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壞人》,米蘭達?裘麗著, 周嘉寧譯,理想國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
米蘭達?裘麗的小說《第一個壞人》一開頭就定下了基調:主角“我”想象自己頗具電影明星風采,“開著車窗,頭發(fā)飛揚,單手扶著方向盤。當我在紅燈前停下時,依然故弄玄虛地直視前方”;“我”同時心知肚明別人對自己會有什么看法:“那個開一輛藍色本田車的中年婦女”,從車型到色彩到年齡全都灰不溜秋地早已過時。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這樣來回往復地展開,直到不可挽回的高潮,好似一個飽漲的氫氣球忽悠悠地飛上高空,在眾人矚目下突然爆裂粉身碎骨……然而并沒有什么高潮,這只氣球半空中消了氣,又自己慢慢落回了地面。
“我”是一位有點像納博科夫筆下的亨伯特那樣神神經(jīng)經(jīng)的中年婦女,名叫謝麗爾?格里克曼,這個名字如今在年輕人中非常少見,多見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不過她心儀很久的對象不是少女洛麗塔,而是比她大二十來歲的老男人,公司董事會成員菲利普,他們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倒是幾乎等同于洛麗塔與亨伯特。男女都到了這個年齡,無論如何隔代性幻想或付諸實踐都不算逾矩,“我”幻想同菲利普是跨越多個世紀的情人:“洞穴男人和洞穴女人,國王和王后。”兩人多次共同轉世后到了今天,應該能重續(xù)良緣?!拔摇毕敫吨T實踐同他親密接觸只需直接打個電話表白就行??墒浅龊跻饬现獾氖侵е嵛嵬掏掏峦碌姆评招闹衅鋵嵱袀€正宗的洛麗塔,是一位十七歲的鮮花少女。了解實情后我立刻變得歇斯底里。讀者正在思襯這個糾葛將如何繼續(xù)下去,“我”的生活中進來了另一位二十一歲的年輕女子:被父母慣壞了的粗魯無禮的柯麗??蔓惛改甘俏业捻旑^上司,她不由分說地搬進我的房子,完全打亂了我平時按一整套“體系”設計的生活程序。我倆的關系始于大打出手,以后天天如此。而我工作的地方名叫掌心機構,是一家非盈利女子防身教練公司,主營武術健身碟片,我倆每天的打斗就借鑒了這些健身碟片的內容,我還借用了心理咨詢師的術語,稱之為“成人游戲”。打斗富有充滿敵意的戲劇性,同時也的確具有健身效果,因為它令一直折磨我,使我身心失調的“癔球癥”消失了。
然后,突如其來地,在我的幻想中,我真地變成了亨伯特,愛上了少女。我還不是正兒八經(jīng)的蕾絲,不明白蕾絲是咋回事,可是中年婦女的愛情迸發(fā)以肉欲先行,只不過在“我”是有點故意預設的角色倒錯。菲利普在“我”腦子里對柯麗種種發(fā)威,搞得我坐立不安,直到最后看見任何男人,“我”都恨不得變成他們同柯麗糾纏在一起。欲望的襲擊排山倒海,蕾絲意識的覺醒竟然以如此狂暴的速度和錯亂的角色替代開始。然而謝麗爾并不擅長蕾絲關系,她同柯麗兩人唯有一次真正的肉體之愛,其激烈尷尬程度依然不亞于先前多次的搏斗練習。
接下來就是謝麗爾-亨伯特幫懷孕的洛麗塔帶大孩子的故事。亨伯特最后拿把槍去結果情敵,從樓上追到樓下搞得鮮血淋漓,謝麗爾只是斯斯文文地睡了情敵,然后不聲不響地把他請出家門。在這個性取向混亂角色顛倒的世界上,小說家講起故事來真是多了無限的可能性。
小說作者米蘭達?裘麗
《第一個壞人》從結構到情節(jié)都算得上是比較復雜的小說,如同生活本身一樣錯綜復雜,我們還在其中讀到了稀奇古怪的美式生涯,例如普通人的生活很多受到心理醫(yī)師的隔空操縱,他們只需片言只語地暗示,接受治療的人們就會去在生活中對這些暗示加以實施和拓展。謝麗爾的主要心理疾病是“癔球癥”,她去心理診療所求助于所謂“色光治療”。用色彩想象力來治療臆想中的疾病貌似合情合理,而心理醫(yī)師荒唐的療法中居然還包括用色光來治療腳氣,則實在是匪夷所思,但是接受過這種治療的人不但相信治療有效,而且還推薦別人去尋醫(yī)求助,令我們這些生活在一個文明發(fā)展程度還不夠高的社會中的讀者很好奇他們是否腦子都有點問題。
謝麗爾生活在自己虛幻的世界里,周圍卻不乏講求實際自私自利的人。她滿懷浪漫的情感愛戀菲利普,菲利普其實心里非常明白,但卻把她看作近似男人,還夸獎她為人善良,雖然“離群索居,卻為全村人保留火種”。老板夫婦卡爾和蘇珊娜打發(fā)自己的女兒賴在雇員家里輪流住著,全不管別人是否在意。他們把吃不了快要過期的食物拿到辦公室里來分給大家,順手裝走冰箱里員工共有的新鮮食品。在別人那里循規(guī)蹈矩的人到了謝麗爾這里就迅速變成了暴力侵犯者??蔓悓Ω改负茼槒?,對父母的雇員卻很粗暴,她肆無忌憚地利用別人,很難不讓人想到仗勢欺人這個詞。這個洛麗塔變種沒有幾十年前美國小城鎮(zhèn)女孩的矯揉造作,她生長在大城市洛杉磯,受到父母縱容我行我素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尤其是一個半老女人的感受。“她的雙腳站得很開,大手停在半空。真像一個壞人,那種來到一個寂靜的小鎮(zhèn),惹下各種麻煩,然后飛奔而去的人。她不是第一個壞人,卻是我遇見的第一個有著長長的金發(fā),穿著粉色天鵝絨褲子的壞人?!彼且粋€脾氣暴躁且蔑視你的“壞人”,有天突然對你綻開笑容,你就愛上了她。這是一種奇怪的情感反轉,但并非不可能??蔓惍a后住在醫(yī)院病房里,“我”看著她用手像鏟子一樣扠起胎盤放到嘴里,那動作委實生猛,那情景真是有點叫人毛骨悚然,但這種青春生命力的表現(xiàn)對一個半自閉的中年婦女或許的確很有誘惑力。
柯麗身上也反映出當下這個新時代的特征,反映了美國政治正確全覆蓋下年輕人的價值觀,例如所謂愛生命反墮胎,為了回歸自然,孕婦必須自己在家產子等。她們認為是“醫(yī)療機構使得懷孕不自然”,結果是這里手忙腳亂地臨產陣痛,那里還在翻書上網(wǎng)查找信息。他們崇尚自然,但是卻熱衷于網(wǎng)絡上找人家寄養(yǎng)自己的嬰兒,忘記了生下孩子應該自己養(yǎng)育這個最根本最自然的道理?!斑@個寶寶正拼命活下去,卻不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是徹底失敗孤單的。法律上來說我們可以走出這扇門,再也不回來”。我們從這樣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說作者的態(tài)度,她并不贊成當下的時尚,但保持了小說家的距離感。
謝麗爾曾經(jīng)定期在不同的小孩身上見到兒時喜愛的一個嬰孩庫貝爾可?邦迪,她最后把這個夢中幻影落實在柯麗的小孩身上,致力于撫養(yǎng)他長大。在這樣的層面上,小說進入了類似于《讀者文摘》的世界,但或許也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看法:“這才是正常的,生活就是如此。實際上我意識到從來就沒有什么地震,生活從來就是如此。我希望會是另一個樣子,那簡直是發(fā)了瘋?!彼屛覀兛吹搅四瑹o言地在絕望中掙扎的人如何應對生活,理解了人們彼此尋求關聯(lián)的方式。謝麗爾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最終變成了溫情的家庭婦女。她似乎只能通過這種平凡生活的方式走出創(chuàng)傷,而與之對比的是她的心理治療醫(yī)師露絲-安妮?蒂貝茨,后者善于引導別人排解心理糾結,卻執(zhí)迷于自身無望的愛情,從自己編織的網(wǎng)絡中難以掙脫,也不想掙脫。
批評家形容《第一個壞人》具有“美國式精神錯亂的想象力,后同性戀時代的性幻想”,小說中充滿各種模仿,包括心理咨詢醫(yī)師所暗示的模仿和性愛角色的模仿等,而愛情這種高強度的感情本身就是一種模仿,是個人通過模仿詩歌小說和藝術等營造的情感世界,將自己孤獨的心境依附于另一人,附帶對未來的憧憬?;蛟S這本小說本身也有對其他小說的模仿。不可否認,在《第一個壞人》中至少可以找到馬丁?艾米斯和納博科夫的影子,見到馬丁?艾米斯筆下人物的后知后覺和納博科夫筆下亨伯特的神經(jīng)兮兮。當然作者或許只是借用了納博科夫的一點框架。納博科夫的小說里有無盡的山川河流樹木和鳥飛草長,還有書籍,而美國人的小說很多為室內劇,情節(jié)發(fā)展通常從桌子到沙發(fā)再到床,另加人物腦子里打轉的各種念頭和嘴上宣講的流行概念和術語。
除了源于文化熏陶的對其他文學作品的無意識模仿之外,米蘭達?裘麗當然有她自己鮮明的特征和魅力,她的小說中時常有著近年來美國時興的單口相聲般的幽默和急劇轉折的情節(jié)。主角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東一句西一句地旁白,絮絮叨叨地揶揄別人和自己,非常有趣。例如“我”決心要表現(xiàn)優(yōu)雅,“讓菲利普忘了昨晚給他打電話的那個笨拙的女人”,甚至準備動用英國口音,“當然是默默地不大聲說出口”。她微妙地呈現(xiàn)主角的幻覺與讀者感覺之間的差距,當謝麗爾回憶同菲利普日常工作的交往時,在她看來是溫柔的情感,在我們讀來卻是輕佻的戲弄。作者還擅長以生動的筆觸描寫忙亂的場景,同時不慌不忙地記述“我”這個旁觀者和參與者的心情。如評論家所說,“她的語言時髦、有趣、扭曲、易受傷、充滿人性、與人安慰,對你坦率直接地說話,具有穿透人心的意識”。她的敘述盡管游離在主角荒誕的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但也十分貼近生活,有些描寫顯示出她細致的觀察力,例如讀到“扯成兩半放在錢包里好幾年都沒拼接起來的一美元鈔票”這樣的細節(jié),我們難免會心地一笑,恐怕我們自己的錢包里也有一兩張這樣放了好久的紙幣。
小說還有個“后記”,不看也罷!有可能小說家寫到最后非常得意終于大功告成,預見會有人來把它拍成電影,于是自己先寫了個好萊塢式完美結局。如果說《第一個壞人》后半部分筆調逐漸轉向,帶上了一些《讀者文摘》似的溫情,那“后記”簡直就是道道地地的媚俗,甚至還提到了去中國旅游歸來的飛機航班。但是這最后的光明尾巴恐怕是特地要給觀眾一點安慰,因為貫穿整部小說,謝麗爾的一味被動和付出搞得我們這些旁觀者實在有些氣悶,如果真是看電影,沒有一點最后高潮的宣泄恐怕很難走出電影院。
作者米蘭達?裘麗自己也是電影編劇和制片人。正如小說對小說家會有影響,無疑電影對她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她生于1974年,父母是大學教師、作家,還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專營替代療法、武術和精神療法等書籍(從這里我們可以找到“掌心機構”的影子)。她在加州伯克利長大,讀過兩年加州大學,二年級時輟學,二十三歲開始演藝生涯。她編寫、導演和出演的電影《我和你以及我們認識的所有人》曾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金攝影機獎和圣丹斯電影節(jié)特別評委獎?!兜谝粋€壞人》是她第一部小說,她2008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沒有人比你更屬于這里》曾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該短篇小說集的基調同《第一個壞人》前半部分頗有相似之處,同樣講述女人充滿幻想的生活,“這是她們應對日常平庸、卑劣、孤獨和混亂的最后方式”。
米蘭達?裘麗自己說,寫《第一個壞人》的時候就在想,“斯嘉麗?約翰遜是否能飾演金發(fā)、大胸脯的柯麗”。如果三十多歲的斯嘉麗扮演二十一歲的柯麗不算年齡太大,那么因出演《冰血暴》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并且在《閱后即焚》等電影中有過出色表演的那位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扮演謝麗爾也非常合適。她長相不算好看,善于表現(xiàn)有點瘋瘋癲癲的女人,但同時也能有節(jié)制地演繹真實的感情。如果拍電影,謝麗爾的代入式性幻想恐怕很難呈現(xiàn),而這恰好是本書最有趣最創(chuàng)新的情節(jié),但是小說順應時代潮流的內容,溫情的故事轉折,加上一個光明的結局,拍成電影,很有可能為作者贏得一座奧斯卡獎。
該書譯者周嘉寧本人是青年小說家,對小說語言具有相當?shù)拿舾行?,清楚地知道如何用中文來如實傳達原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緒,值得推薦。(文/馮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