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當說起“大學”這個詞時,要格外注意其潛在含義

【編者按】最近,全國各地的高考分數陸續(xù)公布,讓千萬學子和家長頭大的事隨之而來——填志愿。報考哪所大學?選擇什么專業(yè)?對于懵懂的高中生來說,是個艱難的抉擇。泰德丁特史密斯,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紀錄片《為孩

【編者按】

最近,全國各地的高考分數陸續(xù)公布,讓千萬學子和家長頭大的事隨之而來——填志愿。報考哪所大學?選擇什么專業(yè)?對于懵懂的高中生來說,是個艱難的抉擇。

泰德·丁特史密斯,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紀錄片《為孩子重塑教育》的制片人,他的新書《未來的學?!分形陌娼胀瞥觥T跁?,泰德探訪了美國50個州、200多所學校,用實際案例,告訴大家智能時代,如何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學生。關于大學,泰德·丁特史密斯是如何闡釋的?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的部分章節(jié)。

泰德·丁特史密斯

人們對“大學”一詞有著多種解讀。大學的類型五花八門,有的能為幾乎所有學生提供卓越體驗;有的是某種特定類型學生的合適選擇;有的則是扼殺學習熱情、花錢打水漂的昂貴場所。有的大學可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承擔得起學費,還有一些大學則是赤裸裸的來一個宰一個。有的大學規(guī)模不大,師生之間關系親密,有的則像工廠一樣批量產出畢業(yè)生。有的大學遵循有效的教學法,還有一些大學只想著怎么提高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的排名。有的學生能充分利用大學資源,牢牢把握住大學這個機會,還有的學生成天渾渾噩噩,靠吸食違禁藥品混日子。因此,當你說起“大學”這個詞時,要格外注意其潛在含義。

那些畢業(yè)于知名正牌大學的成年人,每每回憶起大學時光,總是以懷舊的心情述說著昔日的美好。大學可謂是你第一次真正獨立生活,用時間去磨礪日趨成熟的性格。你在大學的快樂與挑戰(zhàn)中,結識了一輩子放不下的朋友。你在大學大開眼界,發(fā)現(xiàn)了數不盡的有趣思想,腦海深處是永遠無法忘卻的惡作劇、派對時光、體育比賽和瘋狂探險。你的母校,是你身份認知的核心,就像你的服飾、婚禮、遺囑和誓言一樣。大學時光塑造了今天的你,你也認為,每個孩子都理應獲得同樣的體驗。

我經常會問到一些人,讓他們講一講大學經歷對自己最大的影響。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回答說,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聽了哪一堂課。理查德·阿魯姆(Richard Arum)和喬西帕·羅克薩(Josipa Roksa)進行的一項富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研究對此進行了解釋。這些內容囊括在他們的著作《學海漂流》(Academically Adrift)中。6年時間里,他們跟蹤了20多所大學中2300多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在完成兩年的大學學習之后,“研究覆蓋的至少45%的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復雜推理和寫作技能上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明顯提高”。對于全部學生,在4年大學學習結束后,上述技能的提高也是極微小的。在此基礎之上,他們總結認為,“經‘大學學習評估’(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測評,如今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其一般技能無法獲得可測出的提高?!睂W生之所以什么都學不到,主要是因為大學的教學方法太差,而好萊塢電影《動物屋》就是現(xiàn)如今美國大學生學習和品德的真實寫照。這些結論與針對雇主的調查結果完全相符,雇主也同樣認為,大學并沒有讓學生準備好迎接日后的職業(yè)生涯。

毫無疑問,大學生活讓許多人發(fā)生了蛻變。對于在艱苦條件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來說,大學更是一處神奇的所在,在讓他們大開眼界的同時,還將他們從貧困的命運中拯救了出來。在對大學展開討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對大學情況的變化有一個清晰而冷靜的認識(見表4-1及圖4-1)。


在上述變化的基礎之上,大學理應有充分的動力去提升其價值主張。但事實上,尋求改變實在是難上加難。只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大學校長的角度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就能理解這一點。忠實而慷慨的校友希望自己的母校就像自己搬進新生宿舍的那個秋天一樣,永遠不要改變。而擁有終身教職的教授們則對能生存于擁有光榮歷史和傳統(tǒng)的象牙塔之中感到非常自豪。這些恪守己見的學者常常認為教書這件事會讓人在研究上分心,找不到改變的理由,如果有人持不同意見,那就干脆對其視而不見。

有幸的是,高等教育中也能找到星星點點的創(chuàng)新火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尊重以工作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和以項目制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諸如西北大學、滑鐵盧大學、歐林學院、普渡大學等。斯坦福大學描繪出了一幅關于未來的與眾不同的愿景,到那個時候,學生在學校不斷精進的將是使命而非專業(yè),學習活動也會在校內學習和真實世界體驗之間不斷循環(huán)。接下來,我們將走進創(chuàng)新大學,看看那里的學生是如何學習,學校又是如何在社會的競技場上幫助維護公平的。

設計新型美國大學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校長邁克爾·克羅(Michael Crow),正在進行美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大學改革工作。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總部位于亞利桑那州坦佩,分校區(qū)遍布全美各地,在籍學生數量多達10萬。最近,這所學校被提名為全美最具創(chuàng)新意識的大學,這個說法無可非議??肆_曾擔任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務長,于2002年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擔任校長一職。在他的任期內,學生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如今,學生群體的多樣性就像亞利桑那州內的人口結構一樣豐富,學生的留校率和畢業(yè)率均大幅增長。他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文化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文化”。他總是提出“我們?yōu)槭裁磥淼竭@里”之類的問題,引發(fā)人持續(xù)不斷的思考。克羅認為,大學的角色是“在社會層面發(fā)起變革”,而這也正是他現(xiàn)在所從事的事業(yè)。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克羅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他愿意避開那些對大學質量進行評判的傳統(tǒng)衡量指標。他注意到,許多學校因為能拒掉大部分申請人而為自身的“排他文化”感到驕傲,他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虛假的地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最關注的,就是學生是否能上得了學,是否能上得起學,是否能在學校取得成功。克羅為他的團隊制定了很高的目標,但同時也懂得放手和信任,讓員工領導新學校的設計工作。有些人在挑戰(zhàn)面前奮勇向前,有些人滿腹牢騷,但總體來看,這種策略還是奏效的。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正在試驗線上教學,但他們同時也意識到,在線內容只能是整個學習框架中的一小部分。這些課程包括大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支持,在學生和教師間有大量的面對面交談或在線交流。課程設計者明白,人們需要參與到與其他人的辯論和互動之中,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而不能僅僅是被動地坐在那聽講座或看視頻。這種觀點與那些對“慕課”趨之若鶩的大學形成鮮明對比。幾年前,美國大學界曾掀起一場慕課風潮,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觀看講座視頻,每隔幾分鐘暫停一下,進行幾道選擇題小測試——這樣的學習方法根本沒辦法帶來什么革命性的變化。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正在將教學模式從以學生的出勤時間為標準,轉變?yōu)橐詫W生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掌握水平為標準,使得學生能夠以與自身熟練程度相符的學習進度去掙學分。學校創(chuàng)辦了十幾所跨學科學院,以城市開發(fā)、國家安全、可持續(xù)能源等社會重大挑戰(zhàn)為研究目標,學校的研究資金也實現(xiàn)了大幅增長。如今,學校每年產出的技術專利轉讓費高達數千萬美元。他們還為高中生提供了賺取大學學分的機會。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實現(xiàn)了學術成就、應用型學習和環(huán)境多樣化的完美結合,并由此得以蓬勃發(fā)展。這所大學吸引到的“美國優(yōu)秀學者”(National Merit Scholar)數量,比任何一所頂尖的州立大學都要多,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伯克利分校都只能步其后塵。這所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富布賴特學者”(Fullbright Scholars)數量超過了許多常春藤盟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中,幾乎一半的學生都能獲得佩爾獎學金,40%的學生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克羅的著作《新型美國大學設計》(Designing the New American University),詳細講述了他在包容度、大學費用合理性和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愿景。他的愿景受到了不少人的攻擊,甚至被某些學者用“令人發(fā)指”和“反面烏托邦”等詞匯來形容。但時至今日,已有150多所大學慕名前來訪問,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新型辦學模式為榜樣。

體驗型學習“主宰未來”

常青州立大學(Evergreen State College)是體驗型學習領域的先鋒。這所大學成立于1971年,因時任州長丹·埃文斯(Dan Evans)簽署的新法案而誕生。這所大學是埃文斯州長在擔任公職期間諸多創(chuàng)舉之中的一項成果。埃文斯也曾擔任過兩屆美國參議員,為人溫和有禮。如今的美國政壇根本找不到如此英明的人物。1977-1983年間,他擔任著常青州立大學的第二任校長,從那時起,他便一直關心著這所大學的發(fā)展。如今90多歲高齡的埃文斯依然精力旺盛。關于常青州立大學對體驗型學習的重視,他這樣講道:“大多數大學生就讀的學校依然在沿用20世紀的教學風格講課。學校將獨立的課程和彼此不相關的學科組織在一起,就形成了某個專業(yè)。上完這個專業(yè)規(guī)定的課程,就能換一張畢業(yè)證書。但人生卻并非如此,無法任由我們精細地劃分和組織。人生是復雜而凌亂的,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在常青州立大學,我們有協(xié)作式學習項目,學生可以參與到自身教育路徑的設計中來。靈活而有機的學生小組,積極而投入的教學團隊,所有這些匯集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為迎接未來的人生做準備?!?/p>

常青州立大學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也是在埃文斯擔任州長期間,曾接到過一位家長的電話。當時,這位家長的兒子剛剛入學沒多久,父親問兒子:“你在學校都上什么課了?”兒子答:“航海。”父親接著說:“航海挺好,還有什么課?”兒子答:“沒了?!备赣H聽到后大怒,在電話里質問埃文斯:“常青州立大學到底在搞什么?”埃文斯耐心地解釋到,他兒子在一個小規(guī)模學生團隊里與四位教師緊密合作,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密集的研討,話題圍繞與海洋有關的文學,與海洋商業(yè)有關的經濟學,與風力推動船只在水中行進有關的數學和物理學,以及與海洋探險有關的歷史展開。學生們在以真實世界為背景,同時學習5門學科及其相互之間的關聯(lián)。

直到今天,常青州立大學依然承諾為學生提供經濟上可負擔,能改變人生的大學體驗。本州學生的學費只要6300美元,只要申請,基本上都能被錄取。學校為學生提供極大的靈活性,既可以住校,也可以走讀。學生若想掌握一門外語,可以到國外去取得屬于自己的學習體驗。學生若對某個領域感興趣,也可以走出校門,到社會上去爭取真實的學習體驗。學校不斷尋找新方式,將其他類型的學習轉換為學分,無論是在另一所大學上過的課,還是在企業(yè)里面打過的工,都可以記為本校學分。學生如果決定暫時從大學學業(yè)的正常軌道上脫離出來,無論是幾個月還是幾年的時間,回歸校園時都不會面臨官僚程序的繁文縟節(jié)。學校最關注的是學生的成功,而非學校的收入。這所學校的校友中有許多已成為著名的成功人士,包括Lynda.com網站的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琳達·溫曼(Lynda Weinman)。她說,常青州立大學正是那個讓她學會“主宰未來”的地方。

從一家組織的預算中就可以看出它們的價值觀(見圖4-2)。一些令人尊敬的業(yè)內先驅會在先進教學法和貧困學生獎學金上投入大量資源,還有一些學校則將資金主要用在裝修學生宿舍,建設豪華校園、體育場館,購買私人飛機,以及一切能將學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的排名往前提升的活動上。春季,校園里的草坪上綴滿了“自愿聯(lián)邦獎學金”(FAFSA)的標志,敦促學生趕快更新獎學金申請表格。許多學生4年后無法畢業(yè),就因為有一兩門必修課沒完成,而這也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大學成本。有些大學為了增加額外收入,對環(huán)境更好的宿舍標價更高,還推出了不同檔次的食堂套餐,而無視這樣的政策會進一步拉大富裕學生和低收入學生之間的鴻溝。


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赫布·施羅德(Herb Schroeder)是一所頂尖大學工程系的領導,備受人們尊敬。施羅德有著非常曲折的職業(yè)發(fā)展路線,他在芝加哥度過了自己的高中時代。高二時,他的數學考試成績不及格,老師便斷言說,他這輩子絕對不可能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有什么建樹。于是,27歲之前,施羅德再也沒惦記過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相關的任何事情。高中畢業(yè)之后,他獨自向北闖蕩,來到阿拉斯加州,在跨阿拉斯加輸油管線的工地找了一份建筑工人的活計。做著做著,施羅德對工程產生了興趣,于是考上了阿拉斯加大學,在那里拿到了機械工程的學士學位,后又獲得土木工程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一路走來,他經歷了太多。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涯,施羅德認為,目前學校講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方式根本不合情理。而他會給自己的學生提出宏大的設計挑戰(zhàn),比如在設計指標限制下建設一座橋梁;利用當地垃圾場里撿來的部件,設計出一個能撐起一把傘的裝置;利用基本的電子元件,做出一個能飛起來的四軸飛行器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給學生提出新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熱情和實際能力。

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施羅德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阿拉斯加本地人很少會選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作為學術和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懷著對這個問題的好奇,施羅德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本地人上大學時基本的閱讀和數學水平都非常落后。高中階段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課老師基本都不是本地人,這些人內心都很懷疑阿拉斯加本地人是否有能力承擔富有挑戰(zhàn)的學術任務。許多本地孩子在長到18歲時,都深信自己未來不可能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有所建樹,就像當年的施羅德一樣。

于是,在施羅德的倡議下,阿拉斯加本土科學與工程項目(Alaska Native Scienceand Engineering Program)成立了。因為這件事,持反對意見的人“差點把我趕出阿拉斯加”。如今,阿拉斯加本土科學與工程項目已經成功運營22年,為社會輸送了400多名擁有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位的阿拉斯加本地畢業(yè)生,還有2000多名從小學六年級到博士生的后備力量。目前,施羅德正在將項目的覆蓋范圍擴展到非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并向下延伸到初中和高中的阿拉斯加本地學生。他要向世人宣布,阿拉斯加本地孩子的能力絲毫不遜于其他人,他們也可以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同時施羅德也告訴我說:“直到現(xiàn)在依然有許多人對我們的方法提出質疑。許多教育者和家長依然不愿意脫離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不愿意接納我們的方法。”


《未來的學?!?,【美】泰德·丁特史密斯/著 魏薇/譯,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 2018年6月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