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結(jié)婚是我此生所犯的第一個真正的錯誤,那么生兒子則是我此生所犯下的第二個真正的錯誤。在那個可怕的畸形年代,我,絕對的不應(yīng)該結(jié)婚生子。
曾焰讀幼兒園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們都還小,似乎還沒有什么“異常”現(xiàn)象出現(xiàn)。。。。。。一上小學(xué)不久,曾焰被歧視、被侮辱的事件便與日俱增。那個時代把小孩子們分成了“紅五類”:工人、農(nóng)民、干部、軍人、平民五類人的子女屬之。還有“黑五類”:地主、富農(nóng)、反革命份子、壞份子、右派份子五類人的子女屬之。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在那個階級斗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畸形的、罪惡的、可怕的文化大革命歲月里。所謂“紅五類”子女生下來就高人一等。而“黑五類”子女生下來就應(yīng)該被侮辱、被歧視、被壓迫。這是從上而下的教育使然。這是長年的階級斗爭培養(yǎng)使然的社會觀念和社會道德標準。在如此觀念熏陶之下,幾歲的小孩也已經(jīng)被熏陶得根深蒂固了。紅五類的受教師優(yōu)遇,黑五類的受教師冷落,誰不這么干誰就會被視為喪失了階級立場。誰對黑五類的子女另眼相看,說不定周圍無處不再的積極分子就會去告密,上頭至少就會把賬給你記下來。。。。。。
上小學(xué)不很久,那些紅五類的仔兒們就開始給曾焰侮辱性的叫號。我們居住的這光大街本來就是貧民區(qū),清苦工人窮困平民占大多數(shù)。疲于生計。大多缺乏家庭教養(yǎng),缺乏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的熏陶。當然主要的是階級斗爭把這些人斗昏了頭。這些年來滿腦袋的階級斗爭,把殘存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也掃蕩得支離破碎了。使得階級斗爭的觀念從小也就“泛濫成災(zāi)”。小學(xué)課文里有一課是《高玉寶》這本書里的一個節(jié)選叫《半夜雞叫》,其中有個地主周扒皮。凡是黑五類的子女,其家里和地主沾了邊的,那些紅五類的子女就不叫他們的姓名,而叫他們?yōu)橹馨瞧?。曾焰的祖母是“惡霸地主”,于是那些紅五類的子女就叫曾焰為“周扒皮”。除此之外。還叫曾焰為“曾國一”,因為曾焰的老子曾國一是右派份子。對于這些叫號,老師聽見也不管,管也管不了。如此狀況,給小孩幼小的心靈帶來多大的傷害,多大的壓抑,那是可想而知。。。。。。更有甚者。一天下午。我正在那小店里低頭忙碌。外邊大街上。十多個小孩反翦著一個小孩,大聲呼吼著有聲有色的、轟轟烈烈的、游街示眾。當然引得滿街不少人看熱鬧。我一看。中間被反翦的小孩正是曾焰。真是忿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是特意從我這小店前面經(jīng)過,以之來羞辱曾焰也羞辱我的。我順手抓起一根扁擔,大吼一聲向那十多個兔崽子沖了去。小兔崽子們被我的瘋狂的突如其來的攻擊,嚇的魂飛魄散,沒命的拔腿四外逃竄,我瘋狂的窮追猛趕。。。。。。把一個小兔崽子從光大街追過了新橋,有幾里路之遙,他跑不動了,我也跑不動了,他在釜溪河邊濱江路的欄桿下蹲下來。。。。。。跑?。∨馨。∧闩艿眠^今天跑不脫明天。叫什么名字,說!他說了。欺侮曾焰,誰的主意?不是我不是我。。。。?!,F(xiàn)在交給你一個任務(wù),聽清楚了。告訴今天那十幾個龜兒子,那個敢再欺侮曾焰,老子要他的腦殼。聽清楚沒有?聽清楚了。說不說得到?說得到。今天放了你。作沒作到。明天店子上來回話。。。。。。我從小就懂的寬厚待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然而到了狼窩你得學(xué)狼嗥,不得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必須保護曾焰。我不保護他誰來保護他?沒有其他的辦法。找老師,找家長,沒有用,能有用嗎?反而會惹來更多的麻煩。。。。。。殊不知,從此之后,那些小兔崽子們再也不敢聚眾起來欺侮曾焰了。曾焰也學(xué)著反抗,當然是受了我的行動影響,跟敢于欺侮他的斗爭,沒有辦法呀。你軟弱可欺。他就要在你頭上拉屎撒尿啊,你能怎么辦呢?那是那個社會逼出來的??!為什么要逆來順受??
最焦心的是沒有辦法輔導(dǎo)曾焰的學(xué)習。為生計所迫,每天必須在小店里勞動十四、五個小時,每晚都得半夜三更的才能收攤。天天如斯,實在拿不出半點時間來管曾焰的學(xué)習。。。。。。有個上海崽兒。拿了個乒乓球世界單打冠軍。聽說他老子也是個右派份子。曾焰?zhèn)€子長得很高,比同年齡的娃兒要高一個腦袋。身手靈活,又是左撇子,還喜歡打乒乓球。。。。。。李石鋒有五子、三女。被打成右派份子之后,和他愛人萬詠非雙方“自愿”離婚。兒女全都跟了媽。也就不認李石鋒這個老子了。當時是不敢認。叫作“劃清界限”。我那小店聲名遠播之后。李石鋒的前夫人,以及三、四、五、六都成了小店的老顧主,常常前來光顧。不免和李石鋒懈逅相遇。特別是老四,從此每個月都要買點糖果之類去李石鋒住的那個窩探望一番。哎!李石鋒住的那個窩,真比乞丐住的還不如。他出院之后,我去看望過他。他本來和十多個工人住在一間大房間里。出院之后,大家都心存恐懼。李石鋒也說:我這肺病,肺穿孔,正是“開放期”,有傳染性。但又無處可搬。這個難題這些工人當然無能解決。李石鋒說:廁所旁邊那間豬圈,現(xiàn)在也不喂豬了,打掃打掃,我搬到那里去住,行不行呢?。十多個工人當然求之不得,那豬圈多年不用不管。頂也漏了,墻是老古式的泥筑的,塌了一角,頗有點“青山正補墻頭缺”的余味吧。幾個工人在那以前豬睡覺的石板上面攤了幾張木板,再加上稻草鋪了床。用幾塊石頭胡亂砌了個堆聊作“字臺”。因為李石鋒“惡習難改”,要“偷偷的”去寫點東西。其他還有一個爐子,他自己不會煮飯只偶爾燒燒。此外便無有他物了。。。。。。我去的時候,滿屋潮濕霉臭味。旁邊廁所的臭味還不時襲來。我說,怎么搬到這么個地方來了?李石鋒說:圖個清靜。沒有監(jiān)視的耳目。清閑!“躲進小‘陋’成一統(tǒng),管它春夏與秋冬”!我說:這陋室也太陋了嗎?李石鋒說,所以,沒有任何人來打擾,那個監(jiān)視的人這道門他都不“敢”進來,牛棚、豬圈同樣的可以樂在其中。。。。。。在這間豬圈里,李石鋒一直住到“落實政策”才搬離它去。。。。。。李石鋒的老六喜歡打乒乓球。打得還不錯,是市體校和區(qū)體校的乒乓隊的業(yè)余陪練。他知道我想讓曾焰去體校打乒乓球。便帶曾焰去體校打了幾回。還主動的去向那乒乓教練推薦。那教練不敢收人。沒有那么大的權(quán)力,必須要體委主任點頭才行。。。。。。得知那體委主任以前在統(tǒng)戰(zhàn)部工作過。于是我想起了鄒永揚。這些年來,鄒永揚也成了我這小店的老主顧,他帶著全家兒女們來作衣服。還要求他的兒女們都叫我曾伯伯,很平等相待。。。。。。我去找鄒永揚,這時他依然是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的科長,沒有“進步”,我向鄒永揚說明緣由,鄒永揚答應(yīng)去作工作。。。。。。因了鄒永揚親自出面斡旋,不久。曾焰去了區(qū)業(yè)余體校乒乓球隊。當時自貢市乒乓球隊打出了個童玲,后來自貢市的跳水隊又跳出了個高敏。拿回來許多個世界冠軍的金牌,被譽為世界跳水皇后,世界上稱之女子跳水的“高敏時代”。自貢市體校之類當然很以之為光榮。體操也出了全國冠軍。加之那些年“讀書無用論”泛濫全國。那些年音樂也不吃香。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出世”。不象而今唱歌成了可以發(fā)大財?shù)男挟敗?。。。。。所以“打體育”成了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最熱門途徑。殊不知“金字塔”規(guī)律在“打體育”這門行當里,體現(xiàn)的最為殘酷。全國有多少個業(yè)余體校?又有多少萬個乒乓球“培養(yǎng)尖子”?殘酷的大運動量訓(xùn)練,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頭?還有著多少多少意想不到的磨難和各種人為的艱難險阻?最后攀登上到那金字塔尖上,才能打出一個全國冠軍來。絕大多數(shù)的“培養(yǎng)尖子”,被打下去了,被淘汰了,很有點“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壯烈??!即使如此,業(yè)余體校的門檻依然是非常的高。全國大學(xué)停止招生,林彪的“知識越多越發(fā)動”,反右派、反右傾、拔白旗、打倒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全都是知識分子倒霉?!按虻乖诘?,再踏上一只腳,叫你永世不得翻身!”這是造反派對待知識分子的政策。如此一來,讀書還有用嗎?“讀書無用論”因此產(chǎn)生。業(yè)余體校的門檻也就日益增高。不少當官的都把娃兒送了去。名額只有那么多,經(jīng)費很有限,絕對不能超額。如果不是鄒永揚科長出面斡旋。曾焰肯定是無法擠得進去的。。。。。。在區(qū)體校打了兩年多乒乓球,又去了市業(yè)余體校乒乓球隊。當時乒乓球已經(jīng)被稱之為國球。拿過多次世界冠軍。大球上不去,所以把這小球的驕傲讓國人共享。那時的乒乓球已經(jīng)有兩種打法,或者說兩大門派:橫握拍和直握拍。橫握拍是從歐洲來的,以削球以守為基調(diào)。直握拍是中國人的打法,以快速攻擊為基調(diào)。一個球隊必須兩種打法的隊員都兼而有之。訓(xùn)練時候有攻的、有守的才行。省里來了個姓高的教練。他是直拍快攻型的打法,特別到下面來物色隊員去省體校。他當然是來找直拍快攻型打法的。不幾天,高教練便看中了曾焰。左撇、直握、快攻、中國式的標準打法。中國好幾個打出世界冠軍的都是左撇、直握、快攻。加之曾焰?zhèn)€子高,當時十二三歲已經(jīng)一米七了,加之身手敏捷、靈活。正是他最理想的人選。高教練便向自貢市市體校提出來。要帶曾焰到省體校去。市體校一查,說曾焰的父親是個右派份子,不行,實際上是他們想送一個橫拍的親戚上去。高教練當然不要這橫拍的。。。。。。雙方堅持,都不讓步。高教練只得向省里請示。向省里請求要一橫、一直,增加一個去的名額,其目的是無論如何也要把曾焰弄上去。高教練認為象曾焰這樣的條件太難得找到了。。。。。。最后。這位高教練忿而離去。他們終究還是把那橫拍的弄上去了。。。。。。打了六年多的乒乓球。落得個連市也出不了。這乒乓球還有什么打的呢?當然對曾焰帶來莫大的打擊。曾焰說。不想再打下去了。不打就不打吧。于是自己終止了去體校的訓(xùn)練。。。。。。
這時候,伍叔華已經(jīng)患上了肝炎進而轉(zhuǎn)為肝硬化。那年月,釜溪河河水污染非常的嚴重。自貢市已經(jīng)成了全國著名的“肝炎城市”。鹽廠、特別是幾大化工廠都是最可怕的污染原。當時全市老百性中傳聞有一個“笑話”:說是把釜溪河里的水拿到聯(lián)合國去化驗,當時中國與外面世界膈絕,外面稱之為“鐵幕里的中國”。所以老百性們對聯(lián)合國還是知道的,至于還有什么世界衛(wèi)生組織之類,就不甚了了。對于中國鐵幕外的事情,小老百性實在是陌生,知之甚少?!缎氯A通訊社》有個《參考消息》報。最先是只發(fā)到地、師級干部,漸漸的擴大范圍,七十年代仍在限制發(fā)行。小老百性是不能訂閱的,其實《參考消息》報依然是《新華通訊社》經(jīng)過選擇而發(fā)的一些外國報刊上的訊息而已。。。。。?!靶υ挕闭f:把釜溪河水化驗之后,聯(lián)合國的人問:住在那里的人死沒死絕???這笑話似乎有點殘酷的自嘲吧!當然也可見人們對于釜溪河水之恐怖心情。。。。。。當時由于與外面世界膈絕,加之知識分子正倒霉,醫(yī)生、醫(yī)藥服務(wù)對象主要是為統(tǒng)治階層服務(wù)。藥廠停產(chǎn),所以許多藥物都缺。對于治療肝炎,基本上沒有什么有效之法,也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肝硬化在當時于一般老百性而言也就成了不治之癥了。然而,伍叔華有“聯(lián)單”。小學(xué)教師屬于全民所有制,看病除了自己出八分錢掛號費之外。一切可以由公家出錢。這在當時社會上稱之為“有享受”的人。在全國人民中只能占百分之幾的少數(shù)吧。而對于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絕大多數(shù)“沒有享受”的人而言。那是很值得羨慕的。男女搞對象時候,都得相互暗中打聽一下對方是否“有享受”,成了婚嫁去考慮的條件之一??梢娚鐣^念對之的重視程度了。伍叔華既然有“享受”。那當然就得去享受。如此吃公家,叫作“不吃白不吃”。所以每隔兩、三天就得上醫(yī)院去看病。那時候醫(yī)生、護士服務(wù)態(tài)度都不好。救死扶傷,成了一句空話。一切人一切事,都“看人打麻糖”!小老百性到任何地方都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小學(xué)教師還被加上“窮酸”,在瞧不上眼之外還要加上“討厭”。由于醫(yī)院、醫(yī)生都特別的少,當時也根本不允許私人開診所之類,看病只能去醫(yī)院。病人又多,所以一進醫(yī)院便是連串的“排輪子”:桂號要排輪子,看醫(yī)生要排輪子,算賬要排輪子,取藥要排輪子??匆淮尾≈辽俚冒胩?。經(jīng)常都要我陪同她一起去醫(yī)院。這一去半天。我怎么“消耗”得起。。。。。。沒有辦法,只得主動去結(jié)交。那時候老百性去結(jié)交人除了送禮便只能講“交換”。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沒錢去送禮,能給人的方便無非是在來找我作衣服的時候,把取貨時間極力縮短,找最好的縫紉工去制作,盡量裁剪精細、制作精細。如此而已。然而就憑借了這些。結(jié)交了不少人:醫(yī)生、護士、藥房。。。。。。結(jié)果是可以不去排輪子,把需得半天才能了結(jié)的事,半個鐘頭就能了結(jié)。這有點缺乏“公共道德”吧,“公共道德”幾個錢一斤?我的時間得去剪布,剪布才能換來飯吃。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嘴巴,還有小店里那十幾個人連同其家人的幾十張嘴巴,都在等著我手中這把剪刀去作業(yè)呢。必須對那幾十張嘴巴講“道德”,吃飯才是最偉大的真理最道德的道德!我敢于懈怠嗎?實在是不能??!何況,許多人都不排輪子,無處不存在這種“開后門”?!鞍讼蛇^海,各顯神通”。在公共道德不值錢的那個社會現(xiàn)實里。你去講公共道德,那就成了傻瓜。有如那些年全國大、小城市“擠公共汽車”一樣,不去擠,你就上不了車。你就上不了班。你就得挨扣獎金、扣工資,你能不去擠嗎?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嘗到過擠公共汽車的滋味。一天要去擠多少次,蜂擁而上,真是擠得你死我活,站在旁邊不去擠,永遠也上不了車,現(xiàn)在而今的年輕人,滿街的“的士”,招手即來,真是天上地下。。。。。。伍叔華天天吃藥,兩三天要去看一次病。病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漸漸加重。。。。。。
上山下鄉(xiāng)搞了好多年,不僅沒有給城里人減輕負擔,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負擔外加無限的焦慮。增加了更多的經(jīng)濟負擔〔因為城里的家長,大多得給農(nóng)村的知青一些錢、糧的補助〕還得加上精神負擔。民怨七、八十度吧還沒有達到沸騰的高度。。。。。。為了緩和一下不斷沸騰的民怨。不得不出臺了個“頂替”政策。也就是城里的無論工人、職員、干部。。。。。。無論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乃至街道工業(yè)。只要你退休,你那個“缺”就可以換一個子女回來去“填補”。無論是在農(nóng)村的、城市的都可以去“填補”。去“頂替”那個“飯碗”。管它是個“金飯碗”、“鐵飯碗”、還是木頭飯碗??傊辛藗€飯碗。而在農(nóng)村那是沒有飯碗的。政策一出臺,所有的大、小城市都“沸騰”起來了。凡有子女在農(nóng)村的都想方設(shè)法怎樣去搞個頂替名額,把在農(nóng)村的兒女弄回城。于是“頂替”、變相“頂替”、比如有一等無兒無女的卻又有那么一個“飯碗”指標的,當然就成了當權(quán)者可以用來為誰“頂替”的用場。不到退休年齡,提前退休,沒有病,去想方設(shè)法辦個病休。。。。。。家家都在謀劃頂替,戶戶都在忙碌頂替。。。。。。老百性盡量發(fā)揮聰明才智。用盡各種手段,爭分奪秒的去為子女乘“頂替”之風,去為子女抓到一只“飯碗”。那年代,政策多變,土政策,朝令夕改,加上當權(quán)者胡作非為、偷梁換柱、李代桃僵。。。。。。所以那“頂替”之年。真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緊張而又激烈。。。。。。加上有些家庭,還出現(xiàn)“窩里斗”,一個退休名額,兩個子女的;兩個退休名額,三個子女的。于父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于子女而言,有互相謙讓的、有互相爭奪的、“二桃殺三士”的今古奇觀都有的。。。。。。伍叔華雖然惡病纏身。也奔波于“頂替”這一她視之為天大的事。退休年齡雖然尚沒到,但還是較為順利的辦了個“因病退休”,首先有了一個退休的可供頂替的名額。老三、老四都在農(nóng)村。而頂替的名額卻只有她的一個。老三要年長兩歲,照理應(yīng)該先回來。而老四所在的范店公社,在大渡河畔,小涼山邊緣地帶,崇山峻嶺,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長年都只能吃包谷羹羹。如果回不來,就讓老四吃一輩子包谷羹羹嗎?。。。。。。把老三、老四都叫回來了。要他們自己商量,他們不象有的人家那樣互相去爭奪頂替名額。兩個都互相讓,老三堅決要老四頂替,老四堅決要老三頂替。決斷不下,而事情又不容拖延。。。。。。老四毅然回范店公社去了。剩下老三,只得趕快為老三辦理了頂替手續(xù),弄去準備當小學(xué)教師。。。。。。老四仍然留在農(nóng)村,這成了伍叔華日夜焦慮的大事,經(jīng)常徹夜無眠,。。。。。這種狀況當然對于她的肝病非常有害。。。。。。這時候想到了她三姐還有一個“飯碗”可以頂替。經(jīng)過了多翻哀求。她三姐答應(yīng)了提前去辦個病退。讓老四來頂替。于是趕快寫“抱約”,當然時間得寫成十多年以前“抱養(yǎng)”的,實際上是搞的個假“抱約”。因為必須是子女才能頂替,之類方法是當年各種手段之一種而已。。。。。。老四終于也頂替回來了。只有一個曾焰年歲還小。予她而言。應(yīng)該說暫時已無什么“后顧之憂”了。而此時她的病況也已每況愈下。
曾焰讀幼兒園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們都還小,似乎還沒有什么“異常”現(xiàn)象出現(xiàn)。。。。。。一上小學(xué)不久,曾焰被歧視、被侮辱的事件便與日俱增。那個時代把小孩子們分成了“紅五類”:工人、農(nóng)民、干部、軍人、平民五類人的子女屬之。還有“黑五類”:地主、富農(nóng)、反革命份子、壞份子、右派份子五類人的子女屬之。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在那個階級斗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畸形的、罪惡的、可怕的文化大革命歲月里。所謂“紅五類”子女生下來就高人一等。而“黑五類”子女生下來就應(yīng)該被侮辱、被歧視、被壓迫。這是從上而下的教育使然。這是長年的階級斗爭培養(yǎng)使然的社會觀念和社會道德標準。在如此觀念熏陶之下,幾歲的小孩也已經(jīng)被熏陶得根深蒂固了。紅五類的受教師優(yōu)遇,黑五類的受教師冷落,誰不這么干誰就會被視為喪失了階級立場。誰對黑五類的子女另眼相看,說不定周圍無處不再的積極分子就會去告密,上頭至少就會把賬給你記下來。。。。。。
上小學(xué)不很久,那些紅五類的仔兒們就開始給曾焰侮辱性的叫號。我們居住的這光大街本來就是貧民區(qū),清苦工人窮困平民占大多數(shù)。疲于生計。大多缺乏家庭教養(yǎng),缺乏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的熏陶。當然主要的是階級斗爭把這些人斗昏了頭。這些年來滿腦袋的階級斗爭,把殘存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也掃蕩得支離破碎了。使得階級斗爭的觀念從小也就“泛濫成災(zāi)”。小學(xué)課文里有一課是《高玉寶》這本書里的一個節(jié)選叫《半夜雞叫》,其中有個地主周扒皮。凡是黑五類的子女,其家里和地主沾了邊的,那些紅五類的子女就不叫他們的姓名,而叫他們?yōu)橹馨瞧?。曾焰的祖母是“惡霸地主”,于是那些紅五類的子女就叫曾焰為“周扒皮”。除此之外。還叫曾焰為“曾國一”,因為曾焰的老子曾國一是右派份子。對于這些叫號,老師聽見也不管,管也管不了。如此狀況,給小孩幼小的心靈帶來多大的傷害,多大的壓抑,那是可想而知。。。。。。更有甚者。一天下午。我正在那小店里低頭忙碌。外邊大街上。十多個小孩反翦著一個小孩,大聲呼吼著有聲有色的、轟轟烈烈的、游街示眾。當然引得滿街不少人看熱鬧。我一看。中間被反翦的小孩正是曾焰。真是忿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是特意從我這小店前面經(jīng)過,以之來羞辱曾焰也羞辱我的。我順手抓起一根扁擔,大吼一聲向那十多個兔崽子沖了去。小兔崽子們被我的瘋狂的突如其來的攻擊,嚇的魂飛魄散,沒命的拔腿四外逃竄,我瘋狂的窮追猛趕。。。。。。把一個小兔崽子從光大街追過了新橋,有幾里路之遙,他跑不動了,我也跑不動了,他在釜溪河邊濱江路的欄桿下蹲下來。。。。。。跑?。∨馨。∧闩艿眠^今天跑不脫明天。叫什么名字,說!他說了。欺侮曾焰,誰的主意?不是我不是我。。。。?!,F(xiàn)在交給你一個任務(wù),聽清楚了。告訴今天那十幾個龜兒子,那個敢再欺侮曾焰,老子要他的腦殼。聽清楚沒有?聽清楚了。說不說得到?說得到。今天放了你。作沒作到。明天店子上來回話。。。。。。我從小就懂的寬厚待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然而到了狼窩你得學(xué)狼嗥,不得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必須保護曾焰。我不保護他誰來保護他?沒有其他的辦法。找老師,找家長,沒有用,能有用嗎?反而會惹來更多的麻煩。。。。。。殊不知,從此之后,那些小兔崽子們再也不敢聚眾起來欺侮曾焰了。曾焰也學(xué)著反抗,當然是受了我的行動影響,跟敢于欺侮他的斗爭,沒有辦法呀。你軟弱可欺。他就要在你頭上拉屎撒尿啊,你能怎么辦呢?那是那個社會逼出來的??!為什么要逆來順受??
最焦心的是沒有辦法輔導(dǎo)曾焰的學(xué)習。為生計所迫,每天必須在小店里勞動十四、五個小時,每晚都得半夜三更的才能收攤。天天如斯,實在拿不出半點時間來管曾焰的學(xué)習。。。。。。有個上海崽兒。拿了個乒乓球世界單打冠軍。聽說他老子也是個右派份子。曾焰?zhèn)€子長得很高,比同年齡的娃兒要高一個腦袋。身手靈活,又是左撇子,還喜歡打乒乓球。。。。。。李石鋒有五子、三女。被打成右派份子之后,和他愛人萬詠非雙方“自愿”離婚。兒女全都跟了媽。也就不認李石鋒這個老子了。當時是不敢認。叫作“劃清界限”。我那小店聲名遠播之后。李石鋒的前夫人,以及三、四、五、六都成了小店的老顧主,常常前來光顧。不免和李石鋒懈逅相遇。特別是老四,從此每個月都要買點糖果之類去李石鋒住的那個窩探望一番。哎!李石鋒住的那個窩,真比乞丐住的還不如。他出院之后,我去看望過他。他本來和十多個工人住在一間大房間里。出院之后,大家都心存恐懼。李石鋒也說:我這肺病,肺穿孔,正是“開放期”,有傳染性。但又無處可搬。這個難題這些工人當然無能解決。李石鋒說:廁所旁邊那間豬圈,現(xiàn)在也不喂豬了,打掃打掃,我搬到那里去住,行不行呢?。十多個工人當然求之不得,那豬圈多年不用不管。頂也漏了,墻是老古式的泥筑的,塌了一角,頗有點“青山正補墻頭缺”的余味吧。幾個工人在那以前豬睡覺的石板上面攤了幾張木板,再加上稻草鋪了床。用幾塊石頭胡亂砌了個堆聊作“字臺”。因為李石鋒“惡習難改”,要“偷偷的”去寫點東西。其他還有一個爐子,他自己不會煮飯只偶爾燒燒。此外便無有他物了。。。。。。我去的時候,滿屋潮濕霉臭味。旁邊廁所的臭味還不時襲來。我說,怎么搬到這么個地方來了?李石鋒說:圖個清靜。沒有監(jiān)視的耳目。清閑!“躲進小‘陋’成一統(tǒng),管它春夏與秋冬”!我說:這陋室也太陋了嗎?李石鋒說,所以,沒有任何人來打擾,那個監(jiān)視的人這道門他都不“敢”進來,牛棚、豬圈同樣的可以樂在其中。。。。。。在這間豬圈里,李石鋒一直住到“落實政策”才搬離它去。。。。。。李石鋒的老六喜歡打乒乓球。打得還不錯,是市體校和區(qū)體校的乒乓隊的業(yè)余陪練。他知道我想讓曾焰去體校打乒乓球。便帶曾焰去體校打了幾回。還主動的去向那乒乓教練推薦。那教練不敢收人。沒有那么大的權(quán)力,必須要體委主任點頭才行。。。。。。得知那體委主任以前在統(tǒng)戰(zhàn)部工作過。于是我想起了鄒永揚。這些年來,鄒永揚也成了我這小店的老主顧,他帶著全家兒女們來作衣服。還要求他的兒女們都叫我曾伯伯,很平等相待。。。。。。我去找鄒永揚,這時他依然是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的科長,沒有“進步”,我向鄒永揚說明緣由,鄒永揚答應(yīng)去作工作。。。。。。因了鄒永揚親自出面斡旋,不久。曾焰去了區(qū)業(yè)余體校乒乓球隊。當時自貢市乒乓球隊打出了個童玲,后來自貢市的跳水隊又跳出了個高敏。拿回來許多個世界冠軍的金牌,被譽為世界跳水皇后,世界上稱之女子跳水的“高敏時代”。自貢市體校之類當然很以之為光榮。體操也出了全國冠軍。加之那些年“讀書無用論”泛濫全國。那些年音樂也不吃香。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出世”。不象而今唱歌成了可以發(fā)大財?shù)男挟敗?。。。。。所以“打體育”成了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最熱門途徑。殊不知“金字塔”規(guī)律在“打體育”這門行當里,體現(xiàn)的最為殘酷。全國有多少個業(yè)余體校?又有多少萬個乒乓球“培養(yǎng)尖子”?殘酷的大運動量訓(xùn)練,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頭?還有著多少多少意想不到的磨難和各種人為的艱難險阻?最后攀登上到那金字塔尖上,才能打出一個全國冠軍來。絕大多數(shù)的“培養(yǎng)尖子”,被打下去了,被淘汰了,很有點“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壯烈??!即使如此,業(yè)余體校的門檻依然是非常的高。全國大學(xué)停止招生,林彪的“知識越多越發(fā)動”,反右派、反右傾、拔白旗、打倒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全都是知識分子倒霉?!按虻乖诘?,再踏上一只腳,叫你永世不得翻身!”這是造反派對待知識分子的政策。如此一來,讀書還有用嗎?“讀書無用論”因此產(chǎn)生。業(yè)余體校的門檻也就日益增高。不少當官的都把娃兒送了去。名額只有那么多,經(jīng)費很有限,絕對不能超額。如果不是鄒永揚科長出面斡旋。曾焰肯定是無法擠得進去的。。。。。。在區(qū)體校打了兩年多乒乓球,又去了市業(yè)余體校乒乓球隊。當時乒乓球已經(jīng)被稱之為國球。拿過多次世界冠軍。大球上不去,所以把這小球的驕傲讓國人共享。那時的乒乓球已經(jīng)有兩種打法,或者說兩大門派:橫握拍和直握拍。橫握拍是從歐洲來的,以削球以守為基調(diào)。直握拍是中國人的打法,以快速攻擊為基調(diào)。一個球隊必須兩種打法的隊員都兼而有之。訓(xùn)練時候有攻的、有守的才行。省里來了個姓高的教練。他是直拍快攻型的打法,特別到下面來物色隊員去省體校。他當然是來找直拍快攻型打法的。不幾天,高教練便看中了曾焰。左撇、直握、快攻、中國式的標準打法。中國好幾個打出世界冠軍的都是左撇、直握、快攻。加之曾焰?zhèn)€子高,當時十二三歲已經(jīng)一米七了,加之身手敏捷、靈活。正是他最理想的人選。高教練便向自貢市市體校提出來。要帶曾焰到省體校去。市體校一查,說曾焰的父親是個右派份子,不行,實際上是他們想送一個橫拍的親戚上去。高教練當然不要這橫拍的。。。。。。雙方堅持,都不讓步。高教練只得向省里請示。向省里請求要一橫、一直,增加一個去的名額,其目的是無論如何也要把曾焰弄上去。高教練認為象曾焰這樣的條件太難得找到了。。。。。。最后。這位高教練忿而離去。他們終究還是把那橫拍的弄上去了。。。。。。打了六年多的乒乓球。落得個連市也出不了。這乒乓球還有什么打的呢?當然對曾焰帶來莫大的打擊。曾焰說。不想再打下去了。不打就不打吧。于是自己終止了去體校的訓(xùn)練。。。。。。
這時候,伍叔華已經(jīng)患上了肝炎進而轉(zhuǎn)為肝硬化。那年月,釜溪河河水污染非常的嚴重。自貢市已經(jīng)成了全國著名的“肝炎城市”。鹽廠、特別是幾大化工廠都是最可怕的污染原。當時全市老百性中傳聞有一個“笑話”:說是把釜溪河里的水拿到聯(lián)合國去化驗,當時中國與外面世界膈絕,外面稱之為“鐵幕里的中國”。所以老百性們對聯(lián)合國還是知道的,至于還有什么世界衛(wèi)生組織之類,就不甚了了。對于中國鐵幕外的事情,小老百性實在是陌生,知之甚少?!缎氯A通訊社》有個《參考消息》報。最先是只發(fā)到地、師級干部,漸漸的擴大范圍,七十年代仍在限制發(fā)行。小老百性是不能訂閱的,其實《參考消息》報依然是《新華通訊社》經(jīng)過選擇而發(fā)的一些外國報刊上的訊息而已。。。。。?!靶υ挕闭f:把釜溪河水化驗之后,聯(lián)合國的人問:住在那里的人死沒死絕???這笑話似乎有點殘酷的自嘲吧!當然也可見人們對于釜溪河水之恐怖心情。。。。。。當時由于與外面世界膈絕,加之知識分子正倒霉,醫(yī)生、醫(yī)藥服務(wù)對象主要是為統(tǒng)治階層服務(wù)。藥廠停產(chǎn),所以許多藥物都缺。對于治療肝炎,基本上沒有什么有效之法,也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肝硬化在當時于一般老百性而言也就成了不治之癥了。然而,伍叔華有“聯(lián)單”。小學(xué)教師屬于全民所有制,看病除了自己出八分錢掛號費之外。一切可以由公家出錢。這在當時社會上稱之為“有享受”的人。在全國人民中只能占百分之幾的少數(shù)吧。而對于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絕大多數(shù)“沒有享受”的人而言。那是很值得羨慕的。男女搞對象時候,都得相互暗中打聽一下對方是否“有享受”,成了婚嫁去考慮的條件之一??梢娚鐣^念對之的重視程度了。伍叔華既然有“享受”。那當然就得去享受。如此吃公家,叫作“不吃白不吃”。所以每隔兩、三天就得上醫(yī)院去看病。那時候醫(yī)生、護士服務(wù)態(tài)度都不好。救死扶傷,成了一句空話。一切人一切事,都“看人打麻糖”!小老百性到任何地方都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小學(xué)教師還被加上“窮酸”,在瞧不上眼之外還要加上“討厭”。由于醫(yī)院、醫(yī)生都特別的少,當時也根本不允許私人開診所之類,看病只能去醫(yī)院。病人又多,所以一進醫(yī)院便是連串的“排輪子”:桂號要排輪子,看醫(yī)生要排輪子,算賬要排輪子,取藥要排輪子??匆淮尾≈辽俚冒胩?。經(jīng)常都要我陪同她一起去醫(yī)院。這一去半天。我怎么“消耗”得起。。。。。。沒有辦法,只得主動去結(jié)交。那時候老百性去結(jié)交人除了送禮便只能講“交換”。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沒錢去送禮,能給人的方便無非是在來找我作衣服的時候,把取貨時間極力縮短,找最好的縫紉工去制作,盡量裁剪精細、制作精細。如此而已。然而就憑借了這些。結(jié)交了不少人:醫(yī)生、護士、藥房。。。。。。結(jié)果是可以不去排輪子,把需得半天才能了結(jié)的事,半個鐘頭就能了結(jié)。這有點缺乏“公共道德”吧,“公共道德”幾個錢一斤?我的時間得去剪布,剪布才能換來飯吃。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嘴巴,還有小店里那十幾個人連同其家人的幾十張嘴巴,都在等著我手中這把剪刀去作業(yè)呢。必須對那幾十張嘴巴講“道德”,吃飯才是最偉大的真理最道德的道德!我敢于懈怠嗎?實在是不能??!何況,許多人都不排輪子,無處不存在這種“開后門”?!鞍讼蛇^海,各顯神通”。在公共道德不值錢的那個社會現(xiàn)實里。你去講公共道德,那就成了傻瓜。有如那些年全國大、小城市“擠公共汽車”一樣,不去擠,你就上不了車。你就上不了班。你就得挨扣獎金、扣工資,你能不去擠嗎?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嘗到過擠公共汽車的滋味。一天要去擠多少次,蜂擁而上,真是擠得你死我活,站在旁邊不去擠,永遠也上不了車,現(xiàn)在而今的年輕人,滿街的“的士”,招手即來,真是天上地下。。。。。。伍叔華天天吃藥,兩三天要去看一次病。病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漸漸加重。。。。。。
上山下鄉(xiāng)搞了好多年,不僅沒有給城里人減輕負擔,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負擔外加無限的焦慮。增加了更多的經(jīng)濟負擔〔因為城里的家長,大多得給農(nóng)村的知青一些錢、糧的補助〕還得加上精神負擔。民怨七、八十度吧還沒有達到沸騰的高度。。。。。。為了緩和一下不斷沸騰的民怨。不得不出臺了個“頂替”政策。也就是城里的無論工人、職員、干部。。。。。。無論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乃至街道工業(yè)。只要你退休,你那個“缺”就可以換一個子女回來去“填補”。無論是在農(nóng)村的、城市的都可以去“填補”。去“頂替”那個“飯碗”。管它是個“金飯碗”、“鐵飯碗”、還是木頭飯碗??傊辛藗€飯碗。而在農(nóng)村那是沒有飯碗的。政策一出臺,所有的大、小城市都“沸騰”起來了。凡有子女在農(nóng)村的都想方設(shè)法怎樣去搞個頂替名額,把在農(nóng)村的兒女弄回城。于是“頂替”、變相“頂替”、比如有一等無兒無女的卻又有那么一個“飯碗”指標的,當然就成了當權(quán)者可以用來為誰“頂替”的用場。不到退休年齡,提前退休,沒有病,去想方設(shè)法辦個病休。。。。。。家家都在謀劃頂替,戶戶都在忙碌頂替。。。。。。老百性盡量發(fā)揮聰明才智。用盡各種手段,爭分奪秒的去為子女乘“頂替”之風,去為子女抓到一只“飯碗”。那年代,政策多變,土政策,朝令夕改,加上當權(quán)者胡作非為、偷梁換柱、李代桃僵。。。。。。所以那“頂替”之年。真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緊張而又激烈。。。。。。加上有些家庭,還出現(xiàn)“窩里斗”,一個退休名額,兩個子女的;兩個退休名額,三個子女的。于父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于子女而言,有互相謙讓的、有互相爭奪的、“二桃殺三士”的今古奇觀都有的。。。。。。伍叔華雖然惡病纏身。也奔波于“頂替”這一她視之為天大的事。退休年齡雖然尚沒到,但還是較為順利的辦了個“因病退休”,首先有了一個退休的可供頂替的名額。老三、老四都在農(nóng)村。而頂替的名額卻只有她的一個。老三要年長兩歲,照理應(yīng)該先回來。而老四所在的范店公社,在大渡河畔,小涼山邊緣地帶,崇山峻嶺,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長年都只能吃包谷羹羹。如果回不來,就讓老四吃一輩子包谷羹羹嗎?。。。。。。把老三、老四都叫回來了。要他們自己商量,他們不象有的人家那樣互相去爭奪頂替名額。兩個都互相讓,老三堅決要老四頂替,老四堅決要老三頂替。決斷不下,而事情又不容拖延。。。。。。老四毅然回范店公社去了。剩下老三,只得趕快為老三辦理了頂替手續(xù),弄去準備當小學(xué)教師。。。。。。老四仍然留在農(nóng)村,這成了伍叔華日夜焦慮的大事,經(jīng)常徹夜無眠,。。。。。這種狀況當然對于她的肝病非常有害。。。。。。這時候想到了她三姐還有一個“飯碗”可以頂替。經(jīng)過了多翻哀求。她三姐答應(yīng)了提前去辦個病退。讓老四來頂替。于是趕快寫“抱約”,當然時間得寫成十多年以前“抱養(yǎng)”的,實際上是搞的個假“抱約”。因為必須是子女才能頂替,之類方法是當年各種手段之一種而已。。。。。。老四終于也頂替回來了。只有一個曾焰年歲還小。予她而言。應(yīng)該說暫時已無什么“后顧之憂”了。而此時她的病況也已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