙U等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也由"國庫"開支撫養(yǎng)。農民除耕種外,還要利用農閑時間飼養(yǎng)豬、雞、蠶,從事紡織、縫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
《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鼓舞著千百萬農民群眾,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爭。太平軍所到之處,出現了沒收地主、官僚的財產,焚毀田契、債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爭場面。不少地主哀聲嘆氣說:豐收"于我無份";有些地區(qū)的地主全年地租"籽粒無收"。有的地區(qū)甚至把地主的土地分掉,太平天國政權發(fā)給"田憑"。除此之外,太平天國把一些廟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沒收,分給沒有土地的農民耕種。以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政治要求。這樣一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發(fā)揮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有的地區(qū)出現了"谷物豐收"、"農安物阜"的繁榮景象。
但是,要在個體勞動、分散經營、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并絕對平均分配所有財物,這是一種空想,加上連年征戰(zhàn),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能實現的。所以,太平天國在江西、安徽等地實行比較切合實際的"照舊交糧納稅"的辦法。
在政治制度方面,實行鄉(xiāng)官制度。在太平軍的區(qū)域內摧毀了各級地方封建政權,建立起農民的革命政權。凡縣一級以上的負責人,一般都由革命軍將領擔任。地方鄉(xiāng)官由貧苦農民擔任?!短斐锂€制度》規(guī)定,地方官吏由人民選舉,"凡天下每歲一舉,以補諸官之缺"。鄉(xiāng)官如有貧污不法的,人民可以檢舉揭發(fā),隨時革退。太平天國地方政權的建立,有力地推進了革命的發(fā)展。
對于婦女政策,《天朝田畝制度》也有一些進步的規(guī)定。
婦女和男子同樣分配土地和生活資料;婦女可參與軍政事務;
設置女官,開科取士;在宗教上,婦女和男子都參加拜上帝活動。還提出禁止纏足和買賣婚姻。這樣,婦女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婦女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太平天國在婚姻上,規(guī)定"天下婚姻不論財",廢除了把婦女當作商品的買賣婚姻。太平天國發(fā)給男女自由結合的結婚證書——"合揮",上面登記著結婚人的姓名、年歲、籍貫等項目,還蓋有龍鳳圖章;這是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舉。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由于它終究是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革命,在堅持長達18年斗爭之后,終于被中外反動派聯合絞殺了。農業(yè)社會主義的理想宏圖——《天朝田畝制度》,由于受時代和階級的限制,盡管它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喊出了農民對土地渴望的呼聲,但它只能成為一種烏托邦的空想。
中國近代,由于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曾出現過三次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第一次思潮的出現,就是太平天國的農業(yè)社會主義空想——《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革命前夕,地主豪強兼并土地十分嚴重。全國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數人手里,而80%的農民沒有土地。
在江淮流域、華北地區(qū),就出現了有百頃、千頃的地主;形成"田主不知耕,耕者多無田"的局面。廣大農民處于啼饑號寒之中,所以,他們都渴望著有自己的土地耕種。洪秀全為了在人間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國",于1853年冬,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短斐锂€制度》的中心內容是,要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所以洪秀全要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均天下田給天下農民耕種,以實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這個天國理想的宏圖,是它立國的綱領性文件。在中國農民戰(zhàn)爭史上,它是第一次提出了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的出現,不僅標志著農民戰(zhàn)爭發(fā)展的歷史高峰,而且是近代中國農民階級摸索救國救民道路的一次偉大嘗試。
《天朝田畝制度》以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為中心,它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和社會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它把土地分為九等,好壞平均搭配。然后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16歲以上分全份,15歲以下分半份。
它還繪制了一幅新型社會的藍圖,這就是以25家為基層單位,稱為"兩"。兩個"兩",設"兩司馬"主持。每5家設"伍長"一人。每家出1人當兵為伍卒,"有警則首領統(tǒng)之為兵,殺敵捕賊,無事則首領督之為農。"每個基層單位,建立一個"國庫","凡當收成時,兩司馬督伍長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則歸國庫,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銀錢亦然"。各家遇有婚喪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規(guī)定費用到"國庫"領?。祸姽压陋殮垙U等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也由"國庫"開支撫養(yǎng)。農民除耕種外,還要利用農閑時間飼養(yǎng)豬、雞、蠶,從事紡織、縫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
《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鼓舞著千百萬農民群眾,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爭。太平軍所到之處,出現了沒收地主、官僚的財產,焚毀田契、債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爭場面。不少地主哀聲嘆氣說:豐收"于我無份";有些地區(qū)的地主全年地租"籽粒無收"。有的地區(qū)甚至把地主的土地分掉,太平天國政權發(fā)給"田憑"。除此之外,太平天國把一些廟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沒收,分給沒有土地的農民耕種。以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政治要求。這樣一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發(fā)揮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有的地區(qū)出現了"谷物豐收"、"農安物阜"的繁榮景象。
但是,要在個體勞動、分散經營、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并絕對平均分配所有財物,這是一種空想,加上連年征戰(zhàn),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能實現的。所以,太平天國在江西、安徽等地實行比較切合實際的"照舊交糧納稅"的辦法。
在政治制度方面,實行鄉(xiāng)官制度。在太平軍的區(qū)域內摧毀了各級地方封建政權,建立起農民的革命政權。凡縣一級以上的負責人,一般都由革命軍將領擔任。地方鄉(xiāng)官由貧苦農民擔任?!短斐锂€制度》規(guī)定,地方官吏由人民選舉,"凡天下每歲一舉,以補諸官之缺"。鄉(xiāng)官如有貧污不法的,人民可以檢舉揭發(fā),隨時革退。太平天國地方政權的建立,有力地推進了革命的發(fā)展。
對于婦女政策,《天朝田畝制度》也有一些進步的規(guī)定。
婦女和男子同樣分配土地和生活資料;婦女可參與軍政事務;
設置女官,開科取士;在宗教上,婦女和男子都參加拜上帝活動。還提出禁止纏足和買賣婚姻。這樣,婦女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婦女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太平天國在婚姻上,規(guī)定"天下婚姻不論財",廢除了把婦女當作商品的買賣婚姻。太平天國發(fā)給男女自由結合的結婚證書——"合揮",上面登記著結婚人的姓名、年歲、籍貫等項目,還蓋有龍鳳圖章;這是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舉。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由于它終究是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革命,在堅持長達18年斗爭之后,終于被中外反動派聯合絞殺了。農業(yè)社會主義的理想宏圖——《天朝田畝制度》,由于受時代和階級的限制,盡管它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喊出了農民對土地渴望的呼聲,但它只能成為一種烏托邦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