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人物

史界老榕:追憶韓國磐老師

韓國磐老師是中國史學大家,曾是廈門大學歷史系的主要臺柱之一。對他的道德文章與學術(shù)貢獻及地位,評述甚多。

2024-05-09

澎湃新聞

文學批評家李長之短暫的科學路

李長之(1910-1978)是不世出的文學批評家,十二歲在山東省立師范附屬小學讀書時就在《少年》《兒童世界》等刊物發(fā)表文章,上初中時被認為是“拿稿費的孩子”

2024-05-09

澎湃新聞

專訪盧華萍:去神圣化的康德,公共理性與種族主義

作為現(xiàn)代哲學的主要人物,康德統(tǒng)整了早期現(xiàn)代的理性論,為19和20世紀的哲學奠定了基調(diào),他的影響力持續(xù)到今天的道德哲學、形而上學、知識論、政治哲學、美學及許多其他領(lǐng)域。

2024-05-09

澎湃新聞

杜甫的少年時代

對于詩圣杜甫,從來不缺少研究。但宋代以來,諸家對杜甫生命歷程的劃分多側(cè)重后半段,關(guān)于杜甫的前半生很少有深入考證,以至杜甫的實際生命史劃分不均衡,人生前三四十年關(guān)注不多,…

2024-05-07

澎湃新聞

專訪青年作家龔萬瑩:一個畫面召喚我,讓我去追尋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惫睦藥Z島民龔萬瑩18歲后的人生先是圍繞商業(yè)展開的:本科讀市場營銷,碩士去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歐洲跨國企業(yè)品牌經(jīng)理。

2024-05-04

澎湃新聞

胡適到過幾次日本?

胡適第一次到日本是在1910年八、九月間。那年,胡適考取了庚款留美,在乘船赴美途中,曾到長崎、神戶、橫濱等地“登岸一游”。

2024-05-04

澎湃新聞

被保羅·奧斯特寫下的故事,有一天會變成現(xiàn)實

美國著名作家保羅奧斯特于紐約當?shù)貢r間4月30日晚因癌癥去世,享年77歲。2018年最后一個周六,我們在杭州舉辦了“保羅奧斯特文學之夜:世界是由故事組成的”,作為單向空間嘉年華的…

2024-05-01

始于清華園:楊振寧的少年時代

楊振寧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fā)現(xiàn)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并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4-05-01

康德哲學的訓練讓我一生受用

康德(1724.4.22-1804.2.12)是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十八世紀德國哲學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為世界哲學史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2024-04-29

澎湃新聞

專訪澤娜·希茨:閱讀是一種沒有人能奪走的自由

過上一種有思想的生活,究竟有何價值?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nèi)绾嗡伎奸喿x的意義?在凡事追求“有用與否”的當下,代表著“無用之用”的閱讀與思考是否備受考驗?

2024-04-25

澎湃新聞

馬可·波羅逝世700年,他的故事日益撲朔迷離

今年是馬可波羅(1254-1324)逝世700周年。意大利、中國、以及這位傳奇的威尼斯人生前走過的許多地方,都將舉辦各式各樣的紀念和文化交流活動。

2024-04-24

澎湃新聞

我們時代的康德

2024年4月22日正值康德誕辰三百周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與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康德哲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康德學會)于2024年4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學舉辦了…

2024-04-23

澎湃新聞

專訪雷磊:《休息一下》、循環(huán)記憶及其他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雷磊嘗試尋找一種既保留手工動畫的質(zhì)感,又能充分融入檔案材料和敘事文本的實驗電影手法。

2024-04-23

澎湃新聞

專訪徐賁:閱讀的滿足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在這一天,“讀書”這件事好像被放在了顯微鏡下進行研究。那么閱讀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究竟應(yīng)該如何閱讀?也許答案很簡單,就是打開書本,開始讀就好…

2024-04-23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