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新書發(fā)布會暨音樂分享會”在上海音樂學院城市音樂會客廳鏡廳舉行。這部書信全集從法國伽利瑪(Gallimard)出版社原版引進,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聯(lián)合研究項目,由“上海高校青年東方學者”資助,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書影
作曲家書信集是音樂理論、音樂表演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史料。作為音樂史研究的“第一手文獻”,它直接呈現(xiàn)了作曲家的個人經(jīng)歷、藝術思想及創(chuàng)作意圖,及其所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本次漢語翻譯為全球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的外文版本翻譯。
譯者郝端端副教授為這本巨著的中文版付梓作出巨大貢獻。他多年來深耕法國音樂研究,將演奏專業(yè)的特長優(yōu)勢與學術研究相結合,是一個在表演、教學與理論均卓有成就的杰出學者。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際,《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的問世,不僅為全球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這部書信集的出版無疑是深化了中法人文交流。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馮磊指出,《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的出版是加強與法國及其他國家在音樂學術與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的契機,也為推動中法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是上海音樂學院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深度合作的結晶,也是中法文化交流在音樂層面的生動體現(xiàn)。
馮磊
嘉賓為新書揭幕
譯者郝端端副教授分享了《克勞德·德彪西書信全集》出版前后的故事,這部譯著為學術界提供了最為詳實的一手文獻資源,法語原作于2005年出版后的近20年中,又一批未曾被發(fā)表過的德彪西信件在拍賣會、私人收藏等名錄中“浮出水面”,而這些文獻將越過其母語(法語),以漢語的形式在本譯著中首次公之于世,具有標志性意義。郝端端還在音樂分享會上親自演奏了德彪西《焰火》。鋼琴系本科生顧盼、劉奇楠演奏了由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改編的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郝端端發(fā)言
郝端端現(xiàn)場演奏