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人物

伯恩斯坦:從過往的語法看音樂的未來圖景

倫納德伯恩斯坦(1918—1990)是指揮巨匠,古典樂大師。曾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并帶領該團進入黃金時代,指揮過全球主要管弦樂團,一手推廣并復興了馬勒的作品。

2023-08-22

澎湃新聞

法醫(yī)秦明:我寫作初衷和立身根本都是法醫(yī)這個職業(yè)

法醫(yī)秦明的讀者見面會是上海書展最火爆的簽售會之一,友誼會堂8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門外等待簽售的隊伍排了一圈又一圈。

2023-08-22

澎湃新聞

孫詒讓——古典傳統(tǒng)與時代變局間的行走者

孫詒讓(1848—1908), 字仲容,別號籀庼,溫州瑞安人。他在經學、子學、考據學以及地方文獻整理等傳統(tǒng)學術領域造詣精深,成就斐然,與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被譽為“晚…

2023-08-22

澎湃新聞

形象:別人眼中和自己眼中的馬克斯·韋伯

1920年6月14日,在彼時革命風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場薄暮時分的雷雨降下,最后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馬克斯韋伯的生命。

2023-08-20

南非行紀:羅德斯形象的變遷

塞西爾羅德斯是英帝國和南部非洲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雖然體弱多病,只活了49歲,但他追逐財富的狂熱、擴張主義性格、建立龐大帝國的雄心和驚人的行動力、執(zhí)行力使之成為歷史研究…

2023-08-20

澎湃新聞

訪談田耳:相對于無意義,我對有意義更為謹慎

記性好是一種聰明,至少是聰明的一種體現(xiàn)。對小說家來說更是如此。最近一次遇見田耳,也同時遇見我們共同的一位故人。

2023-08-17

澎湃新聞

本雅明的無線電歲月:穿越時代的城市之聲

論文申請受挫、發(fā)展學術事業(yè)希望渺茫、幾乎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沃爾特本雅明選擇通過寫作和廣播節(jié)目增加收入。

2023-08-17

澎湃新聞

塔拉之路:從瑪格麗特·米切爾通往斯嘉麗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一生只有《飄》一部正式的作品,卻靠這部作品收獲了時代的狂潮。

2023-08-16

澎湃新聞

專訪孫甘露:聽見內心的時鐘

這是一次期待許久的對話,從《千里江山圖》面世就開始了。一年多來,盡管專業(yè)評論和媒體報道不斷,孫甘露自己一直很少“說話”。幾次發(fā)去信息,他?;兀骸斑€是先聽聽讀者的看法吧”…

2023-08-14

澎湃新聞

專訪《反霸凌》作者戈德曼:防止兒童霸凌,我們該怎么做

2013年,美國的一名女士卡麗戈德曼將女兒凱蒂在學校被欺負的遭遇發(fā)到了博客上,這篇博客得到了迅速傳播,一個網絡社區(qū)對她的支持還引來了國際關注。

2023-08-08

澎湃新聞

林芙美子:為人的悲哀,就像漂泊無依的浮云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后不久,作家林芙美子在寫給川端康成的明信片中寫道:“很欣慰從此可以寫不說假話的好作品了。僅此而已。我想僅以此活下去。”四年后,她寫出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之…

2023-08-07

澎湃新聞

“女巫起飛之前”:黎紫書的早期寫作

廣義的馬華寫作可以追溯到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鄭和下西洋期間。

2023-08-04

澎湃新聞

專訪費瀅:小說這個夢,是想給“邊角料”一個完整的世界

費瀅是誰?一個喜歡到處跑貨的古玩商,一個曾混跡于巴黎十三區(qū)中國城的“黑戶”,一個被導師稱作“失蹤人口”的文獻學博士生,一個年少屢獲文學獎卻少有新作的小說家。

2023-08-03

澎湃新聞

訪談王子今:我們的責任是以“通古今之變”的眼光透視歷史

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各種名物數以萬千,每件器物的源流、狀貌、生成過程和功能作用都含有大量的專門知識,不可能盡數了解,更何況幾千年前的秦漢器物,秦漢人的日常生活圖景,…

2023-08-01

澎湃新聞

專訪譯者黃燎宇:馬丁·瓦爾澤擁有藝術魂、英雄魂與民族魂

據外媒7月29日報道,德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馬丁瓦爾澤去世,享年96歲。

2023-07-30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