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茶世界」觀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將于1月10日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展覽聚焦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兩大高峰時代——宋與清,以“宋人與茶”“清人與茶”為脈絡(luò),編織出一幅絢麗的茶之畫卷。
澎湃藝術(shù)1月7日在展覽現(xiàn)場看到,宋徽宗名作《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趙佶楷書棣棠花、筍石二首詩卷》及“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手稿名作與《林逋行書自書詩卷》以及“大圣遺音”古琴,與茶事密不可分的五大名窯精美瓷器等都將匯聚浙博展廳。
《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
“此次展覽不是展示單一的茶文化,而是由茶勾連起諸多脈絡(luò),比如古人的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通過書畫真跡、器物珍寶、存世貢茶、古籍善本等與茶相關(guān)的文物、人物故事,勾連起一個以茶為核心的世界?!痹谧蛱斓恼褂[探展現(xiàn)場,「故宮·茶世界」導(dǎo)覽部負責(zé)人郭濤告訴澎湃新聞。
展覽現(xiàn)場,宋佚名《宋人繪花卉圖頁》被置于一個獨立空間中進行展示
展覽現(xiàn)場《宋人繪花卉圖頁》
步入展廳,一幅《宋人繪花卉圖頁》開啟展覽序篇。該件宋佚名“花卉圖頁”被置于一個獨立空間中進行展示,隨著步履由遠及近,仿佛能感受到宋畫傳遞出的典雅沉靜氣息。畫幅左側(cè)是兩朵已經(jīng)盛開的花朵微微低垂,右邊是一個小小的花苞正待開放,畫面構(gòu)圖簡單卻不單薄,體現(xiàn)出宋人簡約的審美?;ǘ浜突ㄈ~層次分明,依偎而生。
《宋人繪花卉圖頁》
“從這一件作品背后,可以反映的是宋代花事的繁盛。古人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花事和茶事一樣,都是構(gòu)建古人生活的重要部分?!闭褂[通過以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宋畫啟幕,展現(xiàn)宋代茶事的藝術(shù)化追求和生活美學(xué)。
《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
宋代茶事極盛,茗士名家擢秀,宮廷與士人階層的介入極大提升了茶文化內(nèi)涵,并由上而下向民間蔓延,成就中國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獨有的文化內(nèi)涵與審美情趣。
通向展廳的裝置 宛若故宮宮門開啟
品茗與撫琴,兩者自古以來便是相得益彰的雅趣伴侶,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唐代古琴“大圣遺音琴”與在同一空間展出的存世貢茶相向而望,琴茶生雅趣,承上而啟下。
唐代古琴“大圣遺音琴”展覽現(xiàn)場
唐代古琴“大圣遺音琴”展覽現(xiàn)場
唐代古琴“大圣遺音琴”是被故宮博物院稱為“至寶”的一張?zhí)魄?,此次也是首次出宮展出,展期僅為一個月。琴池上有金漆草書“大圣遺音”4字為其琴名,琴池兩側(cè)分別刻有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6字形容琴演奏時的狀態(tài),而琴腹內(nèi)池的兩側(cè)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則是這把古琴被斷代為唐代的重要依據(jù)?!爸恋卤辍笔窃凇鞍彩分畞y”發(fā)生的第二年,太子李亨于靈武即位,改元至德,這一年便被稱為至德元載(即至德丙申年)。據(jù)此推測這把琴可能是為了賀新王登基所制作的一把禮儀樂器。
展出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名貴貢茶
與這把唐琴相向而望的是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名貴貢茶。“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已歷經(jīng)幾千年,貢茶制度源遠流長,但是只有清代是唯一有貢茶實物留存的一個時期?!痹撜沟膶?dǎo)覽專家介紹說。此次展覽展出了十余種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名貴貢茶,從龍井芽茶、龍井茶、人參茶膏、陽羨茶、碧螺春茶到春茗茶等,這些用錫茶罐和木匣盛放的清代貢茶盡顯名貴,其中的龍井茶就產(chǎn)自浙江。
清代 龍井茶
清代 碧螺春茶
清代 春茗茶
展出的書法作品宋《林逋行書自書詩卷》也是本次展覽的一件重磅作品,與“大圣遺音琴”一樣屬于首次出宮展出,展期一個月。這件文物也是中國195件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文物上的內(nèi)容則更有趣味,可以說一件書法作品勾連出了歷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故事。
《林逋行書自書詩卷》
林逋號和靖先生,為浙江錢塘人即今日浙江杭州人。作為北宋隱逸詩人,隱居西湖孤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可以說是彼時反內(nèi)卷第一人。
《林逋行書自書詩卷》書自作詩五首,“詩神清意雅,書法行距寬疏,字骨俊勁健,方硬冷峭卻顯雅逸之姿”,為其傳世代表作。蘇軾與林逋雖不曾謀面,因為蘇軾出生時林逋已經(jīng)去世,然而蘇軾卻視林逋為人生偶像,對林逋的詩才和人品欽佩之至,并在卷后詩跋贊林逋的清雅高節(jié)和詩風(fēng)書韻。
展出的《林逋行書自書詩卷》(局部)蘇軾在卷后的詩跋
書卷后端還有一位重要的愛茶之人乾隆皇帝的題跋。乾隆皇帝喜歡江南的風(fēng)景,六次下江南都要隨身攜帶林逋的這幅書法作品,也必定要去游歷林逋生前所在孤山放鶴亭。
展出的《林逋行書自書詩卷》(局部)書卷后端乾隆皇帝的題跋
一卷作品中既有林、蘇二家佳篇妙筆,也有乾隆皇帝的題跋和鈐印,細讀之饒有趣味,也與杭州本地有著奇妙的緣分。
米芾行書法華臺詩帖
黃庭堅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
蔡襄行書入春帖
講到“宋人與茶”,自然也繞不開宋四家與茶的關(guān)系。從史料可知,宋四家皆與茶有緣。蔡襄制小團茶且著《茶錄》,引領(lǐng)風(fēng)尚。蘇軾、黃庭堅愛茶、歌茶,佳作頻出。米芾品茗會友。四家以茶潤心,茶文化盛極一時。
明清《蘇軾(傳)行書定惠院二詩草稿卷》
展覽通過展示宋《米芾行書法華臺詩帖》、宋《黃庭堅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宋》、宋《蔡襄行書入春帖》、明清《蘇軾(傳)行書定惠院二詩草稿卷》宋四家書法真跡等文物,呈現(xiàn)茶如何成為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寄托、藝術(shù)生活的靈感來源以及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寅繪事茗圖卷(局部) 明 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繪事茗圖卷(局部) 明 故宮博物院藏
展出的明《唐寅繪事茗圖卷》描繪了文人雅士品茶的生活景象。畫面中近景巨石側(cè)立,遠處峰巒屏列、瀑布飛泉,屋舍在幽谷之中。屋內(nèi)有人伏案讀書,案上有茶具,童子在烹茶,屋外有老者拄杖而來,抱琴童子緊隨。唐寅還自題詩“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風(fēng)滿鬢絲”,將友人名號“事茗”嵌入其中。
北宋 汝窯天青釉圓洗
南宋 官窯青釉葵口碗
北宋 定窯白釉盞托
茶器是茶文化繁榮時期的時代見證,從簡約高雅的宋式茶器到精致華麗的清代茶器,無不反映著當(dāng)時人們的飲茶風(fēng)貌與審美意趣。宋瓷以其卓越的藝術(shù)成就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據(jù)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展覽展出了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及唐、明、清三代極具代表性瓷器珍品,再現(xiàn)不同時代飲茶方式與瓷器燒造的演變與特征。
清·雍正 斗彩雞缸杯
建窯黑釉兔毫盞
明 龍泉窯青釉刻花“清香美酒”蓋罐
清代是茶文化發(fā)展的又一高峰。一方面,茶葉種類增多,遠銷世界各地,飲茶成為全球風(fēng)尚。另一方面,沿襲明代泡茶之法、化繁為簡,茶從宮廷到地方,進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展覽也呈現(xiàn)了清代宮廷茶事的豐富性和精致性,著重通過乾隆皇帝與茶相關(guān)的書畫作品和器物珍藏,呈現(xiàn)集歷代之大成、聚民族之融合的清代宮廷茶文化風(fēng)貌。
佚名繪 胤禛行樂圖冊之一
銅胎畫琺瑯開光山水花鳥圖八棱提梁壺
此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共計展出故宮博物院藏114件(套)珍貴文物及相關(guān)史料,涵蓋書畫真跡、器物珍寶、存世貢茶、古籍善本。展覽以浙江省博物館舉辦的“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為新的起點,展期從2025年1月10日持續(xù)至4月6日。
《趙佶楷書棣棠花、筍石二首詩卷》
展覽海報
(注:部分文物限時展出;該展覽為收費展,票務(wù)信息可至官方微信公眾號查詢)
*出于文物保護,部分書畫文物僅限展出一個月
第一期
《宋人繪花卉圖頁》
《林逋行書自書詩卷》
《蘇軾(傳)行書定惠院二詩草稿卷》
《黃庭堅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
《米芾行書法華臺詩帖》
《蔡襄行書入春帖》
第二期
《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
《宋人摹盧鴻草堂十志圖卷》
第三期
《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
《趙佶楷書棣棠花、筍石二首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