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人物

鮑勃迪倫:不想得文學獎的歌手不是好詩人?

如果有人告訴我,我有那么一絲希望獲得諾獎,那我會認為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2017-10-27

書房記

辛棄疾:一個武林高手是怎樣變成文學憤青的?

沒能在疆場上實現(xiàn)自己人生抱負的辛棄疾,最終卻在詞的世界里留下了不朽的身影。

2017-10-25

中國國家歷史

曾國藩:讀書,交友,做事,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曾國藩人生格局的形成靠的就是閱歷,一個人見識得多了,經(jīng)歷得多了,境界格局自然也就相應提高了。

2017-10-25

儒風大家

岳飛和辛棄疾說:在南宋,有一個詩人比我倆還牛

陸游騎著一頭小毛驢行走在前往成都的路上,途經(jīng)劍門關(guān)的時候,天空飄起了小雨,難道以后一輩子就只能做個詩人、辜負胸中千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了嗎?

2017-10-25

人民文學出版社

胡適:聰明的極致,是厚道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一個人只有懷有一個感恩之心,別人才敢放心與之交往,在相處的過程中才敢放心付出,不必擔心有一天這個朋友會頭也不回的棄人而去。

2017-10-25

儒風大家

李卓穎:這件尷尬的事對孩子像個驚天大秘密

作為一名職業(yè)插畫師,我一直想寫一個貼近小朋友生活的故事。因為接觸小朋友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就加入了一些媽媽群和圖畫書閱讀群,想多了解一些孩子的生活。

2017-10-24

澎湃新聞

行腳泉州,尋訪弘一法師舊跡

1942年5月,63歲的弘一法師從惠安靈瑞山回到泉州城,先于銅佛寺小住,后在葉居士的勸請下移居溫陵養(yǎng)老院,并在那里度過了生命中最后幾個月時光。

2017-10-24

澎湃新聞

惲代英烈士遺墨考:十美元購書款的來龍去脈

惲代英(1895-1931),原籍江蘇武進縣,生于武昌,中共早期青年運動領(lǐng)導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創(chuàng)辦和主編《中國青年》。

2017-10-24

澎湃新聞

卡佛:瑣碎時間里沉淀下來的金子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實驗小說必須是原創(chuàng)的,它是艱苦勞動的回報。一味地追隨和模仿他人對事物的觀察方法是徒勞的。

2017-10-24

書房記

王海雪:人生美如羽毛,輕,如羽毛

我在三十三歲時來到澳門,逃離了那個變態(tài)污濁的家和婚姻。我在澳門作扒妹,這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地方,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我認識了賭客劉海若,與他有了交往;在他那里,我明白了…

2017-10-24

長江文藝雜志社

“體制外”的“文化英雄”王小波

如果暫時擱置對王小波本人文學成就與思想深度的討論,僅就“自由撰稿人”這一身份來探討王小波的“文化英雄”意義,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條思想脈絡。

2017-10-24

楊早

蕭紅:半生風雨,四段情緣,只為尋一個懷抱

端木屬于依賴性非常強的男人,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蕭紅來扛,而蕭紅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此后更是每況愈下,這些瑣碎的事情不能不讓蕭紅覺得厭煩。

2017-10-24

書房記

陳安棟:18歲時“新概念”一等獎,現(xiàn)在搞建筑

“這個事情已經(jīng)過去好久了。但我不得不承認新概念肯定影響了我,不然我也不會去武大(保送),還獲得了一個作者的身份。這種印記肯定是有的,只不過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和它比較遙遠了。”

2017-10-24

澎湃新聞

賈平凹:真正會說話,是懂得適時沉默

我曾經(jīng)努力學過普通話,但我一學說,舌頭就發(fā)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兒的一字步,有醋熘過的味兒。自己都惡心自己的聲調(diào),也便羞于出口讓別人聽,所以終沒有學成。

2017-10-23

十點讀書

趙麗宏憶錢谷融先生:為我寫下兩個字“書香”

錢先生的著作不算多,但他的文章含金量高,他的文章見識不凡,沒有廢話,都是發(fā)自肺腑的睿智之言。

2017-10-21

新民文化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